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卡特彼勒论文范文资料 与卡特彼勒:百年不倒的工程机械巨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卡特彼勒范文 科目:电大论文 2024-04-16

《卡特彼勒:百年不倒的工程机械巨人》:这篇卡特彼勒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当国内众多工程机械厂商还在争论哪款推土机最为庞大之时,如果你来到加拿大海维尔露天煤矿,数公里开外就能看到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CAT8750矗立在采矿场.这个重达7350吨、相当于120辆军用坦克重量的步进式铲斗“巨人”,通过机身内部的20部巨大引擎每小时输出27500马力(相当于2万个普通家庭所需的动力)的巨大能量,昼夜不停、不知疲倦地挥动着重达107吨的铲斗,铲斗的开槽宽度可达120米左右,挖掘深度也超过70米,通过长达132米吊臂的驱动,12小时可挖掘12万吨土石(相当于500个普通铲斗同时开动),足以同时确保三个发电厂的煤炭使用量.

如果细看它的机身,你就会发现显眼的CAT标志,没错,它就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生产商——卡特彼勒(Carterpillar)的标识.其实,不仅仅在加拿大,在全球各大著名露天采矿场,几乎都会出现CAT8750的身影.庞大的动力系统、特别的制造工艺、数千万美元的高额造价,卡特彼勒拉开了与工程机械竞争对手的距离.

“也许是由于行业方面的特点,卡特彼勒在中国并不是为普通大众熟知的名字.在中国,人人都知道可口可乐是家大公司,但其实卡特彼勒的销售规模远超可口可乐,只是我们所处的行业不为公众所熟悉.”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田艾德(Timothyl·Elder)曾如此评说.卡特彼勒最新的财报显示,2014年其营业收入达552亿美元,是同期可口可乐的4倍多,净利润达到37亿美元.而同期国内机械工程领军企业中联重科的营业收入只有卡特彼勒的7%,利润仅为卡特彼勒的3%,卡特彼勒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略微研究一下卡特彼勒,你就会发现:已经在工程机械领域屹立百年的卡特彼勒,世界工程机械巨头的头衔可谓实至名归.百年间,卡特彼勒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上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间不断面对来自苏联、日本、欧洲等国的工程机械竞争对手的挑战,曾数次跌入谷底,甚至在1981年—1983年间经历了每天亏损100万美元的惨痛教训和焦灼,然而,卡特彼勒却不断通过努力克服重重障碍重造辉煌.

作为一家百年企业,卡特彼勒的成功显然不是偶然的.研究卡特彼勒的成功因素时,有一个关键环节——强大的经销商制度——总是一再被历任卡特彼勒管理者提起.

成功基因之一:*商制度

1859年,33岁的丹尼尔·贝斯特发明了一种能将谷物在地里就脱粒加工好的机器,并命名为谷物脱粒机,受到了农场主的欢迎,于是贝斯特在俄勒冈州建立了一家加工厂,批量生产这种机器;1882年,贝斯特再次开发出一款联合收割机,订单纷至沓来.自此,丹尼尔贝斯特农业工具厂成了一家重要的农机企业.几乎与此同时,经营木材加工厂的本杰明·霍尔特也开始进军农机制造行业,并设计制造出了一台划时代的联合收割机,用拖链轮驱动取代了齿轮传动,这款产品很快成了行业的标杆.

其后,贝斯特和霍尔特一直处于竞争当中,并逐渐发展成为当时该行业世界上最强大的两大公司,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1908年.这一年,在贝斯特确定退休前,他做出了一个改变业界的决定,把自己的公司卖给霍尔特,自此,两家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联合到了一起,并逐渐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卡特彼勒.

由于卡特彼勒是由贝斯特和霍尔特两大公司合并而来,因此它也继承了这两大公司的优点——霍尔特的科研和贝斯特的*商体系.实际上,*商体系也成了卡特彼勒成功前行的最重要核心之一.

由于参与了陆军机械的研制,卡特彼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成长起来,战争的播撒和示范效应,使得无数国家的订单开始涌向这家正在展现勃勃生机的企业.这也是企业第一次面对世界化运营,卡特彼勒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建立自己销售渠道的基础?它的难点在于,这不是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在内行对内行的领域中,稳定而牢固的合作基础远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最终,卡特彼勒决定除了针对一些新开放的市场、原始设备制造厂和美国政府外,企业的核心将继续定在*商体系上.百年间,卡特彼勒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数目庞大的*商销售网络,并靠这些*商在企业与顾客之间架起了坚实的桥梁.一般来说,*商制度有三大优势:第一,可以快速拓展市场,而且有利于降低回款风险;第二,厂家可以掌握主动权,*商只*委托方销售产品,并不拥有产品所有权;第三,*商体系可以为厂商带来双向沟通,并带来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卡特彼勒流传最广的是上世纪80年代卡特彼勒和经销商的故事.当时,世界工程机械市场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卡特彼勒身陷困境,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外,日本小松的快速崛起也是重要因素.小松的崛起严重威胁到了卡特彼勒美国的传统优势市场,使得卡特彼勒的市场急剧萎缩,小松甚至降价40%“包围卡特彼勒”,迫使其陷入亏损,甚至至每天损失100万美元的地步.到1984年,卡特彼勒已经连续3年亏损,举步维艰.当时,日本产品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并在世界各主要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很多经济学家预言,卡特彼勒的产品将被日货取而代之.

在最为困难的时期,卡特彼勒在全球的销售量一年中下降了约40%.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对手野心勃勃地瞄准了北美市场,但卡特彼勒由于成本高,加之相对日元,美元升值太快,更让出口雪上加霜.

为扭转困境,当时的卡特彼勒打出“降存、减产、重组、优化”的收缩调整组合拳,忍痛减产,甚至不得已大批裁员.但是,即使在如此困境下,卡特彼勒仍明确表示,这不是*商的错误,而是企业自身缺少竞争力造成的,不应该由*商来承受卡特彼勒的困难和压力.随后卡特彼勒扛起了来自市场的大部分压力,在最最艰难的1982年至1984年连续3年的时间里,卡特彼勒几乎每天亏损100万美元,承受了总共9.53亿美元的亏损.

卡特彼勒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卡特彼勒:百年不倒的工程机械巨人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卡特彼勒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卡特彼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