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物流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国城市物流理论框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物流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6

《我国城市物流理论框架》:本文关于物流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城市物流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和城市、城市和区域进行经济交流的桥梁.因而,城市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城市物流的理论,在分析我国城市物流存在问题及根源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物流的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城市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 城市物流 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1)05-0016-05

[作者简介]刘秉镰(1955—),天津人,南开大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物流政策和规划;陈伟博(1982—),江苏徐州人,南开大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方向:物流政策和规划.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业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物流组织信息化新阶段,数据库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大量高新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已从为社会提供传统服务(如物资采购、运输、仓储、分类、配货、包装、加工、搬运等),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

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由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两大平台构成,涉及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的现代物流系统,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物流业将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动力,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革命性影响.发展现代城市物流已经成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必然选择,特别是经济结构外向的大中型城市,更需要建设现代化城市物流系统.

二、城市物流理论综述

20世纪70年代,城市物流概念被正式提出.日本学者谷口教授将城市物流定义为:“城市物流是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等因素,对城市内私有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方虹,2006).随着城市物流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显现,城市物流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断有学者开创性地提出新理论.其中,在国外城市物流研究领域较有影响的有:

Eiichi,Taniguchi等学者提出的以智能交通和电子商务手段减少环境污染、优化城市交通的绿色物流系统理论;Eiichi,Taniguchi,L.K.Nozick,L.E.Zegolis等学者对城市物流规划、城市配送中心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研究的理论;LauraMeade、E.R.Stock、Jukkakopela等学者利用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的城市物流战略管理研究;Anthny Karageorgosd、Tnnfinin、Jay Weber等学者进行的城市 物流研究;20世纪80年代始于美国,后日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宠儿的第三方物流研究.目前,对第三方物流的解释主要的有:物流外包、合同物流、物流联盟、全方位物流公司等(孟祥茹,2005);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并注册,具有理论创新和突破的第四方物流.John Gattoma在他的《战略供应链》一书中指出,随着企业从自营物流到第三方物流( L)再到第四方物流的(4PL)逐步转变,供应链革命的时代已到来了.

国内学者在城市物流领域进行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有:关于城市物流系统的研究.2006年方虹对现代城市物流的发展环境、模式、规划进行了研究,并对城市物流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李群峰提出城市物流系统应从系统总体结构、技术保障体系结构、政策保障体系功能和结构三个方面构建.柴小青提出城市物流系统建设必须和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相适应的观点.关于物流产业空间效应的研究.耿兴荣提出城市新产业空间和物流中心形成的物流节点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复杂的物流空间网络系统.刘承良、朱俊林、徐亮认为物流产业的东中西差异和我国经济发展梯度格局有很大关系;关于现代高科技在城市物流中的运用研究.李贤林、张铎、张晓萍、张飞舟等提出将CIMS系统、EOS系统、GPS/GIS/RS以及GPS/INS/DM组合技术、网路通讯系统等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于城市物流;关于城市物流的评价体系研究.史秀苹、刘志英、关志民、童孟达等学者提出了构建城市物流指标体系和区域现代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素.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急剧扩大,城市物流在高科技的支持下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运输及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具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现代化、集约化、协同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新型现代城市物流.

三、城市物流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

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可以理解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是研究物品在城市内部的实体流动,城市和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以及城市废弃物清理的过程,存在不同的模式、体系和存在形态,和其他形式的物流有一定区别.城市物流理论可以理解为外部动因,即城市、物流和区域的联动发展,和城市内部和物流相关联的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故其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1. 外部动因

城市物流可以简单理解为以城市为主体,围绕城市的需求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城市物流相对于国际物流、区域物流而言,范围比较小.城市物流中“城市”一词的范畴,对于城市物流概念的界定至关重要.古今中外对于城市的定义有很多种,从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生态、军事以及行政等多个方面对城市进行了阐述.比如,从行政的角度而言,北京市指的是北京市所辖的行政范围,除了北京城区还包括了远郊区县,这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就有明显的不同.物流从宏观来讲,主要还是物流行业本身以及物流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和效率提升的问题.所以,城市物流中的城市应采用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定义.

城市物流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下兴起的.城市经济的形成是城市物流存在的条件,而城市物流又是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目标一致.故城市物流是以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物流,它必须服从于区域经济的需要.城市物流是企业物流的一种转化、升级,不仅包括生产、流通领域,而且还包括消费领域,它涉及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规模或流量要比企业物流大得多.因此,应该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确立城市物流中心和城市商流中心的整体规划思想,真正以城市为依托,组织统一的商品流通;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调整供需关系,建立合理的供货关系;充分发挥城市对货物的集散和蓄水池作用,促进区域物流合理化等等.

2. 内部构成

从城市内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物流活动比重来看,城市内部的物流活动是城市物流的主要内容.城市内部的物流由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专门物流组织进行,方式以快递、配送为主,物资流动路径短、时间短、数量大、品种多,因此组织起来更为复杂.而随着生产外迁、城乡界限淡化、城市之间交换频繁、城市规模扩大等现象的出现,城市的生产需求减少,物流需求逐渐转向以生活需求、办公需求为主,城市物流也成为城乡相对的范畴,城市之间的物流逐渐成为城市物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内部物流区域和规模日趋扩大.

城市物流涉及生产、消费、金融等多个社会领域,主要为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城市物流学科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城市物流理论必须立足解决现实重大问题,如目前城市物流规划缺乏理论和方法体系支撑,流通环节繁琐、物流费用大、流通效率不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物流设备标准不统一,衔接配套差,系统优化较差等问题.城乡界限的淡化以及城市的集群化,使城市物流形成多个城市之间的集群化、网络化,从而使城市之间物流布局网络化.

物流论文参考资料:

第三方物流论文

物流论文5000字

国际物流论文

汽车物流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结论:我国城市物流理论框架为关于物流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哪家物流公司最便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