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微信论文范文资料 与微信朋友圈互联网场域中身份建构和文化表达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微信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05

《微信朋友圈互联网场域中身份建构和文化表达》:关于免费微信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微信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微信朋友圈是近年国内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微信中的朋友圈和现实社会中的朋友圈有共性,但差异更为明显.“熟悉”的“陌生人”和“陌生”的“熟人”是微信朋友圈人际关系的两种主要状态.基于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媒介,“朋友”在微信场域中具有多重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通过多样化的象征符号及其表达,微信朋友圈的即时互动和超地域性使其具备了现实朋友圈难以企及的社会资本动员能力和文化张力.微信红包、微信点赞、微言众听、微群讨论甚至微商广告等等,构成了“互联网+”时代微信朋友圈的基本业态和常态.微信朋友圈的出现和流行,在某种程度上看是文化和技术融合的现代性产物.作为文化和技术融合的当代社会交往媒介和载体,微信朋友圈已开始出现了一些后现代社会生活的端倪.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互联网+”时代;身份认同;身份建构;文化表达;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5-0011-10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微信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微信本来只是一种新的通讯方式,但微信和“朋友”结合使得微信朋友圈具有了独特的意义.人们对微信朋友圈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12年,但近年成几何级增长态势.截止2017年8月22日,在中国知网(CNKI)篇名检索“微信朋友圈”有559篇文章.①这55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信息传播和舆情分析”(176篇)、“广告和营销”(165篇)、“技术、安保和治理”(140篇)、“社会交往和社会资本”(72篇)以及其它领域(6篇).但是,从人类学角度探讨的论著较少,仅见于《民族学刊》、《探索和争鸣》等刊发的少数几篇文章[1-9].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观察,身份、场域和表达不失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分析视角.

一、微信、朋友和圈:“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场域变奏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0%,互联网络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平均点,达到54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其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上升到963%.微信朋友圈和 空间作为即时通讯工具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其用户使用率分别达到全部网民的843%和658%.[10](P.1,2,32)数据表明,基于互联网和手机即时通讯的微信朋友圈用户已经超过 空间用户近20个百分点.

根据微信的官方介绍,微信 (WeChat) 是 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人们开始用微信进行聊天和谈生意.由于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从此,微信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此外,微信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但微信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

微信功能的拓展,为微信朋友圈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纵观微信七年多来的发展,微信朋友圈是在 和其他社交软件平台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从表1统计资料看,微信版本的每次升级都增加了用户实用的功能,而且在每次大版本升级之前,都会进行若干次小版本修订,使之更符合用户需求.

从微信的功能服务上看,它的基本功能包括添加好友、聊天、实时对讲、微信小程序等.此外,还包括微信支付、微信红包以及朋友圈、语音提醒、通讯录安全助手、 邮箱提醒、私信助手、漂流瓶、查看附近的人、语音记事本、微信摇一摇、群发助手、微博阅读、流量查询、游戏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多类型智能手机平台、多语言界面、*保护、微信网页电脑版等其他功能.这些微信功能的拓展和提升,是信息技术变革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反映,也是“互联网+”时代文化和技术结合的重要场域,它为微信、朋友形成“圈”奠定了基础.

人类学学者认为,文化具有场域性,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测度.技术发明、制度变革和创新构成了社会文化变迁的基本动力和场域.换言之,文化在技术发明和制度创新中形成新的价值观,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有学者提出了“文化是制度之母”[11](P.119)的基本命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互联网+”的功能不断拓展,也使得“朋友”在现实社会和带有虚拟性质的互联网世界中的“圈”中兼备工具性和根基性的“双性”特点.前者表现为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陌生人)交往是功利性的,后者则主要表现为现实社会中的朋友(熟悉人)在互联网时代的带有虚拟性的微信空间里的交往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大同小异,更倾向于世俗性和道德性.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中,微信、朋友和“圈”构成了隐性和显性的双重场域.二、微信朋友圈的身份建构

近年来,微信朋友圈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新兴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微信中的朋友圈和现实社会中的朋友圈有共性,但差异更为明显.

“朋友”是一种身份,它不是和生俱来的,而是随着社会交往而建构起来的.在中国古代汉语字典中,《说文解字》不收“朋”.《康熙字典》【辰集上】【月字部】释“朋”:“【疏】凡言朋者,非惟人为其党,性行相同,亦为其党.”“又【易·兌卦】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周禮·地官·大司徒】联朋友.”《说文解字》卷三下“友”部:“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同志为友.周礼注曰:‘同师曰朋.同志曰友.’从二又相交.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康熙字典》【子集下】【又字部】 “友”:“【说文】同志为友.【礼·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丛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又善于兄弟为友.【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又凡气类合同者皆曰友.【司馬光·潜虚】丑,友也.天地相友,万汇以生.日月相友,群伦以明.风雨相友,草木以荣.君子相友,道德以成.”可见,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朋”和“友”各有其含义,无论是“同门曰朋”“ 同师曰朋”,还是“同志曰友”,或者“兄弟为友”,都是社会身份建构的结果.中国古人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金兰之交”“倾盖之交”“君子之交”“小人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贫贱之交”“金石之交”“半面之交”“一面之交”“总角之交”“尔汝之交”“忘年之交”“忘形之交”“八拜之交”“再世之交”“青云之交”“文字之交”等交往實践,甚至有“酒肉朋友”“狐朋狗友”等说法.可见,社会交往和身份建构、身份认同关系密切.

微信论文参考资料:

微信营销论文

微信投稿平台

微信投稿

微杂志

关于微博的论文

结论:微信朋友圈互联网场域中身份建构和文化表达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微信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2018微信最新的版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