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论议论文范文资料 与多方视角论议北美华人华文文学属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论议范文 科目:学术论文 2024-03-19

《多方视角论议北美华人华文文学属性》:本论文为您写论议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一、序文

中国大陆在分析文学作品的时候,常有和“五四”新文学运动相联系的、继承“五四”传统的严重倾向.当然考虑到“五四”在文学史、历史的价值以及意义上是充分可以理解的,它所具有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在中国大陆的华文文学学界存在的问题是超越正统性以及对传统的主张,含有一种强化民族文化和民族主义的战略性质,却将其伪装成所谓的“五四”传统.“五四”本来的意义和宗旨褪色而演变成强压性和攻击性的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和中华主义热潮也因其固有的价值判断而忽略了北美华人华文文学原本的属性.并且这种趋势已经发展到无法挽回的阶段.这样的视角从在中国大陆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或以华文文学为主题的研究论著上也有所体现.所谓民族或者民族主义如果被作为政治战略手段加以利用那么冲突和矛盾就会随之而来.特别是北美华人华文文学更需要从独立纯粹的学术角度去看待.因为正如现在要讨论的“中国大陆所主张的‘语种的华文文学’就是中国大陆为了强化民族主义而推行的文化战略之一”①.

如上所述,本文不是按照中国大陆学者的视角称这一切为华人,他们的文学中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为海外华文文学或世界华文文学,而称其为独特的中立视角的华人华文文学.另外他们的文学不是徘徊在中心的边缘,而应该看作独立的新生的事物.即使在这样的努力下华人华文文学在“五四”和民族主义的旗号下很有可能被歪曲成中华主义的强化战略.但是通过更明确地定义华人华文文学的概念、定义和范畴使中国大陆看待华人华文文学的中华主义视角产生变化也是有可能的.相信会出现用去中华主义的视角替代将华人华文文学作家以及作品中内在的情感单纯地归属于中国大陆文学的带有回归性的中国大陆的主张.

虽然出现了很多有意义的作品和作家,但是本文只以白先勇,于梨华,张系国,聂华苓以及他们的作品为中心来研究北美华人华文文学.更重要的是本文想要强调的是他们的作品在往来于台湾和美国之间被创作出来,也主要在这两个地区被消费,但最后又被介绍到中国大陆并赢得了很广泛的读者群;他们获得了各种文学奖项,拥有经受检验的作品;同时又为下一代的文学活动提供了源泉,自身也为华人离散者文学贡献了力量.从作家们的简历上可以找到最大的共同特征就是在表面上他们都带着对故乡的记忆移住到台湾度过幼年时期,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接着又放 湾的生活再次移住到北美过着离散者的生活.其中除了聂华苓之外的其他三位作者都毕业于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作家们移住北美之后可以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推测是受到台湾大学所具有的人文学基础和风俗的影响.

成为台湾大学核心的文学杂志的创刊以及外国语文学系活跃的创作活动,再加上这些人顺利的留学路上受到了当时弥漫在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冷漠政治路线的影响.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路线更加冷却反而使其和被称为自由中国的台湾的关系路线顺风发展也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以白先勇为首,于梨华,张系国,聂华苓,陈若曦,欧阳子,王文兴,七等生,从苏,赵淑侠等作家被言及的时期正是台湾文学史上现代主义小说大丰收的时期.他们成为当时台湾的现代派小说创作的核心,积极参和活动.特别是本文所研究的白先勇,于梨华,张系国,聂华苓成为之后的“留学生文学”的代表.②他们具有非常相似的经历.父母那一代都是大陆出身,保留着幼小时期在中国大陆生活的对于故乡的遥远记忆,在幼年时期移住台湾度过学生时期,大学时期去往美国留学.留学前后在台湾或者北美创作过作品,留学后逐渐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以终身教授的身份完全落脚此地.这一系列的经历给他们的作品,即离散文学带来了很大影响.

不能说是作家自己自称是留学生文学,但是对于这样的称呼作家们也没有表现出反对立场.但是他们的作品只被局限于台湾地区或单一文化进行研究明显存在不足,除此以外还应有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如果在单纯台湾文学的框架下将他们的作品规定为具有留学经验一代的自传,就会出现对其文学成果或文化价值判断上的错误.他们从根本上带有对自己身份认同的疑问.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有关中国大陆的认识和对台湾的回忆,以及在美国的经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他们的身份认同、文学意识以及认识体系.至少他们的思想体系在内在的两种以上的双重文化的混种中形成.不管作家自己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们的作品已经带有“有意识的混种性”③从政治思想上的非自发性的游牧民到经济上的自发性的游牧民,他们的经验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研究才有可能.他们不会欣然同意特征化于台湾文化.但是并不想否认从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所感受到的对台湾的乡愁和台湾人的面貌.值得忧虑的部分还是所谓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北美、欧洲这样单纯的地区境界和用国籍给文学分类所带来的抹杀作品中文化分析的余地和价值的后果.应该避免错误正确定义华人华文文学.因此以华人华文文学的名称直到现在仍在进行中的所谓离散者这一新的群体的出现和他们的文学活动对于如今的后殖 义时代具有何种联系和启示就更加明了了.

关于像这样“过著离散生活的存在”④柄谷行人(からたにこうじん)说和其说是某种实体的存在不如说是“指向形”的存在.他们真正起到了指向世界主义的先行者的作用.因此台湾学界将华人华文文学看作是台湾文学的延伸和之前所论述的中国大陆的情况一样,根植在哪里的问题不是没有根据的.再加上华人华文文学的独特性层面上,较之中国大陆更加自由的视角是进步性的.但也没纯粹将华人华文文学从新的群体的出现以及他们的文学的视角出发进行评价.台湾和大陆一样仍然认为华人作家的根存在在某个地方,并为了回到那个地方而不断努力的人,他们想象的民族主义和故乡的特定形象也被框架在中国大陆或者台湾地区内,这表示两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二、中国大陆的中华主义视角

及北美华人华文文学

中国大陆的华人华文文学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至今不断有研究出现.谈及华人华文文学自身的历史时,中国大陆的潘亚暾在《海外华文文学现状》中将明代朱舜水和陈元赟等移住日本后的诗歌创作和日本文化界的中国文化传播看成华文文学的开始.张颐武在《后现代主义和1990年代中国小说》中谈到了中国社会空间的再构成.再加上由于世界化进程中引起的社会变化使社会诸多结构和各部门也处在超越界限的阶段.学者们对在巨大的潮流之中文学也不能停滞在纯粹领域的认识和判断是合乎时宜的.他们主张中的共同点就是华文文学也像这样不限于一种文化和一个领域,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变化的事实.对于华文文学的兴趣和研究范畴的扩展以及研究者的登场不只是新领域或者是对已有中心和边缘的关注.

论议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多方视角论议北美华人华文文学属性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论议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与蒙论议的论议的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