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资料 与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马克思主义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7

《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于免费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马克思主义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广大民众的有机结合.它的提出不仅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更是对大众新的各种利益需求的现实回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实现大众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相信大众的力量,集中大众的智慧,激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心需求,在宣传普及工作中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领导方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群众路线;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0)03-0071-04

On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Line

ZOU Yan-jiao1.2

(1.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China; 2.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421008,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to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uge builde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was put forward not only for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of the theory innov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various interests responses of the mass demand for the new reality. The implementations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must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 to achieve public’s interests and needs, believe in the public’s power, to collect the popular wisdom, to stimulate the public inner needs of Marxism, to follow the correct methods of leadership from the masses——to the masses in the outreach work.

Key words: Marxism popularity; mass line; the path

中国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课题,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任务的提出既是新时期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精髓的不懈坚持,更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进程中的发展和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时代性概念于2005年首次提出,但它的思想不只属于这个时代,而是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延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思想资源.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思想,既包括理论大众化的物质性意义,也包括理论大众化必须坚持的彻底性.同志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也充分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1942年2月他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必须走“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路子,并指出要“化”的是民众而不是“少许”[2];1954年他在致李达的信中写道,“要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目前理论界已形成共识,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前者是指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实现社会化的动态过程;后者是指理论最终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获得大众支持、指导人们言行.[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在特定时代境遇下提出的历史性任务,它包含丰富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因此,我们只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者的实际所指,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包含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时代性概念,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主义,也不是列宁主义,而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不是革命战争时期同志强调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尤指贫农阶级),而是泛指现阶段一切社会民众,包括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化”不仅是表面内容的接受,更是深刻内涵的领悟,不仅要求大众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身有机物,而且要求将其外化为改造世界的自觉实践,即“‘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2].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自然生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形势下中国提出的战略任务,它实现了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作为实践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者人民大众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不是偶然性的即兴创作,而是必然性的自然生成;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在发展逻辑和外在动力驱使的双重产物,它不仅是实现其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更是对大众新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回应.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创新的客观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科学理论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曾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和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必须直面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关注各种现实性的重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充分发挥理论解释现实和批判现实的强大功能,才能实现其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从来都不能脱离大众的社会实践,同样,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同志曾多次总结过理论创新的经验;“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6]382;“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在总结理论创新的规律时指出,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经验表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大众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其主体是人民群众,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否则就无法实现.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投稿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结论: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是哪国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