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大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学范文 科目:论文范文 2024-02-25

《大学》:这是一篇与大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古籍概要】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战国时期曾子所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產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作者简介】

曾子是孔子三千门徒中的佼佼者,后被列入儒家“七十二贤人”.曾子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相传四书之首的《大学》为其所作.曾子以政治为轴心,以*道路为本位,弘扬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体系.到了明世宗时,改称曾参为“宗圣”曾子,并敕封曾参之妻公羊氏为踯国一品夫人.

《大学》中提出“至善”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政治上的最终理想.“诚意、正心、修身”是道德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实践.通过道德修养实现政治抱负,道德和政治水 融,这是儒家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名作赏析】

《大学》以人为中心,旨在提高人的修养,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业.《大学》从现实的人、道德的人、理想的人三个层面,关注人的心灵建设,净化人的思想,纯洁人的灵魂,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大学》所论述的主题是“道德”,重在关照人和人生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应取的态度.作为百姓,修养道德,可使自己的言行规范,堂堂正正地做人,心正、身修、家齐,实现生活的幸福,体味人生的美好快乐,从而达到国治、天下平的德化社会.对于承担着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来说,修养道德,则可以使其品质高尚,行为端正,具备正心、修身、齐家的基本素养,进而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最终建立和谐美好的大同世界.

“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正心、修身”的思想,自古至今,始终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深刻地固化在中华民族人民的心灵之中.无论人们此前有没有读过《大学》,那种深深根植在精神之中的道德意识和人生信念,早已融汇在我们的血液之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一切.科学是发展的,人类是进化的,世界是多变的,生活是变化的.但是,总有一种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陪伴我们一生的道德.

【注释】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指人格修养、济世安民的学问.在传统文化中,“大学”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博学;二是相对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等小学内容而言的“大人之学”,即*、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方法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也指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之中有不同的意义.

②明明德:弘扬伟大的德泽.明:发扬、弘扬.明德:光明磊落的品德.

③亲民: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程子曰:“亲,当作新.”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以史为鉴】

许衡,元朝著名学者,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历任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殿大学士、领太使院等职.为官敢于直言,一生致力于教育,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立志学以致用,一生博览群书,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千古佳话,成为人们效仿的楷模.

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天兴二年,蒙古兵逼临许衡的家乡新郑县.许衡从河阳经过,正值酷暑季节.由于长途奔波,天气又热,喉干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鲜嫩的梨子,众人争相摘梨解渴.人们吃着摘来的梨子,坐在树下乘着荫凉,感到一阵惬意.只有许衡独自忍受着干渴,端坐着不为所动.同行的人觉得很奇怪:难道他不渴吗?

于是便有人对许衡说:“先生,路途遥远,也摘个梨吃吧,权且解渴.”

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怎么能随便去摘取别人的果实呢?”

那人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的主人恐怕早已逃走了,您又何必固执迂见呢?”

许衡说:“虽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中也没有主人吗?”

“我心有主”,这是挺直脊梁的一句铮铮名言,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做人底线.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能够在外在诱惑的境况下,坚守着道德的操守,恪守着做人的准则,固守着廉耻和尊严,守护着自己心灵的洁净.不为利诱,不被色动,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原文】

知止①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节选自《大学》)

【注释】

①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译文】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

【以史为鉴】

徐彦伯,名洪,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七岁能写出好的文章,曾在太行山搭草庐居住.彦伯文章典缛,语言清丽沉凝,功力深厚,参和撰修《武后实录》,两次出任州刺史,都很有政绩,后官至太子宾客.年老辞归,对待他的寡嫂和孤侄很好,受到乡邻的赞誉.

徐彦伯任太子宾客时,正值则天皇帝清除异己,大兴冤狱.有不少读书人乃至王公大臣因语言不慎而被治罪,致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不可终日.鉴于此,徐彦伯撰写了《枢机论》一书,反复阐述“多言”的危害,告诫世人慎言谨行.他认为言论是道德的手柄,行为的主宰,志向的端绪,立身的表现.它像是一个人的枢机,只要发动,外物就会随之有所感应,得失就会立即表现出来.语言可以帮助自己成功,也可以毁灭自己、败坏事业,它同自己的灾祸、幸福、光荣、耻辱密切相关.如果能经过思考以后再说,反复推敲之后再做出表达,看准对象以后再谈论,深思熟虑之后再行动,那么后悔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怨恨仇隙也不会到来.只有做到“慎思”,而后才可“谨言”.

诗词常识知多少

诗韵术语.指在一定的语音条件下,两个不同韵部的字可以押韵,可以通用,包括对转、旁转和通转.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古代对韵脚要求十分严格,不同的声调都不能算是同一个韵,比如说安和按,在古代是不同韵的,在我们现在的白话诗中,这可以算是同韵的.

大学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小论文格式

大学论文网

大学论文题目

大学心理论文

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

结论:大学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大学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大学》原文及翻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