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化名城论文范文资料 与通榆县农村文化精神传承和书法文化名城建设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名城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4

《通榆县农村文化精神传承和书法文化名城建设》:这是一篇与文化名城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撑,如何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党*提出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如何发展农村文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鲜的例子.对此,本文以通榆县发展农村文化为例,介绍了通榆农村文化的渊源以及农村文化精神的精髓,最后介绍了通榆县农村文化精神传承的载体.

关键词:通榆文化精神;书法文化名城;通榆文化;农村文化;文化精神;墨宝园

通榆,位于吉林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县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上万年的人类生存繁衍进程中,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铸就了通榆文化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传承需要载体,时至今日这个载体就是墨宝园,必将推动通榆书法文化名城的建设.

“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基和灵魂,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支撑.不同的城市,应当有不同的文化,才会有自己的魅力.追溯通榆农村文化根源,必须立足“大文化”,研究通榆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研究通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侧重“小文化”进行探讨和研究.

1 通榆农村文化之渊源

有文字记载的吉林省通榆县的历史很短.据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初四,设立开通县;1915年11月1日,设立瞻榆县;1958年10月16日,撤消开通、瞻榆两县,合并成通榆县.

1.1 人类活动史.通榆县境有人类的历史从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新兴乡的西太村出土的野牛头化石,证明1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通榆就有人类的踪迹,但没有发现有固定的生存活动遗迹.

7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个时期是母系氏族后期,通榆就有原始部落定居生存,不过范围很小,从目前发现的39处新石器遗址看,基本是沿霍林河河畔依水而居.例如,兴隆山敖包山遗址,出土的石蹶、石斧、石人等,证明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有了家庭的雏形.

1.2 民族渊源史.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进程,朝代在更替,民族也在更替,这其中始终有通榆的民族元素.从商周起至今,通榆容纳了东胡族、鲜卑、匈奴、鲜卑族、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汉族等14个民族.

总体分析,古代的通榆基本就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因为是游牧地,所以,通榆自古就人口少,流动性较大.明朝从中原迁入第一批汉民,由于战争陆续掠回关内.1901年,清政府“移民实边”,第二批汉民在通榆真正居住下来.据县志记载:开通县1906年总人口12856人,其中蒙民6214人,汉民6642人;瞻榆县1915年蒙古族34000人,汉民3400,但终因蒙古族习惯游牧,不善农耕,加之汉族经商务农,蒙民不得不西行,1927年,瞻榆蒙民剩下5182人.

1.3 通榆农村文化类型.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和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源头,中华文化的基本组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类型.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之上的农耕文化.

据此分析,就传统文化而言,通榆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间较长的是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历史较短,属于典型的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具体说是红山文化.明清设置后随着农耕文化的不断融入,促进了游牧为主的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两种以上文化彼此交融,最后汇成独特的通榆农村文化——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文化.

2 通榆农村文化精神之精髓

2.1 顽强

这是通榆人在与自然界抗争中形成的独特精神,也是通榆人之所以伫足于通榆大地之根本.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通榆寒冷期170-190天,有记载的极端最低值是2007年为零下35.1°C,甚至更低.可想而知,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比南方农耕民族更为严酷.即便如此,世世代代的通榆人仍顽强地生活在这块黑土地上,靠的就是通榆人与天争与地斗的生存勇气.正是在这种顽强拼搏精神的感召下,今天的通榆人才有了斗风沙、抗盐碱的大无畏气魄,变“风灾”为“风财”,体现了东北人的那种于恶劣生存环境抗争的精神.

2.2 团结

这是通榆人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团结协作精神.

通榆自古就是草原游牧民族的游牧地,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迁徙,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人们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凝聚部落集体的力量.比如,“围猎”这一狩猎方式就是蒙古族人们在昔日狩猎活动中团结协作精神的生动体现.

1929年通榆县有了党组织,通榆人在党的领导下,更加团结一心.比如:1932.4,抗日义勇军李芳庭、胡宝山两部2000余人,袭击开通公署和火车站的日本独立守备队.在93、98年两次特大洪水面前,通榆人民团结一心,展示了通榆干部群众的抗洪精神.

2.3 奉献

英勇善战的草原少数民族自古就有的不怕牺牲精神;勤劳智慧的关东人具有的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奉献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通榆14年,通榆人与之斗争14年,涌现出“五洋”、“大刀会”等组织抗日武装.解放战争中,46-49年,共计8798名青年参战,410多人为国捐躯,涌现出“独胆英雄”赵树满等大批英雄.抗美援朝战争中,1763人参加志愿军,100多人为国捐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涌现出了李润琛、孟凡江烈士等等.更可贵的是新时期,全县人民以新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到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

2.4 创新

通榆人最显著的思想心理特征.通榆人的“闯”劲,源于农耕文化的传入.据史料记载,源于清晚期的河北、山东移民大量的闯入关东,特别是1923年到1925年每年山东移民在100万人以上到东北.1916年,境内47052人;1930年,剧增到107095人,14年增2.3倍.所以,关东人的“闯”劲,成为通榆文明传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所以,从一万年前通榆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开始,到7千年人类在通榆定居下来,多民族在通榆繁衍生息,铸就了通榆人顽强、团结、奉献与创新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才有了通榆人今天的发展弘略和十二五规划.

3 通榆农村文化精神传承之载体

2011年9月3日,作为第七届中国吉林 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艺术周重要活动的一项,当代中国书法名园“中国 墨宝园”在通榆县建成.墨宝园是一座融国内外当代书法名家书法作品碑刻艺术和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于一身的书法主题园林,是充分展现通榆地域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特色的文化园林,是一座符合通榆城市建设整体规划,融入诸多文化、生态、建筑元素,具有实用价值的市民休闲公园,以利于当代、功在历史的思想打造规模较大、风格和谐、功能丰富、设计高品位的中国典型文化园林.墨宝园的建造,将集中展示世界各国和国家、各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为代表的当代书法精华,这在国内外书法园林中还是前所未有,可以说在记录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上都有非常大的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些书法精品永久地保留在通榆,成为不朽的文化传世瑰宝,必将使通榆得到国内外的广泛持续关注,极大地提高通榆的知名度.充分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结合,对推动通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名城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结论:通榆县农村文化精神传承和书法文化名城建设为关于对写作文化名城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文化名城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