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英汉互译论文范文资料 与英汉互译中中西思维模式主要差异转换技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英汉互译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11

《英汉互译中中西思维模式主要差异转换技巧》: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英汉互译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内容摘 要: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同民族由于地域,环境等因素,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在表达同一事物上会有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消除这种差异带来的思想理解隔膜是必要的.本文通过中西方思维差异点为出发点,简述了在英汉互译中西思维的差异,并提出如何消除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互译 思维差异 转换技巧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哲学观、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以及不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影响,久而久之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形成思维和语言差异.一篇优秀的译文并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积,更是对原作者所想阐述的思想观念感 彩的准确表达.而这种跳出语言载体,译出真正的含义,用目标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才是英汉互译的精髓所在.

1.增强形式逻辑观念—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定,句子的形式构成遵从语法规定.而汉语是一门自由的语言,注重表达意思.基于刘宓庆的定义: “‘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 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 所谓‘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这也就意味着中英语言上的差异会在翻译时有所体现.如:If you confer a benefit,never remember it;if you receive one,remember it always.误译:如果你给予他人好处,永远不要记住它;如果你得到好处,则永远记住它.正译:施恩勿记,受恩勿忘.这则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英翻中时,如果逐字翻译,过于注重形式,反而会失去汉语的韵味,意思虽然表达了出来,但有一种不是说“人话”的感觉.所以在英翻中时,我们应该抛开英文形式的枷锁,遵从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翻译.

2.增强动静转换观念—英语重静态,汉语重动态

英语是静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有少用动词而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倾向于多用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一种多用动词的习惯,因而叙述呈动态.而造成这个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英语语法中有明确规定,一个句子中有且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而对于汉语来说,常常一个句子中包括多个动词用来体现语言所描绘的故事感.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是英文转中文,我们可以把动名词,动词不定时等译成动词,使句子富有汉语思维的韵动.反之,在中文转英文的过程中如何把握把动态的场景描绘成一副静态的画是汉译英的关键所在.可是一个画面里不可能只有一个动作,如果只翻译一个动作无疑会使句子显得干涩、单调.所以在汉译英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弱势动词和强势动词的名词形式相互转化的技巧,避免这个问题,使英文译文也富有汉语的生动.如:我买了一辆车.也许你会译为:I bought a car.当然这并没有错,然而更接近英语书面表达形式为:I had a purchase of car.再如:我支持你.汉语干涩的译文是:I support you.但如果借用弱势动词和强势动词的形式可以翻译为:I offer my support to you.这无疑使句子更灵动,更具有美感.由此可见在英文中,通常用名词来表达动词的含义.而动词多使用弱势动词如:be,have,become,grow,do等等.所以英文整体呈静态.

汉语是一门善于使用动词的语言,大家都知道在英文中,一个简单句中只有一个动词.但是在中文中,一句话里可以有多个动词.下面以一首中文的经典儿歌具体分析.歌词为: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背着书包,我上学校.The sun shining in the sky, the flowers smiling to me,carrying my bag, I go to school.这句中文中有动词“照”、“笑”、“背”、“上”这四个动词,而在英文中,将其中三个都处理成为非谓语动词,真正的动词为go.由此可见中英翻译时,我们要找到处理多个汉语动词的方法.

3.增强人物转换观念—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

上文提到在英文中,一个句子有且只有一个动词,那么一个动词怎么体现句子的精彩呢?既然在动词由于数量有限,那英文就在动词前面的名词上下功夫,使英语成为一种善于使用名词的语言,单拿主语来分析,主语有着名词形式皆可成为主语的规则.名词的范围很大,包括了中文中常用的富有生命灵性的生物还包括了无生命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英语多用物称,使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同时又使用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做其谓语,倾向客观性描述.这样就极大的弥补了英语中动词使用的局限性,使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使句子更有灵性.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于我”作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所谓人称是指用有生命的人或动物做其逻辑动词的主语.汉语多用人称,在表达上注重主体性叙述.为了显示汉语的故事感,又回到了上部分的问题,我们可以概括的说为,英语注重多角度,名词,物称的使用;汉语注重个体,动词,人称的使用.

如:At last a weakness seized me,and I fell.最后我渾身一软,跌倒在地.Not a sound reached our ears.我们什么也没听见.二十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Twenty years have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here.由以上例子可知,在英翻中时,我们应寻找动作的有生命执行者,注意将英文中的物称转换成人称,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在中翻英时,可以多尝试用无生命的抽象事物或概念做主语.更加接近英文理性的表达.

英汉互译论文参考资料:

英美文学论文

英美报刊文章阅读

英美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英美文学论文选题

英美文化论文选题

英美文学论文题目

结论:英汉互译中中西思维模式主要差异转换技巧为关于英汉互译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英语翻译服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