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北宋论文范文资料 与北宋武学考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北宋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15

《北宋武学考略》:此文是一篇北宋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内容提要:宋时期虽推行“重文抑武”之策,但仍比较重视军事教育.武学作为官办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后于庆历、熙宁、崇宁三次兴办,直至靖康末年.这一时期,它逐渐建立比较完善的搞制体制,并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招生、培养、管理、除官制度,从而对北宋军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时代所限,仍出现了种种弊端,致使其军事功能和社会作用大打折扣.

关键词:北宋武学兴办体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2-1-5

中国古代军事教育滥觞于夏朝“序学”.战国时期,从事专门军事教育的兵家私学开始兴起.而有史记载的第一所军事教育的学校,则是十六国之时前秦苻坚在太元五年(308年)所建的“教武堂”.但无论是有信史可考的前秦教武堂,还是依史推论的夏朝序学、战国兵学,均未立为国家军事教育制度.直到北宋大兴武学,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一、北宋武学的兴办

北宋武学源于唐代科举制度中的武科举.武科举制度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至北宋已为写作.为便于它的推行,北宋政府仿照文科举有 和地方官学支持的做法,开始设置武学,在这一时期,武学主要有庆历、熙宁、崇宁年间三次大规模兴办.

北宋立国以来长期推行重文抑武之策,对边防不甚重视,以致康定初(1040年),西夏李元吴反叛,边将屡败.这引起许多有志之士的极大忧虑,尤以范仲淹、富弼等最为突出.他们深感既有文事,当必有武备,极力主张设置武学培养军事人材来增强军事力量.庆历三年(1043年)五月二十一日,宋仁宗听从范仲淹等人的建议,下诏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但自其建立以来,却深受重文轻武风气的影响,遭到许多儒教士大夫的责难,他们“以为古名将,如诸葛亮、羊祜、杜预、裴度等,岂尝专学《孙》、《吴》,立学无谓,故亟罢之”.于是出现了“英豪”之士耻于就学的怪象,入武学学习者寥寥无几.面对这种情形,范仲淹等人不得不承认“傥久设此学无人可教,则虑外人窥觇,谓无英材于体,未便”,再次建言武学“不须别立”.八月二十四日,仁宗下诏“罢武学,改教授太常丞阮逸兼国子监丞.其有愿习兵书者,许于本监听读.”庆历武学仅开办95天便宣告结束.此后,吴育、胡瑷等虽先后均提出再建武学,胡瑗甚至还撰写《武学规矩》一卷进呈,但其建议均未被采纳.

庆历武学虽然失败了,但熙宁年间宋神宗重置武学却是成功的.当时王安石针对教育文武异事,培养出来的人材只能治人事,而不知武事的弊端,力主士之所学,应文武并重,大力主张恢复武学,并将其列为官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熙宁五年(1072年)六月,枢密院上书中亦讲道:“古者出师,受成于学,文武弛张,其道一也.将帅之任,民命是司,长养其材,安得无素?洪惟仁祖,尝建武学.横议中辍,有识悼之.国家承平,及此闲暇,臣等欲乞复置武学,以广教育,以迫成先朝之志.””’王安石及枢密院的建议得到了宋神宗首肯.于是六月二十七日下诏开始张官养士,重建武学于武成王庙.此次 武学再立后,直至靖康末年而未废,

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又令地方州县置武学,以向 武学升贡.有关此类记载颇多,如<宋会要辑稿)崇儒二<政和学规}中载政和四年(1114年)新昌军崔直所言:“县学武士孟月补试,下旬引试,考授预选人学.”又如清邵遐龄《武昌县志》卷五《学校志》中载武昌县学“旧在邑之西隅,宋崇宁间于县治南一里许建,讲道堂二,进学好问与武艺武士就傅(传),斋五”.此项制度共推行十余年,至宣和二年(1120年)而罢.当时诸路所任武学教谕共二十四员,依每所州县武学一名武学教谕计算,当时应有二十四个州县设立武学.尽管不是全部州县建有武学,但上述这些地方武学,尤其是县所立武学,使宋代军事教育进一步得以普及,对整个武学教育体制的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北宋武学的体制

北宋武学初隶枢密院,元丰后辖于国子监.它仿太学而立,不但执行国子监所立各种条制,还制定了许多专门章程.就管理制度总纲来讲,有贾昌朝庆历年间所编《敕律学武学敕式》二卷;元丰年间所修《武学敕令格式》一卷,该书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曾加以续修;政和元年(1111)准奏的《大观重修武学令》等.可惜今均已失传,具体内容不可详晓.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招生、培养、管理、除官等制度散见于史籍当中.下面就其主要制度进行简单论述.

(一)编制体制

北宋武学的编制体制雏成于庆历三年,定型于熙宁年间,元丰后不断加以补充完善,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系统.

1.学官.

“判学”和“同判”学尸庆历时,仅载太常丞阮逸为“教授”,而学校负责人却未直接言及.大概初立时体制尚不完善,阮逸不但负责传授生员知识,很可能还是学校的实际领导者.至熙宁五年,遣兵部郎中韩缜“判学”,并以内藏库副使郭固“同判”,相当于以后的校长和副校长.元丰二年(1079)正月,理学大家程灏也曾以“太常丞”的身份判武学,尽管才有八日的任期.

武学教授.庆历年间初除,元丰改制后称为武学博士.庆历年间阮逸,熙宁年间蔡硕、申翊等均担任过此职.其主要职责掌传授兵书、武艺,及编纂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并指导阵队演习等.多以文武知兵者充任.品级无定,如阮逸以太常丞为武学教授,而蔡硕等却以初等职官为之,一为朝官,一为选人明显不同.最初为一员,熙宁十年六月后改为二员.该职作为武学主要学官,选除较为严格,一般要进行相应的问试.如《续贤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九记载:熙宁五年十月,蔡硕因“试治边策、词理稍优”,才被授予此职.

武学博士,其主要职责掌《兵法七书》、弓马技艺、训诱武学生等,品级为从八品,班列太学博士、辟雍博士之下,律学博士之上.编制为二员.著名兵学家何去非曾任此职.

武学传授.熙宁年间,于武学教授之下置.其主要职责为佐教授讲释兵书、兵法、军事史等训诱武学生事.编制和武学教授一致.《玉海》卷一百一十二载熙宁八年(1075),杨伋曾“权武学传授”.

武学谕.始设于元丰改制,其职和武学博士同.编制为二员.主要差武举出身人充任.品级为正九品.元丰年间陈济方,政和年间张滋等人均担任过此职.

2.职事.

武学中职事设置较多,主要如下.

掌仪,一员,掌礼仪规范.

直学,一员,掌学生名籍及纠察出入校门,并管理斋仆.

司书,一员,掌写机宜文字.

司计,一员,掌管学校公厨会计事.该职崇宁年间曾差三班使臣,后改生员充任.

武学正,一员,由生员充任,掌本学规矩事.

武学录,一员,由生员充任,佐武学正管理本学规矩事.

斋长,一员,由生员充任.北宋武学仿太学,以斋为学校基层建制.每斋设斋长,作为一斋学生之表率.该职不但拥有记录生员行、艺之权限,还可按斋规五等之罚,处分违反规矩之生员.

斋谕,一员.由生员充任,佐斋长管理本斋事务.

北宋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北宋武学考略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北宋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明朝地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