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生新闻论文范文资料 与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清流尝试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生新闻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清流尝试》: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近年来,电视界出现了很多有文化、有内涵的“清流节目”,对文化的传承大有裨益,而很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在积极做出尝试,改变以前观众“五小”、“琐碎”的诟病.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持续十年的一档文化板块为例,介绍民生新闻是怎么进行“清流尝试”的,看民生新闻如何把文化传播的功能发挥得出彩,使得其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关键词】民生新闻;楹联策划;清流节目;文化传播

近期,我国电视界刮起了一股“清流之风”,如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很多观众的诗歌情结;《朗读者》带领观众重燃阅读的热情;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选出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的信件,进行演绎,再现历史的细节、体会历史人物的命运;电视台的《国家宝藏》,则通过文物展现中华文化的“基因”等这些节目,在传媒娱乐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就像是一股“清流”,提升了电视的品位和格调,传播了传统知识与文化.

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早就发出过“娱乐至死”的警告.尼尔·波兹曼说:“电视的思维方式和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电视对话会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1]纵观我国的电视业,媒体的娱乐功能盛行,而传播文化的功能却发挥得不够,部分文化类节目,往往只能选择*等冷清的时段来播放.收视率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一直存在.但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一批“清流节目”出现了,它提升了观众的文化旨趣,也适合全家共同收看,可谓老少皆宜.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提升传播传统文化的能力,让“清流”能够流入人心?筆者认为,应该从受众兴趣出发,在节目内容、形式上创新,激活严肃刻板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感、互动性和趣味性,注重品牌塑造.本文以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楹联系列策划为例,研究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在传统文化策划报道方面进行创新尝试,履行媒体传播文化的功能.

一、系统策划,着力“品牌性”打造

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是安徽一档开办了15年的王牌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在区域内可视频道中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自2009年起,每年接近年底,《第一时间》就会推出楹联报道系列节目,已举办了十年.从一开始,栏目就有意识地在打造楹联策划的“品牌性”.

(一)邀请专家,让有个性的文化人成为系列报道“品牌”的一部分

在楹联系列报道中,栏目邀请了《百家讲坛》知名讲师、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孙丹林;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鲁晓川;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王家安等.多位全国的知名楹联专家担任嘉宾,解决了传播传统文化时的“专业性”问题.“弘扬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的认真研习,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文化精髓的深入领会.这是广播电视工作者采编制作弘扬传统文化节目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2]这些文化专家本身具有“品牌效应”,以主嘉宾孙丹林为例,他参与了很多年的楹联报道,在百姓心中形成了“想到《第一时间》楹联故事就想到孙丹林”的效果.此外,栏目邀请的所有书写春联的专家,也都是安徽书法界的顶尖专家.

(二)系列策划的延续性包装

系列报道的名称,也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节目多年来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名为《迎新年,赛春联》,包含征集春联,评选春联,写作春联,印制春联,发放春联以及张贴春联等多个环节.另一部分名为《走南闯北说楹联》,即邀请著名春联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寻访优秀春联.

节目的跨度有几个月.系列报道也注重进行统一的VI视觉设计,在印制春联环节,每一年赠送给观众的春联大礼包里,都含有对联一副,几个福字,六到八个红包,以及一张孩子用的课程表,这些印刷品上面,都印有《第一时间》栏目的logo.这些贴在千家万户门上的对联,每副都有《第一时间》的标志,格外显眼.

(三)打造记者品牌

栏目也会把记者打造成品牌,栏目固定有两名记者,来操作《走南闯北话楹联》系列报道,他们和专家一起,结伴去寻访春联,有的还拜专家为师,在采访过程中插科打诨,间或创作几副自己诹出来的“大白话”楹联,博观众一乐,也使得节目增色不少.

二、创新节目形式,增强传统文化传播的“趣味性”

(一)寻访楹联名胜,展示有地域色彩的楹联文化

《第一时间》楹联策划的选题是全国性的,节目没有把视角局限于安徽本地,而是鉴赏全国各地的著名楹联,体会各地楹联独特的地域风格.

2016年12月,栏目就派记者赶赴开封和杭州,讲述了开封府、杭州西泠印社等古建筑上的楹联;2017年,栏目又赴甘肃兰州和湖南长沙,带观众品读西北楹联的磅礴气势和长沙楹联的文化气息.通过这种地域对比,让观众见识到了大西北楹联的波澜壮阔:“一脉长江腾喜浪 千秋丝路涌金波”;了解了长沙岳麓山楹联的英才辈出:“学正朱张一代文风光大麓,勋高黄蔡千秋浩气壮名山”,一副联里,就写了朱熹、张栻、黄兴、蔡锷四位名人.

楹联专家在寻访过程中,传播给观众大量的知识.比如龙门对、六言联、叠字联、回文对等等.如杭州西湖边黄文中的奇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正读、反读、跳读,都可以,非常有趣.这些传播文化,不仅让观众学习到了楹联的历史价值和艺术观赏性,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字的趣味性.

(二)讲述楹联过程带出“楹联典故”、“历史人物故事”

如孙丹林在李鸿章纪念馆这一历史人文景点讲述时,不仅对馆内的对联进行评说,并由各个对联,讲到了这位风云人物在各个生命阶段的不同境遇,深入分析他在书写对联时的历史背景和心态,让一副副楹联变成有血有肉的故事.

(三)创新报道形式

以“寻访”的形式,记录下记者和专家寻访的经过,寻访过程中记者会设计场景和桥段,专家孙丹林在《百家讲坛》的经验,让他具备电视传播所需要的“讲故事”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将文化传播“寓教于乐”,后期编辑中辅以历史故事的视频或图片,让楹联专家讲述的故事更加具体、有趣,将停留在书中的历史知识和典故,通过画面传达给观众.

民生新闻论文参考资料:

新闻杂志

新闻导刊

新闻总署期刊查询入口

新闻投稿网站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

民生问题论文

结论: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清流尝试为关于民生新闻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民生新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