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素养论文范文资料 与打造政治生问课堂达成学科核心素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素养范文 科目:论文参考文献 2024-03-13

《打造政治生问课堂达成学科核心素养》:这篇素养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应把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师应通过激问、追问、诱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问课堂;核心素养;激问;追问;诱问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打造思想政治生问课堂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23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1-0051-02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很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探索问题,不少人认为学生提问是教学“作秀”,毫无价值.自2015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打造高中政治生问课堂”的课题研究,把学生能否在政治课堂上提出和解决高质量的问题作为课堂改革的价值追求,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问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习的“发动机”,问题情境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重要载体.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创设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等),而又在学生学习能力许可范围内的学习情景.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学思结合、主动提问、深入探究呢?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1. 基于社会关注的热点创设情境

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上网方便快捷,高中生更能及时地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把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使之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进而提高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譬如,在教学“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笔者出示了两个材料:一是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出席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图片;另一张是韩国布置“萨德”反导系统,引发中韩关系跌入低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之后设计一到两个问题.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后提出了以下问题:(1)韩国为什么要布置“萨德”反导系统?(2)韩国在自己国内布置“萨德”反导系统,中国为什么要反对?(3)中韩两国关系由蜜月到低谷,其原因何在?

这些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通过研读教材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韩国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是为了维护其国家安全,也体现了韩美两国有共同的国家利益;我们之所以要反对韩国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是因為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损害别国利益与安全;中韩两国关系由蜜月到低谷,归根到底是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因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纷纷赞同我国外交部关于韩国布置“萨德”反导系统的声明,培养了学生的政治认同.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思考问题,彻悟理论.

2. 基于十分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穿插一些典故、成语、笑话和奇闻逸事等,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提出问题.

在讲解“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一内容时,笔者引用了古书《鹤林玉露》中的“一钱斩吏”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白做事情要防微杜渐,因为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有位学生听完故事后站起来问:“县令‘斩其首’的做法难道能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听他的这一反问,学生频频窃笑,笔者干脆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说说看,这一事例体现的是什么哲理?”有的学生认为该故事的寓意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但也有学生说对此要辩证分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看他以前的品行如何,还要看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他偷一文钱;也有的学生说,难道当时就没有法律,县令为什么不能依法办事?县令的做法简直草菅人命,荒谬至极.课堂上引用这一故事虽然没有按照笔者预设直接例证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但通过讨论,同学们却搞清了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既要注重量的积累,也要坚持适度原则,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的理性精神自然达成.

3. 基于司空见惯的生活创设情境

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如果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很容易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学生对情境的理解和感触也会更加深刻.

在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课前,笔者出示了近年来一些网络大V在网上诋毁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很多同学说在不同的媒体上也都看过类似的图片或文章,而且把它们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位同学说道:“我认为这些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些创意既然网友们喜闻乐见,就是大众文化,不应该制止.”此言一出,不少同学表示赞成,但也有同学提出异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在笔者的引导下,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这些诋毁英雄的乱象是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我们应如何理解“一个民族,没有英雄是可悲的.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肆意诋毁,更加可悲”这句话?我们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这一乱象的原因是什么?目的何在?等等.

这些问题,很快激起了学生之间的激烈争论,笔者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一些正面、反面材料,让学生进一步研讨,引导全体学生逐步深化理解有关知识,既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创设的情境要对学生有视觉与心灵的冲击力,使得学生们无法对看到的情况无动于衷,激发他们主动地寻找结论,努力去解释这一现象,而产生了新的洞察力、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二是情境的设置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发学生提问的时候,要使大部分学生对情境中的生活现象都有所察觉和体会.

二、深挖教材内容——追问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的查问,连环提问.没有追问,就触摸不到事物的本质,就不能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很多素材适宜追问,如何让这些素材在追问中闪耀智慧的光芒,还需要师生养成思辨的品质、追问的习惯.

素养论文参考资料:

职业素养论文

关于职业素养的论文

大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结论:打造政治生问课堂达成学科核心素养为大学硕士与本科素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素养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