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章钰论文范文资料 与章钰四当斋斋藏流散考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章钰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21

《章钰四当斋斋藏流散考述》: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章钰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通过访谈著名藏书家章钰的几位后代,获得有关纪录章钰“四当斋”斋藏流传始末的往来家信、日记、照片等第一手资料,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进行考证和爬梳整理,对章钰去世后其“四当斋”斋藏的流散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追述.

关键词:章钰 “四当斋” 燕京大学 国家图书馆

章钰,我国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著名的校勘学家、藏书家,精于校书,成就斐然,后人评价其是“顾黄而后,先生承其绪,益恢而大之”.其致一生之力,节衣缩食,搜采异本,辛苦聚书的藏书活动,亦成为中国藏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章钰嗜书,因与南宋著名文献家尤袤(字延之)有同好,十分仰慕尤袤“四当”之诗句:“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遂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四当斋”.其一生聚书七万多卷,两万多册,且“所藏多秘钞本”,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文通过对章钰现居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几位后人进行访谈,获得了章氏家人提供的有关记载章钰“四当斋”斋藏(包含碑拓、字画在内)流散情况的家信、章钰的遗嘱、章钰子孙的日记、相关的照片、文字整理记录(以上资料笔者均以实物拍照的形式获得)等珍贵的一手资料.在这些从未披露于世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史料文献进行爬梳整理,以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对章钰的“四当斋”斋藏的流散过程加以详尽的考证和描述,以期进一步丰富对章钰及其藏书等的研究.

1 章钰“四当斋”藏书概述

章钰,字式之,又字坚孟、茗理,有蛰存、负翁、晦翁、北池逸老、霜根学人、霜根老人等多个别署,为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生.

章钰“少孤力学.十余龄即佣书将母.后节衣缩食.用以购书.”此间,章钰购书主要用于自己学习,还谈不上藏书.“弱冠后声誉日起,以课徒之束,书院之膏火,购经史集部,余过其寓斋,见书箧十二,标以十二字曰:‘得此书,费辛苦,后之人,其鉴我.’以见寒士读书之不易”.及至晚年,“积书至百六十箧”,共收书三千三百余部,七万二千余卷.

章钰曾说,“藏书一事,旧刻为贵,名人手迹尤可贵,兼斯二者,可贵为何如,或以碎金断璧目之,不足与于此道者”,再加之“钰一生读书细心.比勘异同.至为精密”,缘于此,章钰不仅非常热衷*他人抄本、校本,自己也在读书的同时做了许多手抄、手校本,这使得他的藏书极富特色.据顾廷龙在所编《章氏四当斋藏书目》中提到,其所藏少见宋本,多史部、集部,其中精刻、批校、名家稿本近万卷,自己手钞、手校本达五百五十多部,一万四千多卷.章钰藏书在数量和规模上“虽不足与名藏家相颉颃,若掇其精而居哜其哉,岂他人区区以多藏为富者哉?”.这些藏书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常被友人借出,作校勘等用,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元济先生辑印了一部轰动学界、广受赞誉,被张舜徽先生称为“全史中最标准的本子”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在辑印过程中,张元济广收善本、校本,对所征版本要求极高.1930年,他在刊印《百衲本二十四史预约样本》时,曾四处重金寻访征募薛居正的《旧五代史》,遍寻未果,最后还是“通过傅增湘向章钰借到《旧五代史》孔继涵校本来代替”.

2 章钰遗嘱对“四当斋”斋藏处置的初步安排

章钰晚年从天津移居北平时,虽已至古稀之龄,但身体也还硬朗.据其孙章熊先生回忆说,章钰后来得了比较罕见的皮癌,历经病痛折磨,终因顽疾不治,于1937年5月9日寿终正寝,享年73岁.

章钰去世前,自觉将不久辞世,曾立下遗嘱,命后人遵嘱处理其后事.笔者有幸从其曾孙章兆真先生处得到这份遗嘱的翻拍照片,遗嘱名为“负翁预嘱”,临末处写有:“廿六年五月五日负翁口授元美(按:元美是章钰次子)记”.遗嘱内容共分“六目”,分别为“第一家祀”、“第二家事”、“第三负翁诗文集”、“第四负翁所藏”、“第五丧葬示范”、“第六纪念物赠赐清单”.其藏书等的处置,章钰在“预嘱”中的第四目和第六目均有所提及.在第四目“负翁所藏”中,对其所藏的字画碑帖古玩,“精者存粗者可以分散”①.其中“字画碑帖册页有吾、父及余歇识者,可酌择数种分存四儿二女处”②.而对于藏书,章钰要求子女须好好保管自己所作的手抄本和手校本,其余的书籍则可交由其妻章芬女士处置,“书籍应注意吾所用过功者无使散佚.其他听汝母处分之”③.

3 抗日时期的“四当斋”斋藏

3.1 对宇画等斋藏的处置

章钰去世后不久,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事变”,随着北平的陷落,“日本文化强盗便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掠夺中国古代的典籍”.日军在占领区,以各种方式疯狂掠夺我国的珍贵文物和图书,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私人藏书,都受到严重破坏和抢掠.此时,章氏家人一方面因战乱欲南迁,一方面又担忧战乱中的章钰藏书等的安全,为此,在南迁之前,章氏家人对章钰“四当斋藏”进行了较为妥善的安置.

在章兆真先生提供的资料中有一封章钰次子章元美写给其侄子、侄女(章钰长子章元善的子女)的家信,信中非常详细地描述了章钰逝世后其对“四当斋”斋藏的去向所作的选择和安排.首先是对章钰“四当斋”中的字画碑拓等作了安排,信中说:“凡是书画精品真品以及爷爷给你爹爹[按:指章钰给章元善]等四人东西等装了三个皮箱等交你三叔[按:指章钰三子章元群]那里存放等第二批把碑拓本(亦请人评完过)连同宗谱等装了十四木箱亦交三叔收存,可以说凡是爷爷的东西除了书籍外已经完全归好”.当时,章钰的长子章元善因工作原因已迁居南京,居住在北平的章钰妻子章芬同次子章元美等,因时局变动也准备南迁,只将章钰的三子章元群独自留在天津.章元群接到章元美交给他的这十几箱碑帖、字画后,将其存入了天津中国银行的地下仓库中保管.章元群之所以将这些文物存入银行仓库中也是经过诸多考虑的.一方面是章元群所接触的社会关系所致,据章元群之女章秀女士介绍,“当时章元群任天津多家银行机构的法律顾问,与银行界的人颇为熟识”,这为他能将藏书存入银行提供了诸多便利,且他今后也能对所存之物时时照拂,以免散佚.另一方面,抗日战争初期天津的许多银行都在英法美租界内,当日军侵占天津后,对租界不会侵扰,因此租界内的银行受到了一定保护,相对来说较为安全.鉴于以上因素,章元群将这批文物如此保管.

章钰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十二章翻译

结论:章钰四当斋斋藏流散考述为关于章钰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章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