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欧华论文范文资料 与冷战时期的欧华文学:忧患裂变中演进和突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欧华范文 科目:开题报告 2024-01-23

《冷战时期的欧华文学:忧患裂变中演进和突围》:本文是一篇关于欧华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在上世纪中叶的世界冷战格局中的欧华文学,以自成一脉的队伍结构及其精神文化气象,“实现”了在历史忧患/裂变中的演进与突围,由此也给出了在意识形态严重对峙语境下,东西方两大传统文明系统如何开展文化对话的诸多关涉跨文化写作的经验.

关键词:冷战时期欧华文学;对话;超越经验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7)1-0021-05

二十世纪中叶,冷战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基本的国际关系状态,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与和缓既造成了国际政治版图的裂变,亦主宰着整个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处于超级大国挤压下的区域性冷战主体的中国,因内战结果分割形成的两岸隔绝的政治格局,直接造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学传统的分化.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海外华文文学的百年历史则在一个复杂的东西方对垒,两岸政治意识形态严重对峙的背景下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形成了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同样,在历史的忧患与裂变中演进的欧华文学,也迎来了一个融聚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自成一脉的“构成”与精神文化气象

如果说,20世纪初中国现代转型期前后留欧学人求学海外最终只是“别人家”的“逗留者”①,很大意义上,在于他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投射于一个单一而清晰的理念,即如何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建,所谓“求学如求药”,“尽取泰西之学,一一施于我国”②;那么,处于冷战时期负笈欧洲的一代学人其目的与目标,则来得复杂与艰涩得多,甚至,最终是“别人家”的“逗留者”,或者将成为“别人家”的“定居者”,对他们而言,都是茫然而未知的,因此,关系文学的旅欧这一代其构成也是“复杂”的.他们当中,一部分是在1949年前赴欧留学,主要因为国内政治格局的巨变而非完全个人原因最终选择居留欧洲,如熊式一(英国)、程抱一(法国)、熊秉明(法国)等;而绝大部分则是在上世纪中叶前后,大多随家人由大陆去台(或于台出生)而赴欧,如赵淑侠(瑞士)、余心乐(瑞士)、池元莲(丹麦)、俞力工(奥地利)、王镇国(比利时)、郭凤西(比利时)、吕大明(法国)、杨允达(法国)、杨翠屏(法国)、郭恒钰(德国)、王双秀(德国)、车慧文(德国)、莫索尔(西班牙)、林盛彬(西班牙)、杨玲(奥地利)等;亦有其他“个案”,如黄凤祝在菲律宾完成大学教育后,1971年赴德,随后攻读博士学位、旅居德国近30年,于2008年回国,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麦胜梅/许家结伉俪均为越南华侨,先后赴台完成大学学业后选择旅欧(德国)、关愚谦则于大陆期间以极具传奇的经历最终到达欧洲(德国).

其中,著名作家赵淑侠,因其在欧华文学荒原上的“披荆斩棘”③,并因此成就了在欧华文坛上的一代建树,被誉为“欧华文坛的盟主”,其创作则被认为“标志着旧的留学生文学的终结,也标志着新的留学生文学的形成”④.某种意义上,这也正是对于这一代“新的留学生文学”的基本判断.诚如赵淑侠如是回应:

因为我的小说中主人翁的苦闷,不是漂泊,无根,或是因为经济困难,失恋失婚,念不出学位等等以前的留学生文学讨论的题材.我的那些主人翁的苦闷,很多是因为身在异国报效无门,加上知识分子的良知对时代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压力和沉重.⑤

无论是“终结”或是“形成”,赵淑侠对留学生文学“题材”的选择或曰“改写”,它所表现的都只能是作者与表现对象之间某种观念和情感的联系,这里包括了表现对象的主体及其存在关系,——新一代留欧学生,特定的冷战语境,以及与所投射的欧洲这一特定文化区域的多重关系.

继20世纪初中国知识者“全面拥抱欧洲”而形成的一个时期的留学欧洲风潮之后,作为又一代的冷戰时期的中国留欧学生,如前述,他们的出发地不尽相同,但是,却共同背负着国家现实性分裂的历史负荷,特别是由大陆去台而赴欧的这一群体,整体上看,“他们在台的依归终向问题,与传统文化隔绝的问题,精神上不安全的感受,在那小岛上禁闭所造成的恐怖感,身为上一代罪孽的人质所造成的迷惘等”⑥,造成他们从肉身到精神都处在一种“流浪”的状态.因此,与同时期赴美“流浪”的又一个更大的群体——“台湾留学生”相呼应,情感的共振汇成了他们命运悲调的律动,历史的沧桑感和生命的悲凉感始终成为他们无法消弭的创伤记忆.所不同的是,北美留学生在身处西方霸权轴心的美国与故国的“国已不国”这一巨大的现实对冲与精神落差中,写尽的是沦肌浃髓的“无根”之痛和“家国之殇”,而旅欧的他们则是在感时忧国的悲怆中体味中欧文化互渗的力量,以安顿“流浪”中怅痛的内心与认同迷惘中的精神依托.譬如,同是“回不去了的”的“乡愁”,在北美留学生的笔下那是一个岛,“岛上都是沙,每颗沙都是寂寞”⑦,但在留欧学人的笔下却是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那么的富有意境和气韵:

乡愁是会感染的.我常对安娜(作者吕大明在英国剑桥念书的同学,笔者注)说起南中国武岭山下的故乡,但说得最多的是我生长的台湾省.在一个夜泊谷关的晚上,我听到来自岑寂山谷间夏虫的讴歌、木鱼声和梵唱,我为她讲谷关那幅石的奇景;涣谷奔云,错若置棋等梨山氤氲的云,那云在我少女时代洋溢着波斯诗人亚摩客耶的“花蟓”与明妃的“青壕”,诗意与悲剧性的美,还有那伛偻如卧龙、长藤盘绕如美髯客,临绝崖、面悬壁的古柏古松等⑧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曾说,移居者(流亡者)的乡愁是“最高贵的痛苦”,它甚至是以“失家园”为代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是“寂寞的沙岛”,还是如烟如缕的山水画,内在的都是对令人难以承受的流亡痛苦,乃至无法获得一个自足的个体所必需的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想象”.只是,后者把乡愁“浪漫化”,以及留欧学人多以游记、诗歌,甚至兼以绘画书法等形式来记载困顿于“他乡”的情怀,很显然,这不能不是由中欧历史文化同样悠久深厚并构成互为镜像的作用、前辈留欧一代精神传统的遗传、及其身处欧洲这一特定文明区域不断累积的异文化对话的“经验”所决定的,因此,在呼应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的同时,以特有的精神文化气象自成一脉.

欧华论文参考资料:

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

结论:冷战时期的欧华文学:忧患裂变中演进和突围为关于欧华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欧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