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嘉峪关论文范文资料 与嘉峪关魏晋墓砖画所反映的河西地区的丝绸文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嘉峪关范文 科目:mba论文 2024-03-14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所反映的河西地区的丝绸文化》:本论文可用于嘉峪关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嘉峪关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嘉峪关雄踞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汉魏属酒泉郡,东接关内第一重镇酒泉,西与玉门为邻.昔日“使者相望于道”,出现了“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盛况,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在嘉峪关新城镇的周围约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埋藏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古墓葬.1972——1979年先后挖掘清理了18座,有9座是彩绘砖壁画墓,共出土砖画760余幅.其中有大量关于采桑、护桑以及丝束绢帛的画面,直观反映和证实了当时河西地区蚕桑丝织业的兴盛和极具特色的丝绸文化.

关键词:嘉峪关 新城魏晋墓 采桑图 护桑图 丝束 丝质残片 丝绸文化

在嘉峪关新城镇的周围约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埋藏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古墓葬.1972——1979年先后挖掘清理了18座,有9座是彩绘砖壁画墓,共出土砖画760余幅.在目前已出土的760余幅砖画中,有大量的关于采桑、护桑、丝束、蚕茧、绢帛的砖画,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河西地区不仅是运送丝绸的必经之地,也从事丝绸生产活动,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一种普遍的生产活动.

一、已出土的砖壁画及丝织物所反映的河西地区的丝绸文化

(一)采桑、护桑图.在已经出土的760余幅砖画中有大量关于采桑、护桑的砖画,其中四号墓是西晋墓葬,有一幅《驱鸟护桑图》.图中画一桑园,园外有围墙,开双扇门,园内桑叶繁茂,一鸟飞至桑园上空,一儿童持棒驱鸟.该墓中还有一幅《采桑图》,画中一位妇女手提篮子,站在树下采桑.五号墓有四幅采桑图,第一幅虎头纹下一位妇女右手提笼,左手采桑.第二幅一位妇女右手持笼钩,左手提笼向桑树走去.第三幅两位妇女在树下采桑,其中一位手提笼、持笼钩,第四幅一位妇女身前放置一个笼子,正在树下举手采桑.六号墓也是西晋墓葬,墓中有三幅关于采桑的画面,其中最有特色的一幅《采桑护桑图》,画面中间有颗桑树,左边是一位采桑的妇女,右手提着篮子,左手在采摘桑叶.右边的少年手持弓箭正在护桑.七号墓中也有两幅关于采桑的砖画,其中一幅是一位妇女正在举手采桑,将笼子挂在树上.另一幅是妇女提着笼子在采桑.这些大量的采桑护桑图说明魏晋时的河西地区曾大量种植桑树,为丝织业的兴盛提供了基础.

(二)蚕茧、绢帛、丝束图.新城魏晋墓中还画有许多绢帛、丝束的画像砖.一号墓是曹魏时期的墓葬,在墓的后室南壁上绘有八幅《绢帛图》,每幅画的左右各绘数卷绢帛,中间画有蚕茧.其中的一幅《绢帛图》,左右各画数卷绢帛,绢帛上悬有日月状饰物.三号墓中室东壁和后室北壁的3幅画中两侧亦绘数卷绢帛.四号墓后室南壁上绘有数卷绢帛,4幅画中绘有丝束,1幅画中还绘有满置蚕茧的高足盘.五号墓前室西壁3幅画中绘蚕茧和丝束,一幅画中绘布帛二卷,还有一幅画绘蚕笼与蚕茧.六号墓前室东壁、北壁和中室南壁各画布帛一捆,后室南壁画布帛4幅,中室东壁、南壁、西壁和后室南壁共画丝束12幅.七号墓后室南壁14幅画中均绘布帛二卷,12幅画绘有丝束.十二号墓后室后壁画有7幅布帛、5幅丝束.十三号墓后室后壁有5幅布帛、10幅丝束.已发现的墓室砖壁画中专绘采桑、蚕茧、丝束及绢帛的画面共计140幅,说明当时蚕桑业生产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三)丝绸残片.在魏晋墓中还先后出土二十多件丝绸残片.这些丝绸残片从质地分为绮、纱、绢、锦等品种.从用途分有衣面、衣里、领边、裙带、云耳、垫肩、招幡等.其颜色有浅红、浅灰或淡.花纹图案有八字形和菱形.有一条裙带,长三十厘米,宽二十七厘米,套印红、黄、白三色,印染技术可以说是已经很先进了.十二号墓出土一双完整的绣花鞋,鞋面为大红色锦,鞋里为淡绢.鞋面上用黄、绿、褐三色丝线(线为合股),绣有细小的花朵和枝叶图案.鞋底为麻布,用细麻绳纳实.同墓还出一件红色绢幡,幡上用墨画人头像,为兽面人身,像下墨书幡文:“死人之阴,生人之阳.”

以上这些画面和实物,再现了我国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植桑、养蚕、缫丝和织锦的现实状况.

二、史料记载所反映的河西地区种桑养蚕的活动及丝织业的相关情况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蚕桑养殖和丝织业主要分布在中原及黄河以南的地区.至于北方,特别是远离中原的河西走廊地区,是否存在过蚕桑丝织业呢?

从史料记载来看,河西地区的确有过种桑养蚕的历史.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这样的记载“凡桑叶无土不生”,据《肃州新志》记载:“桑,各地间以有之,叶不大.肃地性寒,民间不闻有生蚕者”.“桑椹有黑白二色,皆可食,并可酿酒,惜不多得”.“蚕,先年有流寓者携至肃,采桑饲之,亦能做茧成丝,近无饲者”.《敦煌县志》也有“桑子”的记载.《晋书·张轨传附张天锡传》载有“会稽王道子尝问西土所出,天锡应声曰:‘桑葚甜甘,鸱鸮革响,乳酪养性,人无妒心.’”桑葚是桑树上结的果实,如果不种桑怎么会有桑葚呢?从张天锡的回答中可见“前凉”政權曾大力推行种桑养蚕.西凉李歆时期,主薄氾称曾上疏谏曰:“后宫嫔妃、诸夷子女,躬受分田,身劝蚕绩,以清俭素德为荣,息兹奢靡之费,百姓租税,专拟军国(《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由上疏内容可知当时妇女授田应多为桑田,“蚕绩”为其主要劳作.北魏时期,河西地区蚕丝业沿而无衰.《魏书·尉古真传》记载,西土出产的丝织品中,“凉州绯色,天下之最.(元)叉又送白绫二匹,令聿染”,可见当时河西丝织品质量更进一筹.《敦煌写卷》中无名氏的诗句“万顷平田四畔沙,水流依旧种桑麻”也正是在河西地区,被戈沙漠分隔包围的一块块绿洲上,人们引水灌溉,辛勤耕耘,广种桑麻的真实写照.这些记载都说明了河西地区存在蚕桑丝织业,而且曾经一度非常兴盛.

三、从生态环境分析及现今新城镇遗存的古桑树证明了种桑养蚕的历史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河西地区地广人稀,种桑养蚕的效益较高.桑树病虫害少、可作生态林、经济林.河西地区春夏秋季节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生产出来的茧丝产量高、质量上佳.三季蚕的质量没有明显差别,全年蚕茧均可缫制质量极好的生丝.

在嘉峪关新城镇政府院内有棵饱经沧桑的古桑树,这棵古老的桑树,树干粗大,树冠如盖.每到五六月份,还可以吃到鲜美的桑椹.而桑树的繁盛应该是在水丰地富的土地上,沧海桑田,如今的沙漠隔壁曾经也是一片沃土.而生长在新城镇及野麻湾的古桑树,都是遗存至今的植桑养蚕的活见证.

四、已出土的采桑护桑砖画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民族团结与融合的历史,河西地区的蚕桑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段民族融合的历史画卷.

在新城魏晋墓六号墓及其它墓室中有很多采桑护桑图中的妇女和少年都是剪发、垂项、赤足,据《晋书·西域传》记载:(龟兹)男女皆剪发、垂项.图中的采桑妇女和护桑男孩应该都是龟兹人.龟兹国在今新疆库车境内,地近河西.龟兹人主要务农,兼营畜牧,冶铸、酿造业也较为发达.而五号墓前室东壁其中的一幅采桑图中,采桑妇女则是梳高发髻,身着长裙的汉族妇女形象,从这些画面可以看出,古代河西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对他们而言,采桑都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劳动.

综合而言,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出土的大量反映蚕桑丝织业的砖画证明了河西地区不仅是“丝绸之路”上运送丝绸的必经之地,而且也是丝绸生产和技艺对外传播的前沿基地,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丝绸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军武、高凤山:《嘉峪关魏晋墓彩绘砖画浅识》[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2]甘肃省文物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

嘉峪关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嘉峪关魏晋墓砖画所反映的河西地区的丝绸文化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嘉峪关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嘉峪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