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东魏论文范文资料 与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的石刻佛像造型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东魏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25

《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的石刻佛像造型分析》:关于免费东魏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东魏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内容摘 要:本文以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的佛教石刻造像为中心,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考古类型学与美术史样式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主尊佛立像造型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洛阳地区的石刻技法与定州地区的金铜佛工艺应是山东北部北魏晚期石刻佛像的技术来源;北魏晚期至东魏初期佛像流行波状发髻和磨光发髻,但螺形发髻是东魏佛教造像的主流形式;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的佛像以服饰为表现中心,四肢与躯体的空间关系比较模糊,因此这些造像体现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风格.

关键词: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4)04-0030-14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陆续披露了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的众多石刻佛教造像(见附表).这些造像年代在北魏晚期(518)至东魏末年(550)之间,主要分布在泰沂山系北部以青州为中心的十余个市县,尤以青州、临淄、广饶、博兴和临朐5县最为集中.在笔者统计的49件造像中,造像碑约占五分之一,圆雕造像不足五分之一,其余的都是背屏式造像.其中1米以下的小型造像几乎占造像总数的一半.在这些造像中,一佛二菩萨的三尊像占绝大多数,其主尊像立佛均穿双领下垂式袈裟,从可辨认的手势来看,左右手分别作与愿印与施无畏印,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学界对该区域佛教遗存的研究多集中于金铜佛像与青州龙兴寺窖藏北齐和隋代石刻造像,对北魏晚期至东魏时期的石刻造像少有涉猎,特别是在雕刻造型方面鲜有论述.本稿立足于实地调查资料①,采用考古类型学与美术史样式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典型造像的主尊立佛像的衣着方式、人体造型与造型因素来源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揭示当时佛教造像的演变规律.

一、佛像的衣着造型

附表所列造像主尊的衣着样式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棱角状双领下垂式袈裟,流行于北魏熙平年间(516—518)至北魏末年(534年前后),袈裟厚重,衣褶作阳刻与阴刻相组合的棱角状,有较强的立体感;第二种是线刻双领下垂式袈裟,流行于北魏永安年间(528—530)至东魏、北齐之际(550年前后),袈裟逐渐变薄,衣褶以线刻为主,比较平缓.此外,还有一种素面的双领下垂式袈裟,主要集中于北魏永安年间至东魏时期(528—550).

1. 棱角状双领下垂式袈裟

棱角状双领下垂式袈裟的数量相对较少.已知的最早实例为北魏神龟元年(518)孙宝憘造像(图1-1),典型例子为北魏正光六年(525)贾智渊夫妻造像碑、北魏正光六年(525)王世和造像碑(图1-2)及北魏孝昌三年(527)比丘道造像(图1-3与1-4),此外还有博兴兴国寺遗址的超大型佛像(图1-5).上述造像中佛的袈裟衣领厚实,两襟下垂至胸腹部围合成U字形,形成有宽窄变化的片状结构,其中右襟(以造像自身为基准划分左右,下同)在腹部呈月牙状外翻后搭于左臂上,袈裟垂领中露出的僧衹支自左肩斜向右胁.僧衹支束带并打结,束带右端长于左端,垂于袈裟之外.膝盖以下的佛装通常分三层,外层袈裟明显厚于内层和中层的佛装,各层衣着的边缘刻画出起伏较大的几字形褶皱,身体两侧的衣裾显著外侈.

从雕刻技法上看,这一时期佛像的袈裟宽大厚实,衣褶大多呈清晰的棱角状.这种棱角状的衣褶有阳刻和阴刻两种形式.阴刻与阳刻的棱角状衣褶相互转化并组合,形成了山东北部北魏晚期佛像造像中袈裟衣褶的基本形式.此外,在此类佛像胸部的袈裟与僧衹支之间以及在下垂的束带与袈裟之间都有明显的上下叠压关系,袈裟下摆与中层和内层的佛装间有也明显的层次.

在北魏孝昌三年(527)张谈造像碑(图1-6)中,主尊两臂的袈裟衣褶为阳刻的棱角状,而胸腹部以下的袈裟衣褶则变为近似于线刻的阶梯状,这两种表现技法的组合不见于此前的造像中.这种迹象表明,山东北部北魏晚期流行十余年的佛像袈裟造型的样式开始变化,厚重的棱角状衣褶逐渐让位于略微变薄、以阴线表现的衣褶样式.

2. 阴刻双领下垂式袈裟

阴刻双领下垂式袈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单勾阴刻,一种为双勾阴刻,前者是双领下垂式袈裟与贴身线刻衣褶相结合的产物,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为强化其装饰性而出现的形式.

(1)单勾阴刻

单勾阴刻双领下垂式袈裟的数量相对较多,已知最早的实例为北魏永安二年(529)韩小华造像碑的主尊(图2-1).其袈裟的外在形式与棱角状双领下垂式袈裟一致,但两臂及胸腹部以下的袈裟衣褶已变为阴刻线,其阴刻线从上到下呈现出从浅而细到深而粗的渐变,在光线作用下表现出明暗变化的效果,从雕刻技法上看还保留有一些棱角状衣褶的痕迹.

北魏永熙二年(533)造像的主尊(图2-2)、北魏晚期造像的主尊(图2-3)和东魏天平三年(536)邢长振造像的主尊(图2-4)在表现形式上与韩小华造像(图2-1)的主尊的袈裟表现高度类似,但线刻衣褶变得纤细,且两小腿之间略内凹,衬托出部分躯体的形态.其中后两例的右襟改为搭在左肩上,僧衹支的束带不再垂于袈裟之外.邢长振造像(图2-4)中则不见有僧祇支的束带,袈裟下摆外侈的幅度也明显要小.上述迹象表明,北魏晚期以来那种厚重的、注重衣褶起伏的袈裟样式在北魏末期东魏初期转变为轻薄贴体、舒展平缓的袈裟样式.

在青州地方,佛像衣着样式的变化相对滞后.在东魏天平四年(537)道玉、严怀安造像(图2-5)中,轻薄的阴刻双领下垂式袈裟的造型特征与邢长振造像(图2-4)中的基本一致,不过右襟仍搭于左臂,僧衹支的束带外垂,衣裾明显外侈,不同于同期青州核心地区的造像.在东魏武定四年(546)夏侯珞造像(图2-6)中,袈裟贴身紧凑,衣褶线条疏朗,右襟搭于左肩,不见僧祇支的束带,造型趋向圆润、纤秀,是东魏时期青州单勾阴刻样式在该地区的最后呈现.

(2)双勾阴刻

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双勾阴刻双领下垂式袈裟的造像相对较少.该类袈裟的衣褶线条在北魏末东魏初比较粗犷,之后逐渐变得纤细、平缓,部分衣褶线条在彩绘贴金的掩盖下甚至难以辨别.

东魏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的石刻佛像造型分析为适合东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东魏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