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史迹论文范文资料 与战国中山图存和争雄之史迹考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史迹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8

《战国中山图存和争雄之史迹考述》:本文是一篇关于史迹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关键词]战国中山;外交;内政;史迹

[摘 要]通过结交齐魏、修筑长城、兴儒学等一系列举措,白狄中山得以在纷争的战国“倔强其间,久而不倾”;而参与五国相王、伐燕战赵等种种“不自知”的争雄行为,又让白狄中山再次走向灭亡.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所提供的资料,本文对相关史实进行了考述.

先秦中山乃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所建立的诸侯国,其立足于中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中期,当时称鲜虞.白狄鲜虞在与中原国家的长期交往过程中,不断接受中原的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了自身的华夏化进程.进入战国后,白狄开始仿效中原之制建邦立国,早期所建的国家不久便被魏国灭亡,《史记·乐毅传》:“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2427这是史籍对中山这一段历史的简短记载.大约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趁魏遭赵楚联军重创的有利时机而复国.复国后的中山定都于灵寿,历经桓公、成公、王謦、王姿与王尚五代君主,立国达80余年.在这80余年中,中山抗强赵,筑长城,外结诸侯,内修仁义,参与“五国相王”,讨伐“不义”之燕国,谱写了白狄族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然而其后期又因“不啬于战攻之患”,“不自知”而四面楚歌,“五割地于赵”终至“宗庙不血食,绝其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的结果,予后人以无尽的遗憾与深深的思索.本文拟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所提供的资料,对白狄后期所建国家盛衰兴亡的相关史实进行考述,以就教于学界同好.

一、图存:外结强缘,筑长城;内施仁义,举贤能

据《战国策》记载,当初魏文侯向赵借道进攻中山时,赵利曾说:“过矣,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则魏必疲,疲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得地者赵也.”诚然,赵国对于控制中山具有地缘上的优势,但中山的存在也严重妨碍着赵国的领土完整与国防安全.在战国中期以前,赵国的领土主要由以晋阳为中心的山西北部、以邯郸为中心的河北南部以及以今怀来、延庆为中心的河北北部的代地等几部分构成.其中晋阳地区处晋中盆地北端,这里西邻秦国,南接韩、魏,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赵氏从赵简子时期便开始着力经营此地,历代赵君皆视之为根本;邯郸地区处华北平原中部,这里不但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农业生产,而且矿产资源丰富,有着发达的冶铁业,是赵国发展经济、进取中原的大本营;代地东接燕国,北接楼烦、林胡、匈奴,是赵国向北扩张领土与防止胡人入侵的前沿阵地,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质代马所出之处,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然而,由于中山的存在,邯郸地区通往代地的道路长期不得畅通,《史记·赵世家》载:“惠文王二年,主父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充分说明白狄中山的国都灵寿乃赵国由邯郸一带通往代地的障碍所在,如果灵寿为赵国所有,沟通赵国南北的“代道”便能畅通无阻,赵国因之退可以固疆守土,进可以远略楼烦、林胡、匈奴之地.此外,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襄子“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正义》引《括地志》云:“夏屋山一名贾屋山,今名贾母山,在代州雁门县东北三十五里.夏屋与句注山相接,盖北方之险,亦天下之险路,所以分别内外也.”可见当时赵国的晋阳地区和代地之间为夏屋、句注二山所阻隔,难以逾越,晋阳地区唯有先与邯郸地区贯通,方可联系代地.就当时的山川形势而言,太行山以西的晋阳地区与太行山以东的邯郸地区之间,最便捷的通道当数井陉,《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鮮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春秋时期的鲜虞位于今河北正定县一带,昔阳位于今河北晋县一带,荀吴向鲜虞借道入昔阳,强有力地证明井陉乃当时贯通太行山东西的便捷通道.时至战国,井陉仍然长期为白狄中山所掌控,这种局面严重制约着战争状态下赵国各地武装力量的相互策应与战略资源的及时调运,给赵国的军事进攻和国土防守带来极大不利.因此,赵国自赵襄子侵占代地之日起便开始谋求吞并中山,以期打破这种不利局面,但因碍于魏国的强烈干预和中山国的奋力抵抗,其目标始终未能实现.公元前381年,魏国在军事上遭遇赵楚联军的重创,白狄中山趁机复国.与此同时,赵国吞并中山的行动再一次提上日程.赵敬侯十年(前377),赵国从邯郸地区出兵,进攻中山国南部的重要城邑房子(今河北高邑县西);次年,赵国又从代地出兵,进攻中山国北部的重要城邑中人(今河北唐县西北).结果,赵国先后两次进攻均无功而返,处于摇篮中的中山国政权经受住了复国之初的严峻考验.

赵敬侯在连续两年攻中山失利后黯然离世,其后相继即位的成侯、肃侯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富庶的中原地区,中山国因此而赢得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然而在这段时期内,中山并没有满足于一时的安宁,而是在不断加强国防建设.《史记·赵世家》载,赵成侯六年(前369),中山开始筑长城.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资料,中山当时所筑的长城总长约89公里,其主体部分在今河北唐县和顺平县境内,其中唐县境内约占44公里.长城依山而建,多起于山峰半腰而终于悬崖绝壁或河流水库,沿山脊蜿蜒曲折而行.长城干线整体呈南北走向,沿线每隔一段距离便附属有烽燧或卫城.这些烽燧均骑于长城沿线上,或布于地理位置较高的山梁,以安排少量士卒瞭望敌情;或布于较为开阔的谷地,以驻屯较多数量的士卒防御来犯之敌.此外,长城沿线的内侧另建有卫城,目前共发现两处.一处位于唐河谷地的唐县葛公乡洪城村北,其东、北二面为山岗,西面为唐河,正当由山区通往平原的咽喉地带.此城略近方形,面积约42万平方米,城内散布着当时驻屯士兵留下的夹砂或泥质灰陶罐、豆以及夹砂红陶釜,考古工作者称此卫城为洪城遗址,并怀疑这就是当时中山国西北部的重要关隘——鸱之塞(又名鸿上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另一处位于唐县灌城村东北,周长约2公里,城呈方形,有东西二门,在城址西北角另建有一较小的外城与大城相连,考古工作者称此城为灌城遗址,现已为西大洋水库所淹.距中山国长城主体部分数公里的东部,分布着较多的战国城市遗址,如位于今顺平县河口乡中下邑村的夏屋城,位于唐县山阳乡南、北固城村的阳邑,位于唐县南、北城子村的中山城.此外,在今唐县南伏城村、唐县北罗乡西城子村、曲阳县党城乡河东村等地也发现大量墓葬及遗址.显然,这一地区乃当时中山国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而中山长城主体部分正起着保卫这一地区以防赵国东侵的作用.在涞源县司各庄乡黄土岭村,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一处建于东、北两山间沟谷的较大防御城址.城址长约450米,宽约200米,在城址的东、西两侧均筑有翼墙,两翼墙分别与城址的东南角、西南角相接,然后各向东南、向西顺山梁曲折延伸,止于断崖或山脚.城墙总长约6公里,宽约3.5米,残高0.8-3米,内外两面均用大石块垒砌,内填以碎石.城址东面与易县交界㈣,显系为防御燕国的进攻而建.《战国策·齐策》曰:“昔者,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杀燕将.”说明当时中山与燕、赵两国均处于敌对状态,中山国长城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典籍这一记载.

史迹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战国中山图存和争雄之史迹考述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史迹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史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