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展望论文范文资料 与当代地域武术文化现状问题展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展望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7

《当代地域武术文化现状问题展望》:本论文为您写展望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近年来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做了梳理.认为,当代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处理人一地一文化关系时易出现人物重叠、拳术重叠等现象.本研究以人文地理学的视角,用文化扩散、文化集团和文化景观等概念对此现象进行了阐释,并认为由于武术的“脱域”现象而使未来地域武术研究必将发生以拳种为核心的转向.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地域武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05-0042-0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原国家体委组织的武术“挖整”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如《四川武术大全》《浙江武术拳械录》等地方武术书籍.“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仍局限于对当地武术文化资料的罗列和著录上,对于深层次地域武术文化特征的阐释尚未涉及”.作为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武术家底普查,基本达到了其最初的目的,为以后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后虽有大量的地域武术研究成果面世,但未形成体系,各白侧重点不同且部分内容缺乏考证.进入21世纪以来有两项系统的地域武术文化著作、论文相继出版,分别是人民体育出版社的专著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论文,它们涉及了全国大部分范围的地域武术文化,为人们对我国地域武术的认识提供了较为详尽的资料.

200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组织相关学者编写了第一批《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的书籍,该丛书以地域文化为引导,以武术人文特点、武术名人逸事为桥梁,从全国选取10个地域作为叙事主体展开,它们包括《古越武术》《荆楚武术》《八闽武术》《燕赵武术》《三秦武术》《燕京武术》《巴蜀武术》《齐鲁武术》、《三晋武术》《中州武术》.从大致的地理位置来看它们分别涉及到了我国今天的江苏、浙江、上海、湖北、福建、河北、陕西、北京、四川、山东、山西、河南等省、市地区,全国尚有大部分地区如新疆、西藏、东北、云贵等地的武术文化领域尚未涉及,且在地域名称的划分上有重叠之嫌,如燕赵武术和燕京武术中的“燕”的地域问题.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召公于燕.随后,战国七雄中的燕国,因背靠燕山而得名,而燕京从则始于唐朝“安史之乱”中史思明定都于“燕京”的称呼,具体位置为今天的北京.显然,燕赵范围包含了燕京,古代的“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北部四县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燕赵周边部分地区.”从该套丛书内容来看,基本以介绍本地域影响较大的拳种,较少涉及地理—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套大众地域武术普及丛书.

和之相对应的是由上海体育学院郭志禹教授提出的地域武术文化多元模式理论,并据此提出了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新思路:地域文化一武术文化一地域武术文化.并在此后的10余年间,郭志禹教授带领他的博士研究生相继完成了《中州武术文化研究》(韩雪,2005)、《巴蜀武术文化探骊》(陈振勇,2006)、《齐鲁武术文化研究》(郭守靖,2007)、《吴越武术文化研究》(丁丽萍,2007)、《燕赵武术文化研究》(申国卿,2008)、《陇右武术文化研究》(张胜利,2008)、《荆楚武术文化研究》(王家忠,2009)、《关东武术文化研究》(徐烈,2010)、《岭南武术文化研究》(李吉远,2010)、《滇黔武术文化研究》(郭振华,2012)、《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张银行,2012)、《秦晋武术文化研究》(杜舒书,2011)《漠南武术文化研究》(田海军,2013),但尚有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域的武术文化研究尚在进行之中.从内容来看,该套博士论文系统的概括了所研究地域的武术文化特征,如申国卿在其博士论文中阐述:“本论文以在燕赵地域内发生、存在的武术文化为研究对象,等以燕赵武术文化的形成、演变过程和当今时代背景下燕赵武术文化的辩证继承和积极发展为研究内同,从独特资源、内在特征、文化优势等方面解读燕赵武术文化.”从地理区域来看,该套博士论文涵盖了我国的大江南北,对各地土生土长和外地迁移武术的技术特征和文化变迁进行了系统梳理,极力从地域文化背景来界定当地武术文化特征、流变、成因.基本延续了根据郭志禹教授的构思:“武术文化区域——武术文化圈——武术文化丛——武术文化特质——‘武术文化圈’的武术共性文化特征——地域武术文化特征.”

然而,在集体成果的显现中,关于人(流动的武术家)、地(固定的土地)、文化特征的研究矛盾凸显出来:如何处理流动的武术家的不同地域身份,如何处理同一种拳种在不同地域反映的文化特点问题以及同一地域不同特点的拳种(如少林和太极)关联问题?本文试图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阐释当代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1 人文地理学和地域武术演变

地理学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白然地理学通常指地貌、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海洋等方面;“人文地理学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然而,地理环境的沧桑巨变时有发生,或是人力所为,或是水患地震,每一片沃土之下,谁又知道埋藏了多少城邦.变是永恒的主题,按照史学的观点,“变”有3种量级,即十年之变、百年之变和激变.地理环境的变迁同样可以依此量级来比较,进而言之,地理环境中的人文活动也会随着这些量级的变化做出改变,武术文化莫不如此,可以看到,声名显赫的“内家拳”湮灭在历史的过往中,太极拳在百年间衍生一花五叶的繁荣局面,形意拳系在山西、河北、河南、北京多地开花结果,少林拳吸取百家之长成为武林界的泰山北斗.因此,地域武术的繁衍、迁徙、没落无不暗合了地理环境中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的多样变迁,本文围绕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以此评析当代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2 文化区和地域武术文化研究

按照地理学的概念,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或者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可按照几何中心部位划分为核心区、 区、边缘区3个层次;此外还有乡土文化区等.一般而言,越靠近核心区,则其文化内涵更加依附于本地区特色.地域武术文化同样如此,以中州武术为例,毗邻省会郑州的有苌家拳(中气论)和少林拳(拳禅合一)以及陈氏太极拳(阴阳辩证),这3种拳术恰好最具中州武术文化的代表,因此韩雪的博士论文《中州武术文化研究》一文中选取这3种拳术作为个案研究进行分析论证.韩文中将中州武术文化划分为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两个部分.分析了“地理环境的一般影响、社会风俗的作用、政治经济的左右”对中州武术文化形成的影响,同时认为中州武术文化的特征是主体性、兼容性、辐射性和创新性.虽然韩雪在文中并未涉及地理学中的文化区概念,但是其研究思路并未稍出左右.

展望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当代地域武术文化现状问题展望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展望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展望未来的正能量句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