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跨校论文范文资料 与英国文学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实践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跨校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9

《英国文学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实践》:本文是一篇关于跨校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内容摘 要:本辽宁省教育厅自2014年以来基于辽宁大学开放课程慕课平台和辽宁省精品资源课程鼓励省内高校推进跨校修读学分的实践,以推进师资、课程共享,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沈阳工业大学与沈阳理工大学共同承担了英国文学课程的跨校修读学分实践探索,并在使用网络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微课的应用,实现了精品资源课程的跨校应用.实践证明,跨校修读学分有助于促进建课与用课双方的课程建设水平,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教师职业发展.

关键词:跨校修读学分 慕课 微课 英国文学

一、跨校选读学分的国内外进展

跨校修读学分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20世纪50年代,欧盟委员会制定并实施了一项名为欧洲学分转换和累计的系统(ECTS),用于促进国家间高等教育领域学生的自由流动,成员国之间对学生以往的学习成果予以认可,因此学生甚至可以在不同国家的高校修读学分.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普林斯顿4所规模、形式相近的大学,为了便于组织彼此间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在各校订立运动竞赛规则的同时订立了“常青藤盟校”的规章,选出盟校校长、体育主任和一些行政主管,进而讨论各校间共同的入学、援助以及行政问题.1994年3月,日本京都地区28所私立、短期大学在京都签署了“学分互认一揽子协定”.1998年10月,日本大学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二十一世纪转型期的大学:改革计划”,号召对高等教育机制进行彻底改革,其中之一便是学分互认体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 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实行了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借力于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课的建设,尤其自慕课在国内迅速推广以来,各个省市陆续开展了跨校修读学分的工作[1].随后上海、浙江、陕西、河北等省市地区也逐步推出高校跨校修读学分试点,武汉的七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协商同意实行联合办学,实行学分互相认证[2].2014年5月,辽宁省教育厅开始推进跨校修读学分的试点工作,鼓励各高校学生选修辽宁省精品资源课程,并以此作为精品资源课程的评价条件之一.

二、英国文学课程跨校选读学分的实验背景

英国文学为英语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国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英国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英国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英国文学专业性较强,它涉及到英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教学难度大,对学生知识储备要求高.并且由于英国文学本身源远流长,流派纷呈,抽象朦胧,视角多元,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沈阳理工大学姚丽教授负责的《英国文学史》为辽宁省精品资源课程,由其教学团队历时一年建设而成.2014年沈阳工业大学在《英国文学》授课中尝试性选用了其中的部分优秀教学资源开展小范围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得到了学生的积极效果反馈;在此基础上,经过前期沟通与交流,2015年两所学校共同申请探索英国文学课程跨校修读学分项目,得到了辽宁省教育厅的批准.笔者分别为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的英国文学课程跨校修读学分项目负责人,共同担任沈阳工业大学英国文学课程的课程负责人.

三、英国文学课程跨校选读学分的实验方案

英国文学课程跨校选读学分的实验对象为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1301、1302两个班级,人数共计37人,其中1人为体育特长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动手实践和课后练习无一不是在老师教的环节之后进行[3].跨校修读学分的实验方案则是采用了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方式.辽宁省教育厅提供的跨校修读学分慕课平台为辽宁省大学开放课程平台,课程建设方(沈阳理工大学)与课程使用方(沈阳工业大学)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建设方通过慕课平台布置文学知识的一般性学习任务,课程使用方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敦促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慕课平台上的学习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微课布置新的文学理解与鉴赏性小组任务.

课堂上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分别呈现演讲、表演、诗歌MV、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成果汇报.教师对学习小组提交的学习问题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讲解,并对学习小组汇报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在课后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利用微课的方式进行补充讲解答疑.

课程建设方教师、课程使用方教师与学生一起在网络学习群组进行学习讨论,课程建设方教师阶段性到课程使用方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与授课答疑.

四、英国文学课程跨校选读学分的实验效果

英国文学跨校修读学分任务一经发布,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涉及班级无一不选择该授课方式进行学习.经过问卷调查显示,跨校选读学分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及参与积极性.参与学习的学生认为跨校选读学分利大于弊,为他们带来了不出学校即可享用其他学校优质学习资源的机会,可以领略到两个学校教师的教学特色,同时对自己的课外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内容和难点可以反复学习,也可以中途暂停学习,充分消化知识,学习效率得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果得到了保障,有利于促进其自主学习以及课外学习时间的有效利用.体育特长生平时因训练任务繁重,缺乏大段的学习时间,跨校修读学分为其提供了片断性学习的机会,使其能够完整地学习课程.

学生对微课的使用也表示出非常积极的欢迎态度.微课一方面补充了原有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在课后对个别学生提出的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个别解答,在网络学习群组中单独发布,不需要的学生可以不必观看,需要的学生可以共享.

跨校论文参考资料:

跨文化论文选题

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

跨文化管理论文

跨境电商物流论文

跨文化论文题目

跨文化交流论文

结论:英国文学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实践为关于本文可作为跨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跨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