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闽僧论文范文资料 与闽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闽僧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02

《闽僧》:本文是一篇关于闽僧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关于这个和尚的故事,我最早是在董说的《上堂晚参唱酬语录》中看到的.董说是明末清初时人,祖籍浙江乌程,曾祖父董份曾官至礼部尚书,但到董说这一代,董家已经衰落,其父董斯张只是一个监生罢了.明亡后董说出了家,到苏州灵岩寺去当了住持,号南潜,《上堂晚参唱酬语录》是他出家后的作品集.

这个集子,其实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所得到的,也只是一些断简残章,里面记录着南潜法师对佛学的领悟和对故国的思念,偶尔也有对于日常生活的一些记载,关于念经、饮食、睡眠、写字等等.法师喜听雨,喜读书,尤喜一边听雨一边读书.灵岩山下有箭泾河,相传为吴王所开,法师常携书数卷,驾一小舟,于箭泾河上漂荡,读书、听雨,往往一读就是数日.

这个和尚,就是法师在箭泾河上读书听雨时遇到的.在《上堂晚参唱酬语录》里,法师这样描写和和尚相遇时的情景,“阅《圆觉》毕,忆少年时事,颇怅惘.春暮矣,船行水中如梦,忽闻闽僧于岸上大呼:‘黍离之思,君亦不免乎?!’”

法师一惊,放下手中自小便已读熟的《圆觉经》,弯腰探身,出了船篷,看到岸上立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和尚,年约五十余,身长八尺,口带闽音,气概颇不凡.法师延请和尚上船,并拿出龙井相待.

和尚却无心饮茶,一上船就粗声对法师说:“和尚浪荡于大江南北,颇知南潜法师之名,今日拜访,才知原来不过尔尔.”法师知道和尚是一个奇人,对和尚的指责,却也不以为意,只是微笑点头.和尚又接着说:“蛮子侵我中华,夺我河山,杀我人民,法师却仍有闲情于箭泾河上念什么鸟《圆觉经》,于灵岩寺中说什么屁佛法,如此看来,亦不过是一个自了汉罢了!”法师听了,仍只是微笑点头.其实法师也曾挺身而出,和清人相抗,但终究不过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虽有些微小文名,却又能救得多少人,杀得多少敌?后来看到形势无可挽回,才不免心灰意懒,剃去三千烦恼丝,于灵岩寺出了家.这和尚说话虽然鲁莽,但法师看出他一片赤诚,是以也不愿反驳,只是点头罢了.和尚看法师不言语,也不耐烦喝茶了,道:“你既不说话,想必还是不信我,且待我杀进苏州城中,取一两颗投名状来,再来见你.”说罢转身一跃上岸,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那一夜却下起雨来,淅淅沥沥,落到夜半时还未尽.法师燃一枝残烛,于船中看书听雨,近三更时,忽觉船身微微一晃,就见到之前那和尚闯进来,把个人头甩在法师面前,法师低头一看,原来却是新到任的苏州知县的头颅,之前这知县曾到灵岩寺来拜佛,法师认得他.法师把书放下,取一白纸,磨了墨,自笔架上拈一秃头笔,写道:“顿首:近得闽僧一,颇了得,兄善待之.”书罢装入一信封中,取蜡封好,于信封上书“赤脚张三”四字,交给了和尚.

和尚知道赤脚张三是太湖上抗清义军白头军的首领,拿了信后,也不多言,作了个揖,转身就走.

待和尚去了,法师把人头提起,随手扔到河里去了.

后来还不时有和尚的消息传来,说和尚善使棍,于太湖上杀清兵无数,是白头军第一勇士,到康熙元年,赤脚张三为江苏巡抚韩心康所害,张三旗下白头军亦零落星散,和尚便杳然无踪影了.

法师晚年,是真正地心如死灰了,他遁迹于山水之间,几乎不和外界交往,康熙二十五年,大清朝繁盛如烈火烹油,法师于山中孤独地圆寂了.

《上堂晚参唱酬语录》的残章,因为我数次搬家,后来竟然遍寻不见了,关于这个和尚的故事,原本也不过只是残章中的短短数百字罢了,我阅过了,也就忘记了.但是数年之后,我得到一本钱基博的武侠笔记名为《击技余闻补》,竟然又在这本书中发现了那个和尚,这令我非常地惊讶,须知在董说和钱基博之间,横亘着整整一个清朝呢.

钱基博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他是钱锺书的父亲,也是一个大大有名的文人.据说当年钱基博在光华大学里做国文系主任,把新文学的内容全都删了,学生们只学经史子集,民国教育部的部长朱家骅无奈写信给钱基博,请他恢复关于新文学的内容,却被钱基博拒绝.这样看来,钱锺书的这位父亲大人,也是一位骨头很硬脾气怪异的大文人呢.

《击技余闻补》是钱基博早年所作文言短篇武侠的合集,故事大多有所据,提到和尚的那篇,便以“闽僧”为题.故事大略是说,清朝中叶,无锡有个绅士名叫冯夔,家资钜万,养了很多门客,其中有一个老僧,年约六十余,口带闽音,善饮酒,冯夔对他极为敬重,待为上宾.有一个年轻人,善击技,对老僧很不服气,总是寻隙挑衅,但老僧却不和之计较.有一回冯夔宴客,年轻人和老僧都在座,年轻人饮酒兴酣,起身表演棍技,进退颇便捷.年轻人很得意,但老僧眼中却有不屑的神色,年轻人很不高兴,就当场向老僧挑战,老僧以一箸应战,竟将年轻人的棍子挑飞,年轻人大惊,向老僧请教,老僧说,年轻人的棍法圆而不方,滑濯而没有觚棱,以他这样的棍技,还不足以向自己请教.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这个老僧后来究竟如何,钱基博却没有再提起.

原本仅凭着这样短短的一段故事,是没有办法判定这个老僧和南潜所见过的那个和尚有什么关系的,我之所以后来竟得出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的结论,却和第三个故事有关.

这个故事,却是弘一法师所亲历.

1936年,弘一法师驻锡于厦门鼓浪屿日光岩.日光岩是个小寺,也是个老寺,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其中有一位老僧,年约八十余,说话带闽音,平日里也不念经,也不打坐,只在寺后小屋内居住,轻易不出来.他在这寺里似乎很久了,大家都弄不清他是什么时候来的.弘一法师看他气概很是不凡,因此很敬重他,寺里偶尔有施主送来一些好吃的,法师都要单独留下一份,送到后面去给老僧吃.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鬼子越发骄横了.1936年7月,日本第十三驱逐舰队从汕头游弋到鼓浪屿附近的海面,舰队司令西岗茂泰,久闻弘一法师的大名,想请法师到日本去.他挑了一个天气清和的早晨,带着几个士兵,到日光岩去找法师,当时的人,是这么记载此事的:

“同年7月间,日本第十三驱逐舰队司令西岗茂泰率领‘吴竹’、‘若竹’两军舰,由汕头窜进厦门.有一天,西岗茂泰司令因久闻弘一大师盛名,特登岸往鼓浪屿日光岩寺寻访大师,并要求大师用日语对话(弘一大师青年时留学日本,精通日语),大师坚持‘在华言华’而拒之.司令说:‘吾国为君之婿乡,又有血缘之亲,何竟忘之?’大师以华语回之:‘贵国为吾负笈之邦,师友均在,倘有日风烟俱净,祥和之气重现,贫僧旧地重游,谒师访友,以日语倾积久之愫,因所愿也.’司令又说:‘论弘扬佛法,敝国之环境较贫穷落后的贵国为优,法师若愿命驾,吾当奏明天皇,以国师礼专机迎往等’大师毅然答道:‘出家人宠辱俱忘,敝国虽穷,爱之弥笃!尤不愿在板荡时离去,纵以身殉,在所不惜.’”

闽僧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闽僧为关于闽僧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