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张君劢论文范文资料 与张君劢教育思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张君劢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0

《张君劢教育思想》:关于免费张君劢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张君劢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张君劢是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教育思想极其丰富、深邃.他注重民族意识的培养,以德智兼修为教育宗旨,以中西融合为教育方针,并身体力行重建儒家书院,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拟对张君劢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厘清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张君劢;教育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1-0063-03

张君劢无疑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其一生始终徘徊于“学术国”和“政治国”之问,当代学者黄克剑称之为“志在儒林,期于”.他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致力于阐发儒家传统,以期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通观学界对张君劢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他的文化哲学、中西文化观、宪政思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对其教育思想的审视与关注则明显不够.查中国学术期刊网,1981—2010年的30年间,还没有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发表.有鉴于此,笔者不掇冒昧,对张君劢的教育思想作一系统分析.

一、张君劢教育思想之渊源

张君劢的教育思想,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中国近现代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陶养,以及西方近代以来教育观念的启示,促进了张君劢教育思想的形成.

1.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尤其是儒家教育理念对张君劢的熏陶

中国自文明诞生之始,特别是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以来,就十分注意对国人的教育.“有教无类”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教育的独享;“富之”而后“教之”即注重提高国民素养;“尊德性”、“道问学”旨在道德与智力的双向并进.宋代兴起的私人书院教育,在培养人才、传承民族文化、宣扬学说主张等方面更是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些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特有的积极意蕴,自然成为张君劢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2.张君劢吸收了西方近代以来先进的教育观念

晚清以降,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震荡与激变、喧哗与骚动.面对数千年未有之时局,作为极富现实感的思想家,张君劢多次赴海外留学,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他1906年东渡日本,1913年赴德,1921年再度赴德,1930年三次赴德,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文化.正因为多年的海外游学经历,使张君劢可以更从容、更系统地汲取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他深入研究了洛克、康德、杜威等思想家的教育学说,并借鉴了欧美各国以及苏联的教育经验.西方近代以来重知识、重技能的教育策略对张君劢教育思想的形成亦产生积极影响.

二、张君劢教育思想之要旨

张君劢一生热衷于政治,以期通过政治活动来’改变危机四伏、灾难深重的中国.他深入探究了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并比较了中西社会之异同,认为“吾专制而彼民治,吾无宪法而彼有之,彼有个人自由之保障而吾无之,彼教育其民惟恐其不智慧,而吾则行愚民之术”.在他看来,要在中国推行政治,必须先从教育人手,提高国民素养.从20世纪20年始,他便把教育作为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尝试重建儒家书院,以培养民族意识的教育目的,提出德智兼修的教育宗旨,并制定中西融合的教育方针.如果说贺麟极力宣扬学术建国,那么张君劢则致力于教育救国.

1.培养民族意识的教育目的

张君劢对民族与民族意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谓民族,“即居民之同宗教、同言语、同习惯、同血统,且当共患难者也”.民族意识,“乃人民能巍然雄立于宇宙之要素,亦日民族自觉.简言之,即民族自知其为民族之谓”.他认为,教育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根本,而提高中华民族的意识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乃民族之第一基本也”.他指出,自古至今,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极为模糊.从历史上看,我国边疆地区所居住者,多为少数民族,其文物制度远远落后于汉族,文化水平亦不能与汉族相媲美.数千年以来,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多能相处融洽、共同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民族之间的个性差异,民族意识极其淡泊.然而,西欧国家则不同.法兰西与德意志世代相仇、常为劲敌,但法兰西人自知其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自知其为德意志人,民族界限清晰可见.

在张君劢看来,澳门甘受葡萄牙人统治,香港受治于英国人,皆由于民族自觉性不足所致.然而,他又对国人的民族自觉充满信心:“我国人口号称四万万,而此类无教无养之民,竞达三万万九千万,此三万万九千万之民,一旦加以教养,其民族思想之强烈,当远在一般士大夫之上”.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推行识字教育,时仅数年,每人识字达千余.一·二八松沪会战,平民教育促进会号召募捐,顷刻间,捐款达二百四十元.这些事例使张君劢坚信,三万万九千万人民的身上潜伏着很多没有发展的智慧、能力与勇气.“其所以缺乏民族自觉意识,盖由无教无养所致也.所以拯救中国的方式只能:“一要使人民有养”、“二要人民有教”.必须立足教育,培养国人的意志、提升他们的民族性,以形成其民族意识.只有确立了民族自觉意识,然后才可以立国.由此可见,教育是形成民族意识的根本方法.

2.德智兼修的教育宗旨

张君劢认为,中国先秦儒家和欧洲中古以前的教育思想偏重于道德和修养.孔子十分注重*道德的培养,好言德治而合刑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强调为师者的个人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主旨亦是如此.然而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提倡“知识就是力量”以来,欧美的教育就侧重于知识而忽略了道德.张君劢深入探究了欧美国家的教育史,学习其先进的教育观念.“我可以坦白言之,二三百年来,西欧人之心理上但知侧重知识,且以为知识愈进步,人类幸福殆无止境.然自两次大战以还,欧美人深知徒恃知识之不足以造福,或且促成世界末日,于是起而讨论科学之社会的任务.伸言之,知识之用,应归于利人而非害人,则道德之价值之重要,重为世界所认识矣”.在他看来,正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教育侧重于知识,成就了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和文化危机.

张君劢通过历史的考察得出结论:“重德性而轻知识,则为科学之不发达,重知识而轻德性,终必陷于转以智力为戕贼同胞同种之利器.道德与知识两者不能偏于一隅,道德与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道德与知识各有所长: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知识是人才素质的主要内容.知识可以明辨是非、判断善恶;而道德则见其不善而不为,见其善者而为之,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在他看来,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人格,教育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二是传授知识,增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因此,他把德智双修作为现代教育的宗旨,其多

张君劢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张君劢教育思想为关于张君劢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张君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