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生态移民论文范文资料 与积极促进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就业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生态移民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7

《积极促进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就业》:本论文可用于生态移民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生态移民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在后哥本哈根时代,作为中国政府在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生态牌”,必须把三江源生态保护放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争取中国在全球生态保护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也为协调好21世纪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供重要参考.2011年11月16日国家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为进一步拓展生态移民的就业空间带来了新希望.

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就业的基本情况

(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就业取得的成效

1 政策措施逐步完善、有序组织生态移民采挖虫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青海省虫草的主产区,当地农牧民具有采挖虫草的传统.随着近年来虫草价格的持续走高,采挖虫草已成为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一是采取措施限制外来人员或跨县采挖虫草,少部分外来人员进入虫草产区要收1000元的草皮费.二是组织生态移民有序采挖虫草,例如曲麻莱县每年春季组织300多名牧民挖虫草,人均收入达4000元.2005年至2010年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了10%.三是省政府从2009年起每年下达资金4000万元,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困难群众进行生活困难补助.

2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移民群众勤劳致富的本领.按照《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任务,省三江办牵头建立了生产型示范户393户,引导移民发展后续产业,共投资4863.7万元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并结合生态移民的就业方向,组织生态移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例如,果洛州从2003年实施三江源地区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以来,先后组织了拖拉机驾驶及修理、汽车驾驶及修理、摩托车修理、民族歌舞、建筑普工、藏毯编织、民族服装(服饰)制做、烹饪、掐丝唐卡、大棚蔬菜种植等技能培训;玉树州近两年积极开展生态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汽车驾驶员156名,其中的多数已参与到玉树灾后重建之中,还培训了玛尼石雕刻447名,有1138名生态移民参与灾后重建,到建筑施工企业边接受培训边上岗:兴海县培训了276名汽车驾驶员,从事交通运输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3 结合实际,尊重生态移民意愿,积极发展后续产业,促进生态移民就业并增收.例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成立了股份制扶贫移民发展公司和建筑公司,县政府提供300万元,购置了8台挖掘机、12台卡车等,公司吸收的员工多数为生态移民,主要从事县城和生态移民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等;果洛州玛多县组织生态移民成立了公路养护队,主要从事县、乡村道路的养护,同时成立了建筑工程队,通过申请扶贫专项资金购置车辆等工具,参与共和县至玉树州的高速公路建设:果洛州曲麻莱县每年8月组织50多生态移民到格尔木市采摘枸杞,组织11户牧民到拉萨贩卖牛羊,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6年来青海省财政共投入3亿元改善了三江源地区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出资3000万元,建立了生态移民创业扶持基金,积极引导和扶持生态移民发展后续产业,着力搞好玉树州诺尔布嘎琼民族服饰加工等15个后续产业项目,部分生态移民区在牛羊育肥、民族工艺品加工、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方面闯出了新路子.2011年10月,在三江源新村接受了科技培训的生态牧民,由32户牧民出资12.8万元成立的藏式用品加工车间,在5名裁缝能手的带领下,加工车间工作任务保满、且收入可观.

4 草原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试点成效明显,全面推广的时机已经成熟.2010年,青海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开展三江源地区草原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试点的玉树州治多县、曲麻莱县,果洛州玛沁县、达日县按照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试点方案,建立基础台账,坚持一户一人,认真组织了试点.参加试点的人员分别为治多县564人、曲麻莱县558人,玛沁县603人、达日县508人.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一是受到生态移民的欢迎,能够集中劳动力管护草场每月取得382元收入.二是对农牧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支持,此前,保护草场、灭鼠、野生动物保护、草原防火、生态信息监测采集等工作都无法延伸,现因各乡镇建立了草原生态管护队这一载体而得以实现.三是受到生态移民当地政府的帮助,试点乡镇建立了草原管护队,由政府提供60万元,采购手持拖拉机等生产工具,草原由管理延伸到建设,开展种草等项目,加强了草原的保护和建设.

5 生态移民的“等、靠、要”观念逐步转变,部分生态移民自主创业的示范效应逐渐显现.相关部门对生态移民的就业观念进行了持续的、大量的引导和教育工作,生态移民的就业观念开始转变.一是只要能赚钱的活,移民们都愿意干了.二是已经会使用铁锹等劳动工具进行作业了.三是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高.例如,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已经搬迁安置的228户移民中有30多户自筹资金购置了卡车、农用车、小四轮等从事运输业:黄南州泽库县和日乡的和日村大力发展传统石雕手工技艺,该村100户生态移民自筹资金50万元,省财政提供60万元,成立了和日乡石雕艺术有限公司,现已有278人从事石雕艺术,形成了家家有艺人、户户增收的繁荣景象;泽库县宁秀乡智格日村有20户牧户种植蔬菜,年人均收入达1500元以上:玉树州曲麻莱县在格尔木昆仑文化村的定居点,开办了嘛尼石生产车间,安排了60名移民就业,人均月工资600多元;黄南州有97户生态移民从事运输业,年创收户均25000元;从事摩托修理35户,户均年收入2000元;从事建筑、宾馆服务、餐饮400多户,年均创收4000多元.

(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就业困难

从2005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项目启动以来,已有12879户、62044农牧民陆续搬出其祖辈世居的草场,到县城、乡镇居住,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定居点,其中有2739户、6271人因其自身发展条件较好是计划外主动搬迁的、不享受优惠政策.在适应期多数移民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每年每户3000~6000元的饲料粮补助、59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每年每人2300元的生活补助、800—2000元的燃料补助,反映出生态移民在自主就业方面还面临一定的困难.

生态移民论文参考资料:

生态经济期刊

生态环境的保护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生态经济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结论:积极促进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就业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生态移民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生态移民论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