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浯溪碑林论文范文资料 与浯溪碑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浯溪碑林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02

《浯溪碑林》: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浯溪碑林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浯溪碑林位于中国湖南省祁阳县城关镇东南1.5公里,湘江支流浯溪人江处,有石灰岩三峰崛起:北峰峿岩,中峰峿台,南峰庼石.其中峿台为主峰、三峰屹立湘江之滨,悬崖峭壁,深潭清溪,绿树浓荫,风景幽美.

浯溪碑林面积约五万六千平方米,是我国江南现存最大的露天碑刻.碑林分九个碑区,即右堂、曲屏、东崖、北崖、摩崖、寒泉、浯洞、石屏和庼石.其中摩崖碑区是浯溪碑林的中心,《大唐中兴颂》碑即在此区.《大唐中兴颂》碑高3米,宽3.2米,直行,自左至右书刻,共21行,332字,字径15厘米,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

浯溪碑林以唐代元结刻溪铭诸碑而开其端,宋代碑刻定其规模,明、清时碑刻扬其波澜.

唐广德元年(763年),元结受命为道州(今道县)刺史,次年五月下旬到任,约在中旬一过浯溪.永泰元年(765年)被罢官,元结赴湖南观察使治所衡州(今衡阳市)述职,二过浯溪.大历元年(766年),元结再授道州刺史,三过浯溪,此次遇浯溪,“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浯溪铭·序》).既为“浯溪”、“峿台”命名,“旌吾独有”(《浯溪铭》),后又建“庼”,浯、峿、皆从“吾”,世称“三吾”.唐大历二年(767年),元结在此先后刻《浯溪铭》、《峿台铭》、《庼铭》.大历三年(768年),元结调广西容管经略使.大历四年(769年),因母病逝回浯溪隐居守制.大历六年(771年),元结又继续在浯溪刻中堂、右堂、东崖三铭,适颜真卿是年抚州刺使任满北归,元结请颜氏亲来浯溪,书刻其所作《大唐中兴颂》于摩崖,成为浯溪碑林著名胜迹.现保持完好的碑刻505方,其中唐代17方,宋代116方,元代5方,明代84方,清代92方,民国9方,时代不明的182方.

浯溪碑刻中的作者不少系历代名家.唐代有刘长卿、皇甫湜,以及郑谷和李谅、王邕等.宋代有黄庭坚、杨万里、张孝祥、秦观、李清照、范成大、张栻、吴儆、陈从古、张耒、王安中等;元代有杨维祯、郝经、宋渤等;明代有唐瑶、茅瑞徵,顾炎武、沈周、董其昌等;清代有王士祯、阮元、程恩泽、何绍基等.

浯溪碑林的诗文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写景(包括游记和咏物的哲理诗);另一类是议论.其中议论诗文以元结的《大唐中兴颂》最为著名.其序文45字: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年复两京.上皇还京师.

文中对“安史之乱”叙中有议.刻文是:

噫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惛为妖.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僚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繄睨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戎卒前驱.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群凶.复复指期,曾不逾时,有国无之! 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欢.地辟天开,蠲除袄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功劳位尊,忠烈名存,泽流子孙.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能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

采用三句一韵,各段韵数不等、平韵到底,不计平仄对仗,不用词藻典故.至于宋代,以熙宁中米黻题诗开其端.其碑文云:

胡羯自干纪,唐纲竟不维.可怜德业浅,有愧此碑词!

黄庭坚《书摩崖碑后》云:

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踞蹐还京师.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等

崇宁三年(1104年),山谷谪宜州(广西宜山),过浯溪读唐中兴碑,写成了这首诗,为浯溪宋诗中的上乘之作.

后来,张耒、潘大临、杨万里等十余人在浯溪都写了诗.李清照的诗既不同意元结颂唐中兴,也否定张耒的诗,认为“功无可颂”;第二首则认为中兴实是中衰,“过则应评”.在第一首中,她评玄宗说: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官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锋锐峭厉,一针见血,所评的是.

唐宋二代,大多数诗人习惯于壁上题诗,先在石上“书丹”(即以银朱为墨,写在石上),然后刻石,故直行多自左向右行.唐、宋碑有17碑如此.颜鲁公尤喜“题石”,舟行常载石以行;《大唐中兴颂》碑即自左右行,这是中国书法的一项革新措施,元、明、清竟无一碑继承此传统,而是书在纸上,然后双钩上石,如黄庭坚、何绍基诗碑.

在505碑书体中看,宁迹较清晰、尚可辨读的,有373碑.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全.

篆体,有23碑.唐以元结“浯溪三铭”为著;宋以汪藻《太学题名·跋》为著;清及民国则以吴大徵“后浯溪三铭”为著.“浯溪三铭”是元结请了篆书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浯溪铭》笔画如玉箸,故叫玉箸篆.其最大特点是依其天然,石面凸凹不平,而季康写来,字的大小、长短、横斜不一,相映成趣.唐人本重间架,此铭又有风韵,故黄庭坚赞其“笔意甚佳”(《答浯溪长老书》),“笔画深稳,优于《峿台铭》也”(《浯溪题壁》).《庼铭》笔画如钟鼎文,且有钟鼎字,故称钟鼎篆,系袁滋篆书.黄庭坚在《答长老新公书》中说:“滋,唐相也.他处未尝见篆文,此独有之,可贵也.”新、旧《唐书·本传》也都说:“(袁滋)工篆隶,雅有古法.”清王士祯、宋溶也都赞他“篆法遒古”.此碑末还有“林云刻石”,这是继承了汉魏碑的传统.《峿台铭》笔画匀细,上粗下尖若悬针,故称悬针篆;字形狭长而整齐,最见笔力,也最难写,故欧阳修盛赞之:“右斯人之作,非好古者不知可爱也.然来者安知无同好也?”(《集古录跋》)元结三铭在书法上各有特点,体现了他的精心设计.

楷、行体是浯溪碑林的主体,楷体236碑,行体87碑,共323碑.

以《大唐中兴颂》碑为例,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革新”的意义,可以说是唐书法革新运动的示范作,是浯溪“摩崖三绝”的一绝.用笔上,“融篆隶之法入行楷”,笔笔力透纸背,力挽千钧,又用圆笔,更见苍劲.在结构上,横平竖直,匀称紧密,以正面形象示人,故其书“方、严、正、大”,壮阔浑厚,既有间架美,又有气韵美.而且碑文多用俗书简字,共有12字之多;次如直书右行,实比左行方便做到多.

浯溪碑林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浯溪碑林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浯溪碑林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浯溪碑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