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无地论文范文资料 与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无地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22

《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本论文可用于无地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无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刘再复:您的《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发表在1978年的《鲁迅研究集刊》上,至今已三十二年.三十年前我读后受到启发,三十年后的今天重读一下,还是受到启发.不过,您这篇文章的第一句“鲁迅是中国近代影响最大、无和伦比的文学家兼思想家”,后来有所变化.2001年您在和我的对话中,提出应当摘掉鲁迅“革命家”和“思想家”这两顶帽子,说他是一位具有巨大思想深度的文学家即可.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我还是愿意称鲁迅为思想家,只是他不是那种诉诸逻辑思辨的思想家,而是诉诸情感力量的思想家,他的杂文且不说,即使小说,其形象也蕴含着强大的深刻的思想.

李泽厚:我说的思想家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的思想家应当有自己一套思想理论、概念系统,鲁迅不是这种思想家,给他一顶“思想家”帽子,会对他作这种要求,不合适.广义的思想家是指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学者、作家以及政治家等.从广义说,称鲁迅为思想家也没有错.不过,“广义”也得有个限度.南京大学原来的校长匡亚明,编了一套一两百个“思想家”的大丛书,把帝王将相各种名人都列在其内,都成了“思想家”,这就未免太宽了,人人都有思想,就都是思想家了.

刘:您把鲁迅界定为具有巨大思想深度的伟大文学家也好.文学是最自由领域,文学可以走极端,我一再说,好作家最重要的“文本策略”是把自己的发现、思想、情感、表现手法推向极致.唯其如此才能走出平庸.鲁迅的许多思想都很极端,例如主张报复、主张党同伐异,主张以牙还牙等,在文学上是允许的,而且可以表现得非常精彩,例如《铸剑》就把复仇写得非常悲壮,非常美.如果用思想家的尺度看《铸剑》,就会觉得他在鼓吹“和汝皆亡”“同归于尽”的死亡哲学,和当代恐怖主义自杀炸弹所象征的“你死我也死”的死亡哲学差不多.

李:鲁迅有许多偏见,许多激愤之语,作为文学家,可以理解,但作为思想家,就不那么好理解.他对中医的偏见,对梅兰芳的偏见,对许多人许多事的偏见,我们只能视为文学家的偏 感.他和梁实秋关于文学阶级性、人性的论辩,文学家着眼于他的情感感受,看到人处于社会不同的阶层确实有不同的情况和境遇,而发出强烈的不平之鸣,这没有错.资本家当然想你工人多干活我少发工资,工人想的正相反.作为一个文学家,鲁迅强调资本家的这一方面无可指责,他的阶级性主张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从一个思想家的角度去要求,我们就会觉得鲁迅有些批判太片面太武断.文学可以见证阶级性,也可以见证普遍人性,不能说梁实秋的人性论就是“资本家乏走狗”的理论.十年前我们那次谈话,我就说,鲁迅的启蒙是诉诸人的情感方面,是情感的力量,这是文学,包括后期的杂文,虽然包含着许多思想,但所以强烈影响人们感染人们还是其中的情感力量,而不是他的说理.他那貌似说理的论辩其实是蕴涵着情感的文学表述.纯从思想理论上看,是有许多破绽的.

刘:鲁迅的创造体系,不仅是小说,还有散文,散文又包括散文诗(《野草》)叙事散文(《朝花夕拾》)、小品文、杂文等.杂文是鲁迅独创的散文文体,它有形式,我曾写一篇文章,叫做“鲁迅杂文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探讨鲁迅创造的杂文形式,而杂文之所以是文学,更根本的是磅礴于字行中的思想情感力量,也可说是感愤的力量,这是真文学.我们应当高度评价这种天才的文体创造.除了小说、散文,鲁迅还写了《汉文学史纲》《中国小说史略》等文学论著,这都是文学业绩.他还翻译了那么多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论著,真不简单.当今的文学批评者好像只知小说,不知其他文类,谈起鲁迅,几乎不敢理直气壮地正视他的杂文,其实,他创造的这一文体,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无和伦比的成就.

李:鲁迅的多方面成就,他的巨大思想深度,他也把这深度融化为情感力量和文体创造等,形成一种其他现代作家难以比拟的境界.张爱玲的一些小说虽然也不错,确实有文采,描绘精致,但从整体境界说,就无法和鲁迅相比.多年来拼命拔高张爱玲、拔高周作人,声音很响,气势很盛,但看来无济于事,仍然动摇不了鲁迅在读者心中的位置.在近年几次百年作家评选中,鲁迅不仍然是稳居第一么?

刘:作家之别,作品之别,归根结蒂是境界的差别.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所以如奇峰屹立,形成一座白话文的文学金字塔,全在于他的境界高出其他作家,高出得很多.周氏兄弟都有成就,但就其境界而言,我们会觉得鲁迅的境界还不仅仅在于他自始至终对于人间有大关怀(这一点周作人当然望尘莫及),而且还在于他对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认知以及对人性、国民性的认知,都有一种大眼界,这更是周作人望尘莫及的,还有他对杂文文体的创造,对黑暗的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和思想情感等,也都构成他的境界的一角.我写过文章,说文学批评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应着眼于根本,这根本就是精神内涵,它和审美形式构成境界.境界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得到,文学批评者应当具备这种感受能力.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有一种境界感觉,他能感悟到李后主的词境非同一般.

李:我曾和你聊过,就语言功夫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未必能比得上屠格涅夫,但就整个创作境界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大大高于屠格涅夫.

刘:这里有眼界之别,有气魄之别,有思想深度之别,有情感力度之别.

李:我不喜欢周作人,归根结蒂还是不喜欢他的整体创作境界太旧,功夫下了不少,但境界和明末作品相去不远.境界正是由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所组成的.现代人们喜欢把二周(周树人、周作人)相提并论,我不以为然.

刘:有些研究者说周作人“半是儒家半释家”,我却觉得周作人离释家的高远境界很远.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是很高的境界,中道智慧也是很高的境界.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抵达了这一境界,而周作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行为语言,从根本上说,他还是缺少大乘佛教的那种大慈悲,缺少这一根本,他就丧失了良知拒绝的力量,从而造成“千古之恨”.

李:周作人大节已亏,从整体做人上便无境界可言.《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1978)和《胡适、陈独秀、鲁迅》(1987)发表之后这二三十年,我有两个不变,一是对鲁迅的评价不变,至今还是我的偶像;二是我的基本观点未变,我用“提倡启蒙、超越启蒙”八个字来概说鲁迅,现在还觉得这一论点没有过时,只是从来没有展开来谈罢了.鲁迅不同于中国现代作家,也不同于西方的作家、思想家,全在这八个字之中.鲁迅的总特色也在于此.鲁迅的启蒙,不是泛泛的启蒙,不是一般性的启蒙,他的启蒙是超越启蒙理性之后再进入启蒙,这是一种极具深度的启蒙.“五四”时期,他不仅有《呐喊》《彷徨》《热风》,而且还有《野草》.陈独秀、胡适、郭沫若、钱玄同以及周作人,包括后来的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都缺乏“超越启蒙”这深刻的一面.我说胡适引用易卜生“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独的个人”这句话,但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唯鲁迅能理解,而且通过作品表达出孤独的个人和个人的孤独感.

无地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为关于对写作无地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无地成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