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回族文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2018年回族文学年度述评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回族文学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21

《2018年回族文学年度述评》: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回族文学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得大概很少有人能够一口气儿说出所有“民族”的称名.从理论上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学”.一个民族即便没有自己的文字,也一定有口头文学在口耳相传着.但是,以一个特定民族命名的文学刊物,我目前所知的只有《回族文学》和《满族文学》.仅此一点,《回族文学》就是值得文学读者和研究者注意的.

阅读了2012年全年的《回族文学》,我首先想说的仍然是小说.这倒并非是不能免俗,而是因为小说确实是一年中特别耀眼之处.每期的小说头条,都堪称佳作.李进祥的《去桃花源》(第1期)、马金莲的《夜空》(第2期)、李进祥的《七十岁出门远行》(第3期)、马金莲的《难肠》(第4期)、冶生福的《胡墼》(第5期)、马金莲的《荞花的月亮》(第6期).这些小说,在叙事风格和精神品格上,有着明显的一致性.朴实、端庄却又并不显得呆板、僵滞,刚健、劲拔却又有着流丽、婀娜,是这些小说总体的美学特征.小说叙述的是带着泪痕、夹着血丝的生活经验;小说表达的,是如大西北的沙漠、戈壁、黄土高坡一般真实的人生感悟.没有一点儿花拳绣腿,没有丝毫的浮而不实.

李进祥、马金莲、冶生福这几位作家,都有着良好的语言修养和叙事能力.语言干净利落,故事的展开张弛有度.这六篇头条小说,都给我很大的审美享受,而冶生福的《胡墼》留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小说篇幅不长却曲折有致,一开头就以语言的清新、灵动吸引着我:

活了这么多年,他还从没注意过村庄的天空,是那种让人心慌的蓝,那种一揭去蓝帷幕就能看到什么的蓝.这让怀揣纸片刚下车的他有点儿头晕,还有点儿无所适从.他颠簸了一路,也难心了一路,但此刻他的委屈、他的不平,全被这蓝色洗干净,洗平静了.身旁是憋足精神开花的油菜地,蜜蜂拖着沾满花粉的小胖腿在黄灿灿的油菜花上飞来飞去,浓浓的花香让他觉得这油菜地马上能淌出清亮亮的油来.

时间还早,他没回家,慢慢走上那块坡地.除了去清真寺,他更愿意坐在坡地上.坡地背靠着黄土小山,是个怀抱湾,挡风又挡雨.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村庄.

清晨的村庄是最耐看的.日头慢慢爬上来,头一个染红了这块坡地,又忙着去染清真寺宣礼塔上的镀金月亮、清真寺的屋顶、李家楼顶的 、房顶上的蒿草.到这时日头染得越来越快,染得轰轰隆隆、浩浩荡荡,连小村的各种声音也染上了日头的色泽.还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女人提着奶桶走向收奶点,奶桶里的牛奶中掺和着日头的红色,让人觉得日头渗到村里每件东西里.

这是《胡墼》开头的几段.这样一篇短短的述评,按理不应该抄录这么多原文,但我实在喜欢这样的文字.用“让人心慌”来形容天空的蓝,尖新之极而又准确之极.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面对这样的蓝天,也不是所有的人面对这样的蓝天都有“心慌”之感.然而,“心慌”的确是许多人面对这样的蓝天时的心理状态.我们心慌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慌,当冶生福把“心慌”这两个字说出来时,我们的眼前又出现那样一种蓝天并真切地听到自己的心在有些慌乱地跳动.用“心慌”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形容天空的蓝,已经很违背常理了,下面一句“那种一揭去蓝帷幕就能看到什么的蓝”,就更不讲“道理”了.帷幕下面是否有什么,和帷幕是怎样一种蓝色,有关系吗?从逻辑上,没有丝毫关系.然而,我们却又无端地从这样一种表达中感觉到了异常的意味.文学当然可以并且应该表达符合逻辑的道理,然而,文学也可以并且应该表达不符合逻辑的道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文学区别于哲学之处,就在于不但能表达符合逻辑的道理,还能表达不符合逻辑的道理.文学的道理,往往在逻辑之外.能否表达逻辑之外的道理,是检验一个作家优秀和否的标准之一;是否表达了逻辑之外的道理,是判断一部作品优秀和否的一种尺度.“蜜蜂拖着沾满花粉的小胖腿在黄灿灿的油菜花上飞来飞去,浓浓的花香让他觉得这油菜地马上就能淌出清亮亮的油来”,这样的叙述也是很有味道的.冶生福用一个“染”字表达初升的太阳对万物的普照.一个“染”字,打通视觉和听觉的隔阂,混淆了眼睛和耳朵的功能.日头虽“染”着万物,但却是无声无息的,而冶生福却让日头“染得轰轰隆隆、浩浩荡荡”;声音是不可能有色彩的,冶生福却令初阳把各种声音都染红.所谓通感,本来就是一种无理之理,是逻辑之外的道理.《胡墼》中通感的表达,都很精彩.再例如:“人说老就呼啦啦地老了”;“刚给大儿子盖完房结完婚,二儿子又噌噌地长大了”.用“呼啦啦”形容上了年纪的人老得之快,用“噌噌”形容孩子长得迅速,都把本来无声的过程有声化.《胡墼》值得称道的,还有构思的精巧.小说中的“他”,一个知道自己生命行将结束的回族老人,在默默地为自己准备着后事,但老人的行为却被儿媳误认为是在忙着婚事.儿子儿媳都担心老伴早已过世的老汉会再婚,所以有这样的误解.当后事被误解为婚事时,事情就复杂了,矛盾就产生了,故事就曲折了,小说的内涵就丰富了.《胡墼》实在是一篇完成得很好的作品.

《回族文学》在“岁月钩沉”、“回族人物”、“海外手记”、“西部风景线”等栏目外,特设了“散文”栏目.其实,这几个栏目,也同样可视做散文栏目.在特设的“散文”栏目中,刘亮程的《大杨树》(第3期)颇为醒目.刘亮程是散文高手,也已是散文老手.在刘亮程的作品中,《大杨树》也许算不得特别好的作品,但仍然具有老手的老辣和高手的高超.刘亮程以对自然现象清新、细腻的描绘而为人所知、为人所爱.《大杨树》依然有着这方面的特色.刘亮程在二十世纪末的出现,给人以空谷足音之感,多少有些奇迹的意味.刘亮程的成功,首先应归因于对语言的敏感,或者说,刘亮程的成功,首先表现为语言上的成功.如果语言是平常的,如果语言不具有那一份独特的文学性,又哪里会有今天的刘亮程.《大杨树》的语言,仍然是平易而不平常的,例如:“树倒了.树倒地的声音像天塌了一样,先是‘嘎巴嘎巴’响,树在骨折筋断声中缓缓倾斜,天空随着树倾斜,西斜的太阳也被拉回来.树倒去的方向人纷纷跑开,狗跑开,鸡和牛跑开,蚂蚁不跑,大树压不死小蚂蚁.”所谓语言好,无非是能用语言把某种独特的观察、感受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大杨树》有着刘亮程一贯的语言品格;但比起刘亮程过去的一些作品,《大杨树》又有了明显的不同.《大杨树》不再是单纯的描写自然和人事,而是具有了象征和隐喻的意味,有着许多言外之意.

回族文学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杂志征稿

文学杂志排名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关于文学的论文

结论:2018年回族文学年度述评为关于回族文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回族文学投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