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间文艺论文范文资料 与十七年少数民族文艺热中主流话语下民族民间文艺特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间文艺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22

《十七年少数民族文艺热中主流话语下民族民间文艺特征》:本论文为您写民间文艺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内容提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民间文艺被国家意识形态改造后逐渐变为主流通俗文艺的构成部分.以苗族文学《蔓萝花》为例来看,它们的成功除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以外还包括了独具特色的叙事原则、审美特征和结构形态.

关键词:蔓萝花 意识形态 主流通俗文艺

“蔓萝花”的改编之路

从上世纪瞿秋白论大众文艺的30年代到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40年代,民间文艺被逐步提升为主流文艺,“到了五十年代,五四新文艺的模式早已被扬弃,由于国家的文艺政策,民间通俗文艺开始全面取代市民通俗文艺,并全面占有它的新式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文艺刊物等.50年代至60年代之间,由国家 门主持的民间文艺,成为大陆唯一的通俗文艺.”舞剧、电影《蔓萝花》和电影《刘三姐》、《阿诗玛》等成为少数民族文学被改写、被纳入主流 门倡导的国家主流的通俗文艺的成功个案,由此掀起了一股“少数民族文艺热”.

“蔓萝花”是流传在贵州清水江流域一带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由于民间文学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流传区域不同,产生的版本也不同,在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中被收集和整理,后经贵州苗族作家伍略结合当时的文艺政策改编成民间故事《曼朵多曼罗花》.著名画家宋吟可将其改编绘成了连环画,因嫌题名过长,遂改名为《蔓萝花》.1958年贵州都匀市京剧团陈效芳把民间故事《曼朵多曼罗花》进一步改编为情节和风格都更为复杂的京剧《蔓萝花》,很快被全国各地移植改编为越剧、花鼓戏、评剧等上演.1960年,在贵州纯文学刊物《山花》2月号上刊登了微山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蔓萝花》,贵州省歌舞团就是根据微山的电影剧本,编排了轰动一时的大型民族舞剧《蔓萝花》.周恩来总理在贵阳观看该舞剧之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61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为电影艺术片的《蔓萝花》,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国际友好交流的文艺作品,在苏联、东欧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放映并获得好评.1963年《蔓萝花》由“边远”走向“世界”,荣获捷克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和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成为当年我国在国外获奖的唯一影片.

舞剧、电影《蔓萝花》为什么能在当时受到观众的欢迎,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国家意识形态压抑机制下,“民间”素材和现代舞台、大众传播媒体(如广播、电影、报纸等)等都市通俗文艺形式结合后,是否还产生出了其他意义来?孟悦在对《白毛女》歌剧、舞剧、电影的改编分析中,曾提出《白毛女》的成功“是否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强迫性?是否和它的‘通俗形式’有关?抑或它的‘土洋结合’、‘雅俗共赏’有关?设若‘雅俗共赏’并不必然就意味着‘政治强迫’,则可以引出另一类问题:比如,在文人的、乡土的以及政治权威的几种力量之间有没有摩擦、交锋或交换呢?”正因为《蔓萝花》是一部不断改编而成的作品,所以虽然它从苗族民众世代传唱中来,但现在它借文人之手,几经改编,已成为了一部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民间文艺”作品.它的代表性体现在:既有“本土”或“民族”、“大众”或“通俗”色彩,又有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化人”加工的痕迹.透过对这一改编的考察,我们也许能够对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占主流地位的通俗文艺,作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从“蔓萝花”的成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当时至少是在几种文化力量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首先,它是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口头流行的民间故事,在贵州清水江流域丹寨、舟溪、炉山、麻江等地流传着“蔓萝花”不同的版本.其次,“蔓萝花”从传说到剧本是在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背景中应运而生的.这种运动不是自发产生,而是从上而下引导展开的,它的标志是文化人对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的利用和改写.“蔓萝花”这个古老的苗族传说在被搬上现代舞台的过程中,也像《红旗歌谣》中某些民歌那样,被改写和扭曲.第三,《蔓萝花》显然有一个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渊源.它的创作者中有些是熟悉西方文化、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作家,它的形式可以明显看出西方舞剧的痕迹.第四,它还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民族政策和走“民族化”道路的背景.最后,它是在当时意识形态主宰一切的时态下完成的,不可避免地要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并颂扬“左”倾思想.

由于《蔓萝花》成型于上述力量的相互作用中,所以它从民间传说到京剧,又从舞剧到电影的改编过程,能够异常清晰地反映出政治话语的运作程序.但如果仅仅只看到这一个方面,势必会简化这个过程的复杂性,忽略了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复杂的话语关系.在政治话语的叙事下,是否还包含有其他的非政治性的叙事原则?在对“蔓萝花”故事的“再创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独具特色的叙事原则、审美特征和结构形态是促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民间日常秩序”和“爱情传奇”的叙事原则

关于“蔓萝花”原初的民间传说主要讲的是一个美丽的苗族女子在传统舞蹈节日中,被七个嫉恨她的男子陷害的故事.对纯洁女孩的同情和对邪恶力量的愤恨,构成了古老故事的悲情基调.苗族作家伍略受时代的影响,把它改编为大财主看上美丽的苗族女子,逼婚不成后害死了蔓萝和她的情人的故事.舞剧中突出了地主和贫民的矛盾,这样就把一个道德说教的故事转化成了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故事.虽然政治话语塑造了舞剧《蔓萝花》的主题思想,但它并没有完全左右其叙事的机制.

从叙事的角度看,舞剧《蔓萝花》的情节设计有着非政治的叙事原则,即以一个民间日常*秩序作为情节的叙事原则.首先,舞剧里的开场戏是苗族传统节日:跳花节.其次,害死蔓萝姑娘的七个男青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正面人物——英俊勇敢的猎手阿倒约.一年一度的跳花节,是苗族人民传统的纪念民族英雄的节日,是苗族人民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平安的节日.节日的场面就在舞台空间上展示了一个祈求平安、祥和的理想的社会形态.阿倒约是蔓萝的未婚夫,一个日常生活嫁娶行为的交换结构的参和者.两者的出现,“一方面突出了某种民间的、普通社会的*秩序,一方面激活了和这个*秩序下的道德逻辑密切相关的叙述审美原则.”虽然主流意识高于一切,但舞剧仍然存在有一些非政治的具有传统性质的*冲突:不仅有孤儿寡母的冤仇,也有祸从天降、家破人亡的悲剧,更有侠肝义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壮举.总之,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秩序的原则参和了舞剧《蔓萝花》的叙事.如舞剧的第一幕:跳花节上,男女老少都载歌载舞沉浸在一片节日的快乐中,并肯定和祝愿美丽的蔓萝和勇敢的阿倒约的恋情——这些情节体现了平安、祥和的社会理想.青年男女的踩鼓舞,则体现苗族社会对自由爱情的肯定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稳定和生命的延续.恶霸地主黑大扬的出现破坏了节日的祥和气氛,他当众调戏蔓萝,代表了一种反民间*秩序的恶的暴力.他不仅冒犯了蔓萝,也冒犯了体现平安吉祥的乡村理想文化系统,破坏了这个世代相传的跳花节的传统的生活理想和*秩序.黑大扬离开后,花场上又恢复了节日欢快喜庆的气氛.舞剧第二幕:蔓萝家中,蔓萝出嫁的晚上,姐妹们为她绣嫁衣,众乡亲都来道喜.阿倒约也在准备新房,准备迎娶蔓萝.就在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中,地主的狗腿子带领打手抢走了蔓萝,打死了蔓萝的母亲.喜事变成了丧事,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通过联姻可以获得的美好生活和稳定的社会日常秩序被无情破坏了,它不仅破坏了蔓萝、阿倒约两人的幸福,更破坏了老百姓幸福理想的社会文化系统.作为反社会的势力,地主黑大扬在被改编者赋予他政治身份之前就已经是民众的敌人了,因为他是民间*秩序的破坏者.“民间*秩序的稳定是政治话语合法性的前提.”黑大扬只有破坏了民间*秩序的稳定,才能进一步成为政治上的敌人.

民间文艺论文参考资料:

少年文艺投稿要求

大众文艺杂志

大众文艺期刊

少年文艺杂志

大众文艺投稿

大众文艺杂志社

结论:十七年少数民族文艺热中主流话语下民族民间文艺特征为关于对写作民间文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民间街头文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