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夜归论文范文资料 与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心解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夜归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02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心解》:这篇夜归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正值“士庶自早互相庆贺”、“百官皆冠冕朝服”(孟元老《*梦华录》卷六)之时,苏轼却出汴京而远赴黄州.此去黄州,至元丰七年四月方量移汝州.正如苏轼《答李端叔书》所云:“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新我也.”黄州四年,是苏轼生命史中最具蜕变性质的岁月.这种从“故我”向“新我”的生命蜕变,我们可以从苏轼《前赤壁赋》中得到印证,也可以从《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中窥得一二.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词从苏轼夜饮起首:“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初看此节,苏轼夜饮东坡,扶醉而归,似显潇洒纵逸.其实不然.先从“东坡”看起,苏轼逸事大凡与“东坡”关联,往往有一种畅快洒脱之气,如“东坡肉”、“东坡肘”、“东坡帽”之类,然这些符号仅是对苏轼黄州之后精神气度的概括,其与地理概念的“东坡”有本义和引申义的区别.苏轼贬官至黄州,其官衔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水部员外郎向来是闲官冷曹,故苏轼《初到黄州》云:“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而苏轼虽为黄州团练副使,但身份却是“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不过是圈养于黄州之罪人,其薪俸之低可以想见.苏轼作于元丰三年的《答秦太虚书》云:“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琐屑间有一种难言之酸楚.为解营生之困,故有东坡之耕,苏轼《东坡八首并序》记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又《与章子厚二首》:“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可见此时的东坡见证的不是苏轼的旷达潇洒,而是落拓困苦.想苏轼本“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亡兄子瞻墓志铭》),甫过四十的苏轼身处壮岁,本应驰骋庙堂,指点江山,然今蜗居荒城,困于僻地.苏轼此时曾作《方山子传》一文,中云:“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两个胸怀壮志的英雄文人不相逢于朝堂都市,而邂逅于贬地,其“俯而不答”是为遭际而悲,其“仰而笑”是为遭际而倔强,愤激痛楚之气流溢其间.想苏轼东坡耕作之余,夜饮之间,念及功业幻灭,人生落寞,自生无以排遣之闷气,酒也就成为此刻苏轼唯一可作消解的救赎之物,因此“醒复醉”三字里隐藏的不是一个放纵的苏轼,而是一个苦闷的苏轼.

夜饮渐久,酒瓮已空,“归来仿佛三更”,此句语义平直,然意蕴深沉.“仿佛三更”,即苏轼对于此刻的时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这种模糊是来自酒意的迷茫,更是来自刻意的忽略.时间,向来是中国文人关注的重点,而众多优秀文人的时间意识中无不隐藏着文人对功名的焦虑,如孔子云:“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如屈原云:“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凡心怀功业梦想的文人,其时间意识比心性平庸者来得深刻强烈,因为心性平庸者或许可以接受人生空来而空去,或能接受平凡地度过此生而不会有太强烈的焦虑心.苏轼不是心性平庸者,但为何会对时间模糊地处理,甚至有种对时间无所谓的态度?若此刻苏轼身在朝廷,深夜之中,他须心念明日上书封事、朝廷议对.杜甫《春宿左省》:“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又古代文人凌晨上朝,郑处诲《明皇杂录》记云:“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五鼓,相当于五更.若苏轼居于庙堂,或不会出现“归来仿佛三更”的行为.而此刻苏轼能如此,就在于其身为贬官,且“不得签书公事”,明日不必面见君王,明日亦不必忙于简牍,故可以“醒复醉”至于“三更”.但从苏轼心理来看,苏轼未必就能乐于如此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是以丧失其政治梦想和功业成就为代价的.因此,《临江仙》一词开篇看似平易,其中却深藏着苏轼苦闷愤激的心理状态.从艺术性来看,此句妙在草蛇灰线,癯而实腴.一首好诗,用句流行话说,就是“给你一些,不给你一些”.蛇行过草丛,蛇已不见,然蛇迹犹存.文学就是如此,作者之意犹如蛇之真身,阅读者可以顺着作者在字里行间留下的痕迹,一点点去去忖度去考证,最后去建立作者可能之本意,甚至把握其真实意图.

苏轼笔端至此,似乎其饮酒之真心已展现出来,若笔势接着从自身写起,或有说破之虞,因此笔锋一转,写道:“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苏轼围绕“家童鼻息”,先用“雷鸣”来润色,再用“敲门都不应”来烘托,以见家童睡眠之酣.那么词人为什么要引入家童形象呢?从艺术处理角度来看,苏轼以对照原则来展现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差异,以儿童之无忧无虑和自身之苦闷愤激相对而出.这种对照方式,在苏轼文学中时有出现,如元丰七年所作的《满庭芳》云:“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苏轼贬谪黄州自是有千般痛苦,但儿童却早就习惯了黄州生活,甚至能够“楚语吴歌”.同样,儿童与成人的对照在其他文人作品中也时常出现,如欧阳修《秋声赋》,这边欧阳修在感慨“草木无情,有时飘零.等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时,“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又如明遗民杜濬《楼雨》:“儿童生故晚,正诵美新文.”诗人为明代之亡而悲,为眼前“鼓鼙喧绝徼,部落拥将军”而恨,但儿童却“正诵美新文”.苏轼此句再从文化角度来看,这种对照其实极其类似禅宗公案,苏轼沉于个人功业得失的痛苦时,突然一个家童心无挂碍、一念清净的状态给诗人提供了一个顿悟的机缘.家童鼻息就仿佛禅宗所谓的“平常心是道”,饥则即饭,困则即眠,无须为眼前荣辱贵贱尘染清净之心,自然会摆脱妄念和痛苦.苏轼也确实把握住了这个契机,他“倚杖听江声”.此五字极具有画境,苍茫暮色之间,清泠月色之下,词人身影萧瑟,倚仗独立,脚下江水波荡,词人听到的也许不仅仅是江水之声,更有从人生深处幻化而出的种种声响,有曾经的青年意气之声,有曾经的乌台诗案之声,有此时的东坡困顿之声,种种幻想,悲欢离合,无不杂然投来,激荡在苏轼耳边心中,也刺激和引导苏轼思考困境,甚至生出跳出困境的念头.此句从创作角度看,词人以极具有画面感的景语作结,为读者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也从虚实相生的原则中给了作品更开阔的意境.

夜归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心解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夜归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夜归钱澄之的夜归心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