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小康社会概念论文范文资料 与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重要拓展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小康社会概念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4-10

《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重要拓展》:这篇小康社会概念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从1979年12月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到2013年8月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小康社会”的内涵经历了一个延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康社会”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要求不断更新和提升.回顾和总结30多年来党对“小康社会”内涵和要求的几次重要拓展,对于深刻理解“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和广泛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小康社会;科学内涵;拓展变化

中图分类号:A849.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4-0069-04

自1979年12月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后,党的历届领导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多次对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而使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要求不断更新和提升.在纪念诞辰110周年这一特殊时期,总结和分析30多年来党的历届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拓展和提升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要求,对深刻理解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和广泛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一、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最早是指使民众休养生息.《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国,以绥四方”.后来宋代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提出“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以后,“小康”就成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现实愿望.首次提出“小康”概念与中国探索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紧密相关.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多次提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目标.但在中国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冷静地、深入地思考.1979年12月,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见,当大平正芳问及中国的发展目标和设想时,思考片刻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这是首次提出“小康”概念.这里“小康”的内涵主要是指处于温饱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之间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其评判标准和主要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实际收入.强调,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1982年8月,在会见美籍华人时又提出,我们说本世纪末,也就是二十年改变中国社会面貌,不是胡思乱想、海阔天空的变化,而是达到一个小康社会的变化,“小康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人均八百美元.”[2]838并强调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收入分配是合理的,因此到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时,赤贫现象可以消灭.这是首次对“小康社会”内涵和内容的明确和直观的阐述和说明,从此,“小康”、“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逐渐成为言简意赅地表达中国老百姓对实现美好生活愿望和目标的代名词.

二、党的会议的正式运用

提出“小康”概念,并对小康社会进行阐述后,“小康”概念逐步得到全党的认同和接受.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二大报告把多次提出的“小康社会”的构想,确立为我国近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3]这是党的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到“小康”概念.同时党的十二大报告还对如何实现小康社会做了战略上的部署.报告指出,为了实现本世纪后20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即从1981年到1990年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积蓄各种力量,创造有利条件,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最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和振兴时期.党的十二大上,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领导人都作了重要讲话,他们虽然没有提到“小康”概念,但是他们的讲话内容包涵丰富的“小康社会”的思想.“小康社会”由首次提出到正式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党对这一概念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小康社会”也开始逐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中形象表示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发展目标的重要概念和范畴.

三、战略地位的显著提升

从1983年起,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地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康社会”轮廓的周全描述;二是“小康社会”目标从单纯的经济生活目标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83年2月,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进行了10多天考察.他指出:“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等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八百美元.我问江苏的同志,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他们说,在这样的水平上,下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4]24-25江苏的同志的回答把“小康社会”从单一的经济发展拓展到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使“小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轮廓更加清晰,形成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1987年4月,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较为完整地概括了“三步走”目标,把“小康社会”提升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即“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4]226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正式向全党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小康社会概念论文参考资料:

建成小康社会论文200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语言学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结论: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重要拓展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小康社会概念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小康社会概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