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张恨水论文范文资料 与张恨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言情小说创作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张恨水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6

《张恨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言情小说创作》:本文是一篇关于张恨水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在目前学术界划分的张恨水四个创作时期中,1920年至1935年为其创作成名期,这个时期的创作主要以连载言情小说为主,例如1924年4月开始在《世界晚报-夜光》的副刊中连载章回小说《春明外史》,1926年2月14日开始连载的《金粉世家》,1930年开始连载的《啼笑因缘》,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阅读热潮.而对于一个如此具有热度的作家,争议也如影随形,一些评论家认为其过度通俗化、大众化,以至于文学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不够,甚至遭到了文坛的“围剿”,与之相对的是读者群体争相追捧,其趣味性和市民意识都得到了肯定.本论文切入点即是从张恨水二三十年代所创作的言情小说入手,探究其小说中展现的二十世纪上半个世纪中市民风情图背后文学与社会的对话关系.

关键词:张恨水;言情小说;传播学

民国时期,通俗小说大行其道,其中作品传播最广、最享誉盛名者当属张恨水.张恨水这时期创作的言情小说,如《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因缘》大多是以报纸为媒介、以连载为形式来进行传播.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张恨水在报馆工作的便利,从1918年起,张恨水就由潜山同乡郝耕仁举荐进入到《皖江日报》担任总编辑,时年23岁的他当然十分珍视这次来之不易的创作机遇,因为在此之前,张恨水的工作范围就只局限在为小报写诗、作补白之类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还在“文明进化团”演过戏,不甚顺利的际遇使这个诗人敏感的心能更细腻的感受、捕捉什么是普通市民们所关注、所喜欢的主题.有了在《皖江日报》一展拳脚的经历和尝试,1924年他受成舍我的邀请创办《世界晚报》时,文思和素材的积累都已水到渠成,这时他发表在《世界晚报》的作品便一举成名,也就是以新闻记者杨杏园为主人公的《春明外史》.这是他的成名作,也是张恨水开始写长篇小说的起点.这部小说以杨杏园的恋爱史为线索贯穿,以心系姿色可人的梨云开始,梨云不幸因病去世后又爱慕能诗善文的李冬青,但是却不曾想她患有先天的暗疾和婚姻无缘,遂想撮合贫寒的女友史科莲,然而爱情总是曲折不归,史科莲以为是自己妨碍了冬青与杏园的婚事,黯然离去.小说中情感的渲染十分细腻动人,写梨云死后,主人公杨杏园为她哭灵的情节尤为煽情,杨杏园看到已经病殁脸上盖着纸的梨云伤心欲绝,以前与她交往的种种都涌上心头,此时抬眼瞧见枕边放着前日刚摘给梨云的一枝梅花,万般无奈与痛心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拿起梅花一边泪流满面一边替梨云插上,笑着哭灵说道:“老七,我给你戴上,好不好?戴了梅花就有人替我们做媒了.板上睡着可冷啦,我扶你上床睡吧.哈哈,你已经嫁给我了,她管得着吗?胡闹,新娘子的脸上,只盖红手巾,没有盖纸的.”这一段亦痴亦癫的自白将深情和痛心表达的煽情之至,其实奇闻异事和强烈的情感冲击是章回体小说吸引读者看客的常用手法,新就新在这一男三女的爱情故事,以真实的北京社会为背景,以社会为经,以言情为纬,社会背景描写复杂生动,包含了政界、军界甚至是娱乐界的细致描写,很快吸引了大批的读者,也给了张恨水极大的创作信心.(1)

1928年是张恨水写作生涯最忙的时期.这一年,他竟同时有《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间》《剑胆琴心》6部长篇小说在不同的报刊上连载,6部小说的人物、情节、进程各不相同.1929年5月,《啼笑因缘》开始在上海《新闻报》连载,集结成单行本后一销而空.

《啼笑姻缘》是张恨水二三十年代的创作中非常典型的一部作品,典型之处在于在张恨水众多的优秀作品中,《啼笑因缘》就其篇幅来说不是很长,甚至作者自己也觉得不是最优秀的,却因其畅销的程度之高成为他的标志性作品.这可能不是他写的最好的作品,但却是他最为畅销的一部作品.张恨水作为章回体小说大家,对于文字的把控运用自如,体现在《啼笑姻缘》形式体制上,颇有借鉴中国旧派通俗小说的影子,句式短小其中的内涵却很丰富,善于营造意境,渲染气氛,且章回题目以及每一回最末句“欲知为何,下回分解”,这种说书形式的外壳下却处处显示出文体与内容的现代化色彩,有着奇妙的文学的张力,这种张力在两种文体、思想的对照下更显示出魅力.

与主打言情的鸳鸯蝴蝶派作品略有不同的是,《啼笑因缘》在言情之外还有当时社会时代的描绘以及武侠的戏份,这不仅吸引了大批读者,使张恨水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作家,也使人们对于通俗文学的文学维度与深度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中国传统小说讲究叙述历史的脉搏,而不注重横断面的蒙太奇组合,因而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下同时代的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作品就显得格外可贵,虽然《啼笑姻缘》在这一点上做的并不完美,但因为迎合时代审美而着力描绘的市井生活和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念让我们看到不同于主流文学的“草根”的一面.言情与社会与武侠的结合,也将单纯的言情放置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去,赋予了作品在文学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意义.

除了作品本身雅俗共赏的内在因素外,二三十年代作品的传播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张恨水的成功是必然的.

报纸的传播方式虽然与当时媒介种类少的局限不无关系,但是这种以定期更新一章节的传播方式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张恨水小说的传播,甚至是培养出了一批极具忠诚度的“言情粉”.二三十年代,新闻业常常受到政治因素的限制和干涉,尤其是政治新闻、社会新闻都受到较为严格的控制,这使得担任日报主编的张恨水在生存的压力下将创作的重心放到对普通民众极具有吸引力的通俗文学之上,成效也显而易见,《世界日报》的销量很快跃居首位.在这种作家、受众与传播媒介的良性互动之中,文学与新闻在报纸副刊这个传播媒介上完成了完美的嫁接.(2)得益于张恨水的“报人”身份,和多年来新闻工作的积累,使他在描写时有别于其他作家的风格.例如,在张恨水的成名作《春明外史》中,张恨水在围绕主人公杨杏园展开故事时,背景中极具北京特色的大杂院、会馆、酒楼、赌馆甚至是妓院都描写的入木三分,让老百姓们看得都大呼过瘾,除了老练的环境描写,还描写了许多当时发生的热点事件,笔锋犀利老道揭露社会阴暗的一面.而《金粉世家》在批判的力度上显然更胜一筹,在这个世家故事里,爱情悲剧、命运悲剧是逃不掉的母题,一位总理家游戏人间的公子哥爱上清高傲骨的女学生,身份的差异地位的悬殊早已埋下了不幸的伏笔,爱情是滋生在大家族的富贵荣华上的,为普通民众打开了一个窥探甚至是幻想上层社会的缺口,其小说的文学诉求和政治诉求交织在一起,文学与社会的对话让阅读者大呼过瘾.

或许这能让我们看到在这个通俗小说大家的光环背后的另一重身份——职业报人.自他完成学业进入社会起,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的一份工作就是新闻行业,时间长达三十多年,横贯他的的创作生涯.新闻行业的经验和生活积累是他的作品贴近世俗、尊重世俗,也擅长将目光投射到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上,并将这种极为“接地气”的创作素材以纯熟的创作技巧妥帖的安置到章回体框架中.因此他的小说在充满趣味性的同时,也切合中国传统市民读者的阅读习惯,具备了广泛传播的内在条件,读者的年龄层次从十七八岁情窦初开的少年到六七十岁的中老年人,身份阶级从官家贵胄到平头百姓,都加入到“张恨水热”的浪潮中来.在有限的野史资料里,鲁迅的母亲都爱看张恨水的言情小说也成为一段趣闻.在《鲁迅全集》中有一处直接提到“张恨水”的内容,是在1934年在上海时写给母亲的一封信:“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过,不知内容如何也等”巅峰时期,张恨水每天同時给七八家报纸创作连载小说,有些无人问津的报纸甚至因为他的连载而重获生机,每天下午两三点就有很多读者在报社门口排队,希望先睹为快,一度连盗用张恨水名字的盗版书也销路可喜.这些“言情粉”们或许没有想到他们要耐心的等上五年,这些连载的故事方能落下帷幕.

注释:

(1)朱德发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第362页

(2)申湘华:《张恨水报纸连载小说的传播学解读》,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10日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恨水论文参考资料:

高会军论文灌水

工业水处理期刊

水处理技术期刊

关于水的论文

结论:张恨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言情小说创作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张恨水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张恨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