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西江月论文范文资料 与也苏轼西江月写作时地问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西江月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05

《也苏轼西江月写作时地问题》:此文是一篇西江月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苏轼一生共留下13首《西江月》词,其中《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在写作时地的问题上历来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目前学界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时地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是“黄州说”、“钱塘说”与“儋州说”.

“黄州说”与“钱塘说”肇始于宋代.与苏诗从宋*始就有多家编年注本不同,苏词在宋代缺少编年注本.今天能看到的较早苏词注本是清钞本宋傅幹《注坡词》十二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其中这首词题作“中秋和子由”,但未进行编年,故无法通过这个注知道确切的创作时地.但在《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托盏凄凉北望.”坡以谗言谪居黄州,郁郁不得志,凡赋诗缀词,必写其所怀.然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苕溪渔隐曰:‘《聚兰集》载此词,注曰:“寄子由.”故后句云:“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凉北望.”则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疑是在钱塘作,时子由为睢阳幕客,若《词话》所云,则非也.’”这里所说的《古今词话》为宋代杨湜所作,早已失传.根据《渔隐丛话》所说,杨湜的《古今词话》曾记载这首词是苏轼在黄州中秋所作,而胡仔自己却不认可,他根据《聚兰集》中此词的注文,推测这首词可能是苏轼在杭州所作.按《聚兰集》为南宋时期“宋人选宋词”的一种,作者不详,今已亡佚.

由此可见,“黄州说”最早或由《古今词话》提出,其出现稍早于“钱塘说”,但时间相去不远.

值得注意的是,在《渔隐丛话·前集》的原序中胡仔曾介绍自己编撰《渔隐丛话》的起因和动机:“绍兴丙辰,余侍亲赴官岭右,道过湘中,闻舒城阮阅昔为郴江守,尝编《诗总》,颇为详备.行役匆匆,不暇从知识间借观.后十三年,余居苕水.友生洪庆远、从宗子彦章获传此集.余取读之,盖阮因古今诗话,附以诸家小说,分门增广,独元祐以来诸公诗话不载焉.考编此《诗总》,乃宣和癸卯,是时元祐文章,禁而弗用,故阮因以略之.余今遂取元祐以来诸公诗话,及史传小说所载事实,可以发明诗句,及増益见闻者,纂为一集.凡《诗总》所有,此不复纂集,庶免重复等”根据这段话,胡仔编撰《渔隐丛话》是受到阮阅《诗话总龟》的影响,并有“接续”之义.

然考《诗话总龟》,其《后集》卷三十三有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等把盏凄然北望.’坡以谗言谪居黄州,郁郁不得志,凡赋诗缀词,必写其所怀.然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苕溪渔隐曰:‘《聚兰集》载此词,注云寄子由.故后句云“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然北望.”则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疑是倅钱塘时作.子由时为睢阳幕客,若词话所云则非也.”并注明这段话引自《古今诗话》.按《古今诗话》亦早已亡佚,《宋史·艺文志八》有《古今诗话录》七十卷,作李颀撰,一般认为即此书.曾慥《百家类说》有节编本,五十九条.《诗话总龟》前后集共录存三百六十六条,其他如《苕溪渔隐丛话》、《竹庄诗话》、《诗人玉屑》、《竹坡诗话》等亦有录存.从行文上看,《诗话总龟》中的这段话与《渔隐丛话》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将“新凉”改为“秋凉”,“托盏”改为“把盏”,“凄凉”改为“凄然”,“疑是在钱墉作”改为“疑是倅钱塘时作”.而却注明引自《古今诗话》,当是《古今诗话》录存了《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的那段话,而又被《诗话总龟》转录.然而依前文所说,胡仔编撰《渔隐丛话》是为了“接续”阮阅的《诗话总龟》,则《诗话总龟·后集》中的这段记载极有可能出自后人伪造.

关于此词的情感指向,《注坡词》与《聚兰集》或谓“和子由”,或谓“寄子由”,皆云为其弟苏辙所作.《渔隐丛话》虽持“钱塘说”,但也认可这个说法.但让人疑惑的是,南宋黄升《花庵词选》卷二也收录了这首词,但是题作“感怀”而非“黄州中秋”,这说明从南宋开始这首词就存在不小的争议.

然而不论如何,关于苏轼的这首《西江月》的创作地点,宋代就已经出现了“黄州说”与“钱塘说”两种说法.而两者相较,“黄州说”在学界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

最早将苏词进行编年的是清末朱祖谋的《彊村丛书》本《东坡乐府》三卷,其中这首词题作“黄州中秋”.而在此之前,《四库全书》本《东坡词》即作“黄州中秋”,而此《东坡词》实为毛晋汲古阁刻本.如果这个题目是准确的,那么这首词就应该是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至元丰七年(1084)贬谪黄州期间所作.按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到达黄州,元丰七年(1084)四月量移汝州,则此词当作于元丰三年至六年.清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二○亦将此词定为元丰三年(1080)中秋作于黄州.龙榆生先生《东坡乐府笺》,石声淮、唐玲玲先生《东坡乐府编年笺注》,薛瑞生先生《东坡词编年笺证》等皆承“黄州中秋”之说.

相形之下,“钱塘说”自宋代以后罕见附和.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王松龄先生《东坡乐府笺补正》一文才重申“钱塘说”.王文指出:“考二苏睽离, 子由在北而又当中秋者, 唯东坡倅杭, 子由在陈、齐时也(东坡在密时子由在齐,在徐时子由在南京,皆不得云‘北望’,在湖则未过中秋.若云此乃黄州中秋寄子由, 亦误: 本年子由已坐贬绮州酒税, 五月即已赴任;绮在江西,黄州之东南). 此词非谪黄时所作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并分析“月明多被云妨”乃“兄弟睽离肇乎此, 故怨望之语, 发而为词”.且苏轼在黄州“时东坡家人二十余口,日支不过百五十钱,窘困若此”,根本不存在“酒贱常愁客少”的问题.由此断定此词必定作于杭州.

除了“黄州说”与“钱塘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关于《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的写作时地,学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即“儋州说”.较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林冠群先生,他在《苏轼〈西江月〉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一文中认为:“绍圣四年(1097)七月二日苏东坡到达儋耳贬所,一个多月之后就是中秋节,这正是东坡情绪烦恼百端的时期,与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心情相吻合.”“从地理位置上看,‘把盏凄然北望’,唯有此时最为恰当.因为当时东坡居海南,子由居雷州,正是一南一北,隔海相望.”(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苏东坡论丛》)从而断定此词作于儋州.孔凡礼先生在编撰《苏轼年谱》时吸纳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加以补证:“词首云‘世事一场大梦’,与倅杭不符.‘世事’云者,乃遭受极大打击之后之心态,倅杭可云不得志,而非极大打击.词不作于黄州,弟辙时在筠,筠居黄之南,位置不符.词云‘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为居儋情景.《诗集》卷四十一《和陶怨诗示庞邓》:‘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可参.”(《苏轼年谱》卷三十六)此后“儋州说”得到学界更多认可,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笺注》亦采纳此说.

西江月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也苏轼西江月写作时地问题为关于对写作西江月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西江月古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