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工学结合视域论文范文资料 与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工学结合视域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19

《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工学结合视域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型,使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工学结合”的视角,分析了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在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提出应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面覆盖、外延内引”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 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探索

课 题:本文是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辅导员专项课题《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4JDSZ3036.

当前,高职院校顺应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工学结合”的力度,探索现代学徒制、企业冠名班、订单班等办学模式,逐步形成将学生培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融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如何在“工学结合”这一视域下,探寻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实现“育人链”与“生产链”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学生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一、“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短缺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和在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重要使命的高职院校,与其他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一样,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方向,作为其重要形式的“工学结合”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

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中,都要求职业院校重视工学结合,加大“工学结合”的力度.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2014年6月23~24 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会议,*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相配套,颁发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另外一个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建设(2014-2020年)》.这两个文件都对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要求,要*进校企一体化育人,要求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学生,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力度,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五章中提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建设(2014-2020年)》中也写道,“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加强科学素养、技术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和研究性学习环节.加强工程实践中心、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保障学习者有质量的实习实训需求.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的评价考核.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兴起和发展是国家教育政策推动的结果,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融入当地社会经济、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关注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活动,切合了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紧扣了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关键和

核心.

二、“工学结合”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型,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校园走向社会、由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技能为主、由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客体、内容和环境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教育主体来看,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学校、企业、社会及家庭都可以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使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了多层面、多角色的宽泛的教育主体,具备了“主体多元化”的特征.从教育客体来看,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企业,其身份、角色发生了变化,在新的教育模式下,使学生具备了学徒、学生、员工等多重身份.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来看,应根据职业性、岗位性、应用性的特点,注重对学生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学生树立起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勤于钻研的高尚职业道德品质;使学生具备在基层、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决心.从教育的环境来看,学生由相对封闭的课堂、宿舍进入到开放的企业、社会,由原来单纯的学校教育环境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环境,学生全面、直接、深入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毋庸置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的教育载体、生动的社会实践.高职院校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面对“工学结合”力度加大的新形势、新情况,呈现出空挡以及难度加大的困惑.这是一次根本性变革,也给高职院校如何在“工学结合”视域下,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三、“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范式,促使广大学生工作者在“工学结合”的视域下,探索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思考,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视域下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工作形式、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试图构建 “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面覆盖、外延内引”的工作

工学结合视域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工学结合视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工学结合小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