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货币政策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考量银行信贷渠道有效性和合理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货币政策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31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考量银行信贷渠道有效性和合理性》:这篇货币政策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近年来,中国银行规模增长迅速,很多学者把研究重点转向信贷市场,认为它在货币政策影响实际经济的传导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银行季度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中国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中国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是有效的,目前的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仍十分重要.同时应当加强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强化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的约束作用,逐步减少对使用法定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依赖.

关键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固定效应;利率市场化;资本充足率;法定准备金率

文章编号:1003-6636(2013)02-0015-06;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是货币政策分析中的重要议题之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及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又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执行宽松货币政策以及 政府推出4万亿投资振兴计划,使得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加快,2009年人民币贷款年末余额达40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17%.2009年的超额信贷为2010年CPI不断上涨埋下了伏笔.2011年5月份CPI涨幅55%,创34个月以来新高.随着通货膨胀压力不断攀升,2010年以来,央行先后4次加息,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到2012年内,随着国内经济降温,央行主动两次降低准备金率,两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这些措施都表明我国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主动性在逐渐增强.因此,在内外经济形势的左右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问题又一次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二、文献回顾

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基本分为两种观点——货币传导论和和信用传导论.货币传导论成果集中于凯恩斯的利率渠道论、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莫迪利安尼的财富渠道论以及后来的泰勒规则.尽管研究视角不同,但都遵循“货币供给(M)→利率(i)→投资(I)→总产出(Y)”的路径,认为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和产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货币传导论”也越来越重视金融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信用传导论”则属于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强调可在不引起利率大幅变化的情况下,通过银行等金融 贷款数量的变化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其关注的是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贷款对经济的影响,强调金融资产和负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强调借款人之间的异质性和借款人内外部融资成本的不同.

20 世纪 80 年代,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伯南克(Bernanke)等提出了信贷传导的机制.Bernanke和 Blinder(1988)针对“货币观点”的基本分析框架——IS-LM模型关于两种资产(货币和债券)的完全替代性假设进行了重要修正,将金融资产区分为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假定它们是不完全替代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三市场均衡的CC-LM模型,货币政策通过改变信贷市场来影响总产出,伯南克首次提出“信贷渠道”的概念,从而奠定了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由于这一时期他们仅仅强调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作用,因此这类信贷渠道实质上是狭义信贷传导渠道.还有早在斯蒂格利茨和威廉姆森(1981)的研究中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更愿意选择以信贷配给制替代原来通过利率渠道配置的贷款资源,从另一方面论证了信贷渠道的存在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信贷传导渠道的机制分析更加深入.Bernanke和Gertler(1995)认为随着银行贷款供应量的减少,那些依赖银行的特定贷款者也可能并非完全没有其他融资渠道,只要有机会,他们会寻找新的贷款提供者建立新的贷款关系,这将增加其“外部融资成本”,从而引起投资的变化进而导致产出变化,最终削弱社会经济活动.由于以更广的角度来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证予以说明,因此这一时期的信贷渠道又被称为“广义信贷渠道论”,它由资产负债平衡表渠道(Balance Sheet Channel)和银行借贷渠道(Bank Lending Channel)构成.此后,吉尔魁斯特(Gilchrist)从企业投资和家庭消费支出等微观主体行为来研究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卡尔斯托姆和福尔斯特(Carlstrom & Fuerst)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从企业净值、 成本微观视角深入探索其和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分析广义信贷渠道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传导的存在性毋庸置疑,但依赖两个关键条件实现.资产负债平衡表渠道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借款人是否对银行贷款存在高度依赖,银行借贷渠道的条件则是 银行货币政策必须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很多经济学家对信贷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Kashyap和stein(1993)利用1976—1992年美国银行业数据证明,当美联储从金融体系抽走流动性时,银行无法在短期内无成本地获得非存款外部资金,导致可贷资金及银行借贷下降,引起依赖银行资金的企业削减支出.1997年Kashyap和Stein又针对货币政策变化对大小企业融资结果造成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规模较小的银行较之大银行而言对货币政策的变化更加敏感.Candida Ferreira(2007)通过引入银行行为指标:资产结构、存贷比、资产利润率,分析了葡萄牙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并对CC-LL模型进行了修正,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总额依赖于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环境,而且银行信贷是货币政策非常重要的传递渠道.Anca Maria Pruteanu-Podpiera(2007)采用1996—2001年捷克商业银行季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利率稳步下降、货币政策变化和贷款供给特征(所有权、规模、流动性、资本、分类资产占资产比重)对于贷款增长率的总影响.他们发现,1996—1998年间,货币政策变动会改变贷款增长率主要是由于银行间资本和流动性的差异,银行贷款渠道发挥了作用.1999—2001年间,货币政策变动对贷款增长率的影响主要通过银行的规模和分类资产占比的差异产生,资产负债表渠道发挥作用.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规模较大的银行或者分类资产占比较高的银行,对于货币政策反应迟缓.

货币政策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形势和政策论文

政策论文

大一形势和政策论文

时事政策论文

形式和政策论文怎么写

形势政策论文格式

结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考量银行信贷渠道有效性和合理性为关于货币政策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