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绩效考核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国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绩效考核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1-29

《我国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这是一篇与绩效考核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基于精准扶贫研究的文献梳理,依托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分析总结了精准扶贫指标体系研究的基本趋向和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构建精准扶贫指标体系的主要方法,构建了涵盖资源投入、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以安徽S县精准扶贫评估为例进行了实务检验,基于实务工作的经验积淀和反馈,总结了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适用方面存在的实体性、程序性阻隔因素,提出了下一步修订应注意的事项.文章提出完善精准扶贫指标体系必须进一步贯彻参与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可计量原则及系统性原则,以推动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及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性、精密化和效益化.

关键词: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4-0082-09

为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所设定的各项任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消除贫富差距、避免代际贫困固化,践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政治承诺,党和国家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性文件,在全国掀起了精准扶贫攻坚战.此次扶贫工作与过去扶贫工作的重要区别在于精准,所谓精准在于目标定位准确、扶贫策略匹配,强调从提升扶贫对象自身抗逆力视角出发即基于挖掘贫困户的潜能、自身优势资源以构建其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的生态系统,从而彻底摆脱贫困束缚,避免传统扶贫所存在的贫困依赖等系列问题.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细致,国家扶贫识别对象正由过去的县域识别、村落识别逐渐向村户识别转型;由区域连片开发、产业发展实现整体推进式结构变迁向一户一策个案管理、精准施策转变,由此开启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2.0时代.

一、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检索项设定为精准扶贫,并以题名为检索项共收集相关文献12247篇;检索项设定为精准扶贫与指标体系,共检索到相关文章22篇.这些文献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主要集中在2013年之后,且文本显示呈现出政治倡导、媒体宣传、学界因应等规律性特点.运用可视化技术进行相应处理,将有关精准扶贫考核指标研究的相关文献整理如下(见表1、图1).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从词源分析的角度来看,精准扶贫属于扶贫的下属概念,是对扶贫工作的升级和完善,目的在于避免传统扶贫工作所存在的不足,真正实现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提升和反贫困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的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这是精准扶贫得以提出的现实缘由.

通过语义路径及关联分析(见图2),不难发现现有文献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相应论述.

精准扶贫的功能分析.部分学者从政治权威性、共享经济以及社会公平的角度提出了精准扶贫对于反贫困的意义和价值[1].部分学者运用社会分层、相对剥夺以及人力资源储备理论分析了精准扶贫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2],并具体分析了精准扶贫的正义论价值,体现了很强的价值介入和人文关怀性.

精准扶贫实务工作經验总结.部分学者在地方性实务工作的基础上,梳理了一些具有本土化色彩的扶贫工作典型模式,强调必须从资金、金融、财政、人员培训等方面构建全社会的扶贫社会支持系统.总结出项目开发型、劳动力转移培训、易地扶贫、革命老区和信贷扶贫等工作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定性、定量考评机制[3].

精准扶贫体制路径构建研究.扶贫行为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突出了自上而下行政介入的属性,涉及动力源开发、项目设计、行为介入及策略选择、绩效考核等有机构成要素.现有研究大多根据既定资源束缚,力图通过系统的优化组合以实现体制创新[4].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主体的声音比较强烈,扶贫对象的主观感受和评判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些研究通常强调从外部植入社会支持,忽视了主体自身能力的构建以及其所处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改良[5].

(二)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

实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理论范式的支撑,库恩、特纳等一批学者认为理论范式能够对经验事实加以很好地界定并具有不断革新的特征.精准扶贫实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有关贫困原因、贫困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基本界定.涉及这一主题的理论范式主要有贫困理论、反贫困理论.

学界从贫困的定义和标准、类型以及测量等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马尔萨斯认为贫困自身是贫困的原因,社会制度方面没有责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争锋相对地提出了“贫困的制度性原因”,认为贫困者唯有砸碎自己身上的枷锁才能获得解放.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均强调贫困所具有的负向功能,认为贫困者通过自身努力难以摆脱贫困的生成机制.阿马蒂亚·森从交换权力的视角论述了微观主体脱贫的政治、经济、社会多元权利构建配套问题.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构建是脱贫的管理环节,国家必须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投入和权力保障.刘易斯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分析了贫困文化的形塑功能,认为必须消解贫困文化的生成机制才能实现脱贫的最终目标.

反贫困理论则着重从消除贫困的路径、策略、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详实的论述和研究.反贫困的路径主要有资源配送模式、惩罚“机能障碍”模式、介入“机遇结构”模式;反贫困的策略主要有完全瞄准模式、不瞄准模式、部分瞄准模式三种类型,这些模式在效率、覆盖面以及被扶贫主体认同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绩效考核论文参考资料:

绩效管理论文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结论:我国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为关于绩效考核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绩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