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吹泡泡论文范文资料 与吹泡泡的男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吹泡泡范文 科目:期末论文 2024-03-05

《吹泡泡的男孩》:该文是关于吹泡泡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宁延达的诗具有开放性的真实,诗人在人性的光辉照耀下,拓展诗内部的晶莹、敞亮与广阔,其短诗更彰显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才艺.在2015年第二期《满族文学》杂志看到宁延达的组诗《细碎的时间》后,更印证了我对宁延达作品的认识,他白描人生,沧桑入神,意境醇厚.我是通过《满族文学》开始关注宁延达的作品,并开始喜欢上他的诗歌.

宁延达始终保持纯粹的诗性,以宗教的情怀触摸人间.在生活的穿行中,诗人的眼睛被一次次擦亮,苦难使他学会了用沉默拥抱闪电,用胶结糜碎的石头.诗人对生、死、爱的思考尤为独到,并依托诗艺的探索和语言实验,酿造、升华诗意,结构境界,如朗月清风.

人的现世,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这中间的历程,就像小时候玩“吹泡泡”,一次次吹起,一次次破灭,又一次次吹起,钟摆似的循环往复.“泡泡里/装着整个世界”,但这世界上,公园、楼宇、燕子、车水马龙,却幻影重重,如电影闪过的一个又一个镜头.因此,人生在世,追寻等失落,失落等追寻,便划出了生命韧性的曲线.尽管,这曲线上振颤的是疲惫、惶恐和焦灼,但诗人享受了这过程的幸福.“风在石头里低低地吹/鱼在玻璃里轻轻地游”,有压抑、绝望和不屈的担当.当膝盖在荒废的大地上跪倒,“世界/有我们听不到的另一种/祈祷”(《风在石头里低低地吹》),所表达的是无助和哀怨,更深的隐喻在诗人对所处时代和个人现状的思考,诗人试图在呼喊和回声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空间,并以此为据指点江山.他清醒地意识到,“失魂/源于自己虚构了自己”(《失魂夜》).诗人和每一个社会普通人一样,“在忏悔中保持着对堕落的恐惧/在祈祷中保持着对逃死的侥幸”(《圈里的公羊》).诗人用怀疑寻找,用书写放弃,完成救赎与忏悔中的有我抒情.诗人的意志是我唱我的主题歌,我说,故我在!当风雪自燕山吹至东海,迎风而立的诗人看见,“人间肃静/一只火红的狐狸/傲视着寂寞的荒原”(《王者》),通过对概念的突破,把狐狸从童话里一个狡猾的骗子,转为傲视着寂寞荒原的王者,带来失速和漂浮感,这得感谢“火红”的意义延伸,诗人隐形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说“我为何沉默/因为我已没有了悲伤”(《沉默》),是敌意和反抗,是绝望的旁观,宛如废墟上的花朵,呈现了生命的不屈.那么,“我已习惯跟着牧者走/我已习惯跟着羊群走/我已习惯跟着口令走/我已习惯跟着习惯走”就是我丧我的物化,堕落!这足以解释诗人为何压低了声音,咬舌磨墨,说:我要说话!《自言自语的人》中所谓自言自语,其实是对话语权的争夺.“自言自语的人/从不说话”,是“我不说话/但你不能认为我没有表达/那些沉默/已经砍削过了该砍削的东西”(《刀法》).“自言自语”是“苦闷的象征”.诗人在生活的自我审视和反思中得到启示,“坚持自己就是新生”(《新生》).诗人有生命的坦然、执着与不妥协精神支撑下的自觉探索.当诗人“深度忧虑”在“刹那间我觉得世界多么狭窄”(《深度忧虑》),能够隐忍并自我安慰于“悲哀/就因为存在着新生的可能”(《墙壁的两端》),此刻,活着已经是一种精神世界的操守,感谢思想让我们有了阳光下的阴影.

有人说,怜悯是不道德的.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悲悯和慈悯的区别,没有结局或者说,我不得不祈祷别人对自己的饶恕.读《盲童》会让你对诗人有仁厚的印象,他仰视那些苦难中流血的人,他解释了我思考的“悲悯”.“那天下午/在石家庄桥西区托孤所的廊道上/一个孩子仰脸向着太阳/阳光很暖和/那个孩子微笑/双手伸向半空/他想抚摸一下那个发光的宝贝/在干冷的冬日送来温暖/一群人偷偷举起相机/想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然而他始终没有摸到//我多想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怀里/我想告诉他/这就是太阳//然而那个男孩一脸沮丧/他突然伸出两个指头/暴烈得摁在自己的双眼上”(《盲童》).这首诗给我的感觉是,他发现了瞬间和历史,他有别人无法替代的本质痛苦,这首诗让我想起琥珀中的昆虫的悲剧与绝望.在生命体验和审美超越的最佳契合点,“我们不点亮灯盏,就无法照亮自己”,这是人性关照下,令人颤抖的书写与阅读.因为,盲童突然伸出两个指头,暴烈地摁在了世界的双眼上,慈悲的太阳也在尖叫!

诗人有一种宗教的情怀,并透过生活方式完成对生命根本性的呈现,在思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选择返璞归真的忘我存在.在《爱神之死》中诗人通过自身“我是祭奠者、我是行刑者、我是受死者、我是天葬者”的命名,纯粹“一睡/便躲过了世上的悲欢”的大悲大喜的思考,让血、挣扎,暴露在生活现场,沉陷一种释然的虚无美.“上帝是个小木匠/雪是他的刨床下飞舞的刨花/他要打一件/什么样的家具//那么多人类的寂寞/锁也锁不住”(《上帝是个小木匠》)仅仅是题目就让人击掌,妙语,妙悟.如果说第一小节中的“家具”有什么机关设计,那么第二小节的寂寞则是负重全人类的铠甲.在童话般的纯净里,诗意突然转向庙堂的肃穆和压抑,仿佛我们的苦难和秘密被发现并遭到嘲笑,诗人有原罪意识下,对人生孤独与苦难的自觉担当,其实,这才是所谓的精神乡愁.“冬阳暖暖/晒着西窗/晒着南窗/晒着东窗//醉酒的人/睡在西窗/睡在南窗/睡在东窗//晒散的骨头/东一块西一块”(《浮生》),有了几分慵懒、散淡,道法自然,趣味盎然.让人的灵魂从容于生活,宛如白鹭水上,是魏晋的余韵.“天气预报/一次比一次准确//最新播报/下一次流泪/在花开的时候”(《天气预报》),解读这首诗,需要绕行,需要对粉饰去伪,“预报”的所指和能指是错开的,而“雨水”和“泪水”是同构的,泪水让“花开”的神秘的气息感应了生活中向善的信念与执着,这种禅宗偈语一样的诗,江湖大气,经验老道,一字便是天机.“磕长头/一步步把世界遗弃在路上/宽宽的路/仅仅被/路过”(《沙粒》),“遗弃”和“路过”把肉体与灵魂拦腰斩断,一是一,二是二,灵魂超越了肉体.“宽宽的路/仅仅被/路过”,诗人将具象的“路”抽象在灵魂中,像根金属的琴弦兀立在子夜的寒光下.

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仿佛一个农民对土地的理解,洋溢出自我建构的同时敢于自我解构的热情.当阅读到《游学》时,我的感觉是,我是发现者.这首诗让我重新研读诗人写给诗评家陈超的《坠》,写给诗人卧夫的《葬礼》.游学天下,诗人说,在“最后一天”,“我将在/一个洁白的高高的地方/讲一堂/死亡课//死亡是有用的”(《游学》).“死亡是有用的”,对于人生这是智慧的言说,但又有一种荒诞的遮掩,当死亡到来,人还有感知吗?诗人在严肃和谐谑的气氛中实现了尖锐与寒冷.不知死,焉知生?“死亡课”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死亡不仅是道路、解脱、轮回,还有存在的技巧和选择策略,人应活出自我.诗有浑然的沧桑感,实现了形而上的高位穿透.诗人告诉我们,思考是有重量的.诗人用生命的“终生体验”走向死亡的存在,用白骨丈量天堂的高度,提升生命的意义,那就是——我们必须有尊严地活着!的确如此,对死亡的敬畏让我们活的像个人一样.陈超先生垂直大地的冲击方式和卧夫裸呈在星空下的还原方式,都选择了朝向本我的回归.当现实挑战了人的尊严,他们选择用死亡拒绝.天哪!“死亡是有用的”.海子说,“死亡是一种幸福”(《太阳·弑》).里尔克说“谁正确理解并庆祝死,谁也就同时宏扬了生.”

有时我们觉得诗人宁延达更像个铁匠,在用诗性语言,展开人性言说的同时,执着在一个点上窥探生活意义.如果你读了《看见的看不见》,你也许会同意我的观点.诗人热衷于在混沌的进退中对话,在拒绝中走远.其诗意象密集,相互叠压,有包含、有交集,相互打开,彼此照亮,呈现出的是灯火辉煌下的神秘.诗人能在悖论的现场选择了包容,并把它们熔铸在一张白纸的两面.在《青苹果》中,我们不但可以看见诗人具有聚合复杂经验的能力,也可以体味诗人依靠细节、通感、变形、比喻,视觉和色彩的空间位移及变化建构诗意的丛林.“曾经给牙齿带来不安/给舌头带来一场大水/给白色盘子带来一个春天/给红色桌布带来一丛火焰/它從空旷的客厅里/抛出一枚精美的弧线/那只鸟在空中的利落转身/都不及它美”,诗人回答了如何与具体的事物相对,在具体中发现抽象的隐喻,依靠语言自身呈现诗艺的现实,超越具象,纵横想象在抒情空间.

宁延达近年出版了数本诗集,我陆续读过《风在石头里低低地吹》《假设之诗》《大有歌》等,都是难得的好诗集,推荐给爱诗写诗的朋友.

总之,宁延达的诗具有独特的人文视角,有思考的凸起和广阔.尽管,生活中探索和失败的事实让他明白,他“曾用梦想,用眼泪,用爱情”充实的生命现象就像“泡泡”,不断地破灭,又不断地诞生,尽管更大的虚无是——“地球是上帝的一个大泡泡”(《吹泡泡的男孩》),但诗人始终以一颗博爱之心拥抱世界, 相信未来,并积极尝试秩序文字,诗意地走向生命言说的辉煌.

〔特约责任编辑 张 涛〕

吹泡泡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吹泡泡的男孩为适合吹泡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吹泡泡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