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眼镜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和眼镜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眼镜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04

《我和眼镜》:本论文可用于眼镜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眼镜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洛夫,1928年生,湖南衡阳人,曾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著有诗歌、散文、评论集及译著近六十种,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在国外出版,获多种台湾及国际文学奖.

就记忆所及,遍读近代各名家的散文,包括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以及西洋的蒙田、兰姆、爱默生等大师的作品,就没有发现一篇谈“眼镜”的文章.人过半百,有两样东西不可须臾离,一为老妻,一为老花眼镜,这二老少了一样就会感到诸多不便.老妻长相左右之必要性(或不可避免性),不宜细说,言多必失,会出纰漏的.而眼镜之为物,虽无关风月,也扯不出什么人生大道理,或形而上的意义,但对一个知识分子而言,没有眼镜,便不能阅读.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是多么严重的事,散文家竟然不屑一谈,宁非怪事.也许他们认为眼镜乃是微不足道的小东西,然而,正因为它太平凡,平凡得有时会忽略它的存在——譬如经常有人发生戴着眼镜四处找眼镜的事,所以才更显得它像空气、阳光、水、烟斗、刮胡刀、老妻同样的重要.

有人雅称眼睛为“灵魂之窗”.历史和宗教中常提到所谓“灵魂不朽”,有没有这回事谁也无法证实,怕我只知道灵魂的那两口窗子,使用日久便会蒙尘纳垢,甚至损坏.但这窗子又不能像禅师神秀的偈语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着尘埃”那样天天去擦,或必要时去换口新的.不过人毕竟是聪明的,不知始於何时,便有人动脑筋,在窗口装上两片玻璃,脏了可以时时擦拭,坏了可以随时更换,以维持灵魂长年的清明和洁净.

我没有工夫去查资料,不知眼镜是谁发明的,是谁第一个在他灵魂的窗子上装上玻璃.这玩艺儿可能不是我国固有文化的产物,至少在我们的经史子集中,就未曾提到哪位古圣先贤戴过眼镜.太史公的人物列传中不见得人人都是少壮英雄;凡人年逾四十,视力必然日渐衰退,但我们读《史记》时,何曾发现其中的人物有谁戴过眼镜?就算当时还没有眼镜这种东西,他们又以什么来克服近视与老花所造成的视力上的障碍?也许经史子集只写大事,不记细微末节,鸡毛蒜皮.可是在《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将人生刻画入微的小说中,似乎也未发现其中的人物如贾母、宋江之类有谁是戴眼镜的.我第一次看到戴眼镜的古人,是当年在家乡看野台子戏时在彭公案中所见的那位怪侠欧阳德.他老先生手里提着一根粗得可以的大烟斗,戴了一副大而不当的眼镜,其实是只有镜框而无镜片的玩艺儿.可是走近去一瞧,赫!这哪是眼镜,只是用墨在脸上画的两个黑框框.

直到后来读有关清朝的历史小说,才知道某些皇亲贵胄和封疆大吏喜欢配戴一副墨镜,像玩鼻烟壶一样当作一种时髦饰物.左宗棠进京觐见,一日奉命校阅所谓八旗亲兵的杂牌部队时,就曾戴了一副大墨镜,扬着脸,威风八面地站在阅兵台,睥睨四顾,旁若无人.至于晚清时期的慈禧太后、恭亲王、李鸿章、曾国藩(此公晚年眼疾相当严重)、彭玉麟、袁世凯等这批老人,作者都没有提到他们是否配戴过眼镜.且不说古人,我离家外出时,父亲五十多岁,记得他读报记账时确曾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但就是想不起当年七十高龄的祖母和外婆有没有戴眼镜,或许那时一般人把眼镜视为一种奢侈品吧!但今天我们在台北所见,不论近视眼镜、老花眼镜、太阳眼镜,或镶金边当装饰品用的平光眼镜,几乎人人一副,而眼镜商也是三步一家,五步一店(如包括地摊在内,此言并非夸张),这种现象究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或退化,颇令人感到困惑.

在今天,眼镜不但是补救生理缺陷的必需工具,也有许多人把眼镜当作摆阔的饰物.市面上数千元一副花花公子太阳眼镜并不稀奇,但数十元一副的台湾地下工厂模仿洋货所制的太阳眼镜,在外形上看来也够得上美观大方.据说目前大陆上都市中的一些男女青少年,经常身着花衬衫,手中提着一架大声播放邓丽君歌曲的收音机,戴着一副金边太阳眼镜,以“假华侨”的姿态,怪模怪样地招摇过市.他们为了显示这副眼镜是外国货,连镜片上的商标贴纸都不撕掉.事后有人发现,这些太阳眼镜大多是经由香港转销大陆的“台湾熊猫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台湾也突然流行起戴金边眼镜.我不敢说戴金边眼镜的都是“洋场恶少”,但这种流行多少是出于一种炫耀的虚荣心理,视一副万儿八千的眼镜为一种特殊身份的证明.可是在某些保守人士看来,金边眼镜跟金牙一样,不但不能提高身价,反而增加铜臭.其实在今天这繁荣富足,崇尚自由的社会中,铜臭与书香早已不成为人格的价值判断了.富商巨贾固然可以笔挺其西装,金边其眼镜,而教授学者乃至市井小民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般人对戴眼镜者大致有两种趋于极端的观感,这种观感尽管没有任何学理根据,却能反应出一般的社曾心态.有些人认为,凡戴眼镜者,都会给人一种老谋深算,城府深沉,富于世故的印象.可怕的是他们的狡诈和阴险都一直被一副眼镜衬托出的儒雅形象所蒙蔽,故往往给予人防不胜防的感觉.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中看出他的心事,判断他的意图,但对于一个长年在灵魂的窗口装着玻璃,却猜不透他在窗玻璃后面动些什么歪念头的人,我们只感到他高深莫测,很难对付.这种人即使取下眼镜,他鼻梁上和两边太阳穴留下的灰白压痕,就像小偷留下的指纹,仍不免予人一种不可亲近的“老狐狸”印象.但另外一些人的观感却回然不同,他们认为戴眼镜的人大多是缙绅学者,正人君子之流.他们不但有学问,而且道德高尚,性格更是温文尔雅、稳健可靠.他们是社会的柱石,民族文化的继承人.这种人很少作奸犯科,即使杀人放火也不易被发现.说的也是,我们从电视新闻中几曾见过戴眼镜的地痞流氓、劫盗小偷?最现实的理由是,一个戴近视眼镜者如干扒手小偷,一出手恐怕就会给逮住;而戴老花眼镜者通常都过了做坏事的年龄.

当然,以上两种看法都太过偏激,以一副区区的眼镜来作为善恶是非的判断标准,也未免草率了些.可是在这人云亦云的社会中,“印象定价”,甚至“印象杀人”的例子,并非罕见.幸而我自己平时虽也戴眼镜,但只限于办公室与书房,故只能算是这两种观感之间的中性人物,尚未成为“眼镜印象主义”的受害人.

眼镜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我和眼镜为大学硕士与本科眼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眼镜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