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新诗论文范文资料 与倡导新诗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诗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08

《倡导新诗学》:关于免费新诗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新诗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如果整体看两岸新诗,洛夫晚年所致力的唐诗新写,可以看作台湾七十年代中西合璧思想的一个延伸.比如,和余光中等台湾诗人在六七十年代的转向,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即使余光中在诗风最西化的五十年代,由于他背靠的蓝星诗社,其真意是要继承新月派诗歌,这种基因奠定了蓝星不会永远满足于对西方诗学的简单移植,因为新月派一开始就对自由诗表示怀疑,他们固然是通过学习西方格律来平衡内心的担忧,但他们不经意开始了新诗的汉化努力.闻一多通过在汉语中建立“音尺”概念,来模拟英语中的音步,表面上“音尺”是西化的成果,但其实超越了英语特性,回到了东方的汉语特性.比如,闻一多把“绝望的”、“死水”、“织一层”、“泼你的”等,都视为一个音尺,若搁在英语里,显然行不通,因为“死水”、“织一层”、“泼你的”,按英语标准均无重音,英语音步必须包含一个重音.我个人认为,汉语中最接近英语重音的字,是第四声字,但闻一多没有进行如此机械的照搬,他去除了音步里的重音概念,转而借助现代汉语特性,建立起白话的基本诵读单元——音尺.闻一多通过对西方诗学的寻觅,却回到了汉语自身的审美特性,这些不可能不对蓝星成员产生影响.所以,我认为,新月派、蓝星诗社、余光中、洛夫等,这些构成了逐渐体认东方的诗学历程,不再顺从西方诗学的历史线索,这是穆旦及其诗学子嗣们难以想象的.

西方二十世纪的诗学资源,带着大陆两代诗人走过了朦胧诗的现代主义、第三代的后现代主义、九十年代诗歌的生活化等,一旦渡过便捷的横向移植期,西方现代诗资源便显得捉襟见肘,事实上已被现代汉诗耗尽,其虚弱的外在表现已初见端倪:一些诗人开始回头炒西方二十世纪的诗歌冷饭,比如,提倡反意义、反意象、甚至反诗歌的诗,试图通过美学虚无主义,达到震惊读者的效果.殊不知,这些不过是西方百年前达达主义诗歌的滥觞,美学虚无恰恰令达达只留下了流派声名,没有留下像样的作品.反对一切导致的美学虚无,也暴露了他们对人性的无知,若忘了美学必须立于人性,忘了诗歌在于平衡现实的诸多复杂意义,那么再震撼的实验冲动,最终也会被后人抛弃.幸好一种新的东方意识,或许在台湾新诗不断输入的砥砺、启发下,铁树一般慢慢在大陆生长起来.八十年代柏桦的《在清朝》等,王家新的《中国画》组诗,九十年代中期杨健、庞培诗中崛起的东方意识,我写于九六年的《印象》、《齐云山》,并用诗序提出的诗学东方化、“九宁”主张等,以及新世纪以来大陆越来越显形的东方诗学潜流,这些都把新诗带到了东西诗学的交汇点:民族诗学自主意识的崛起,和已成为新诗基调的西方现代意识.我认为,和七八十年代的现实,激活了当时诗人对西方的想象和认同一样,九十年代尤其新世纪以来的现实,同样激活了当下诗人对东方的想象和认同,这开始构成一些新的诗歌元素,比如,东方意象,抒情性的回归,对偶的利用,音乐性的安排,隐士文化的重现,诗中谦虚、独特、甚至孤独的个人声音等等.这历经了三十年的完整历程,不过复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既有逻辑,这种逻辑极容易从佛教或胡曲入华的历程中察觉.比如,当佛教趁着魏晋乱世传入华夏时,印度佛像的男性特征,和脸庞的希腊特性(公元前四世纪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征印度,印度佛教造像曾受希腊影响),都完好地保存于新疆的库木吐喇石窟壁画,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雕塑,而接下来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则提供了佛像女性化的汉化历程,唐代将其汉化努力普及和完成.至今莫高窟第194窟,尚存有男女双性的佛像:女性外貌加男性胡须.这尊佛像体现了佛祖性别由男性向女性过渡的汉化努力.就是说外国事物入华,刚开始总有一个肆无忌惮的直接模仿期,接着民族审美习性开始被激活,入华事物不得不改变其美学,循着汉化逻辑脱胎换骨,直至看上去仿佛本来就是中国的事物.就连明朝末年入华的辣椒,同样也遵从这种逻辑,当川菜在国内纵横驰骋时,没人会觉察到它的外国血统,川菜提供的辣椒美学早已彻底汉化,完全不同于印度菜或德国菜对辣椒特性的理解和利用.再比如,构成了宋词源头的唐人燕乐,所谓“胡夷里巷之曲”,就是胡乐和中国南方清商乐的复杂融合,学者杨荫浏总结为“含胡乐成分的清乐,含清乐成分的胡乐.”胡乐此前曾独行于梁代,那是它作为一种新声,全盘被接受的时期.例子真是不胜枚举!我个人认为,构成中国文化的这种逻辑,同样会对新诗的外国血统进行类似的汉化改造,这意味将出现一个更合理的新诗审美疆域,即对西方新诗诗学传统的简单好奇,转变为对民族自身微妙人性和审美的复杂探求.不管我们如何想讨好“现代诗”这个概念,新诗的民族化是一个必然,因为道理极其简单,新诗终将根植于中国的人性和审美观.

现代化浪潮,固然使东西方的生活方式日益趋同,但仔细甄别仍会发现,现代东北亚地区的人性和审美倾向(台湾、大陆、日本、韩国),依旧保有和西方有别的自主性.比如,东北亚人对夜市、人群、人际的依赖,对长短句、篇幅大小、色彩、款式、招牌使用、生活起居的不同好恶,对宗教、信念的世俗态度等等,这些都提示我们,西式事物带来的新鲜感难以持久,西方现代诗观念提供的大餐吃完后,它独霸大陆诗坛的时代终将过去,或说,已经开始过去.西方诗学腾出的部分空间,自然将被中国古代诗学和新的民族诗学瓜分.这里我想强调,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不是那种自命为中华文化将取代世界文化的蛮横者.中华文化确曾提供过两次机会(南宋、晚明),可以令古代中国跃入现代,提供过无数令同期西方望尘莫及的文艺观念,但就现状而言,我们正处于文化的野蛮期.实际上,就读懂东西方文化而言,我们体现的耐心不够,我们总是倾向用已经“西化”的头脑,来议论和建设当下的文化,比如,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西式广场,从根性来讲,徒搬形式却丢其公共意识的灵魂,吊诡的是,我们的城市并没有什么东方灵魂可以注入其中.“西化”是比较客气的说法,其实我们竭力抓住的,只是一麟半爪的西方,被我们的追赶意识扭曲的西方,没有察觉到,当代西方已有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若干特点.比如,礼仪的周全,对亲情的重视,知识分子的刚直不阿,城乡二元旧貌,渐渐让位于城乡一元新风,禅修和隐士文化的兴起,英语时态正在简化等等.这些都表明,我们处于丢了东方又不懂西方的野蛮期,既是东方的败家子,又是西方的拙劣模仿者.越是此时,诗越应该扮演先知先觉的文化角色,由此我期待诞生一种中西融合的新诗学,它能把最纠结、最有生气的现代意识,和写得合乎民族审美观结合起来,而不是直接移植极端或差强人意的西学观念,比如,反意象、反诗歌、反意义等等,催生出真正撼动人心的杰作.它构建时,不以服务当下时代的审美观为己任,将致力于洞察能被各个时代都视为合格的诗歌审美共性.

新诗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倡导新诗学为大学硕士与本科新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雨巷 戴望舒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