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众论文范文资料 与民国时期国民性教育大众和现实指归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众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31

《民国时期国民性教育大众和现实指归》:这篇大众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民国国民性教育思想的大众探索,是以“救亡图存”为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方法路径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教育对于国民性养成与改造的重要性已成共识.当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一个新的转型和发展时期,以史为镜鉴,将国民性教育与改造作为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有序为之,促进国民对于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促进国民的全面自由发展,通过教育促进“国”与“民”之间的认同,努力塑造有“健康国民性”的“现代中国人”.

[关键词]民国;国民性教育;大众探索;现实指归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5-0094-05

[收稿日期]2015-05-28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民初‘国民性改造’教育思想的*研究”(13JYB005)

① 据统计,仅就《教育杂志》而言,1909—1948年近40年间,登载各类关于公民教育(国民教育)的文章近80篇.转引自王小庆:《如何培养好公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页.

清末,被西方坚船利炮轰开大门,“泱泱大国”的尊严与虚荣扫地之后,中国精英们一直在反思败因.先是认为武器不行,于是“师夷长技”,推行“洋务运动”,“购进新式军舰”,至甲午一役依然苦吞败果;痛定思痛,认为关键在变革“政治制度”,于是推动“戊戌变法”,又百日而终.历经曲折,民国建立.然而,共和之制依然有名无实,中国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大震荡与大整合之中.此时,有识之士聚焦“国民”,认为中国的“国民性”“亟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以及国民性改造与教育的问题的研究日盛,众多有识之士在国民性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①,达成了教育对于中国国民性改造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作用的共识.这种共识逐渐成为一种思潮.“思潮是思想史中的峰峦”[1](p.2).思潮的出现,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一种由小到大、由远至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演进过程的结果.在此过程,有的声音如黄钟大吕,声震林岳,振聋发聩.专注于这些时代的强音,我们就可以抓住一个时代的脉搏.然而,思想创见生成与表达的权利绝不仅仅为名宿大家所专有,我们的研究在关注名宿大家之外,也要尽可能地放眼于参与推动思想洪流前行的众多普通人物和他们的点滴思想,既观“江河”之浩荡,也听“溪流”之淙淙——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大众点滴思想汇集而成的“溪流”,既是“潮”的基础,也可使我们更接近“潮”的本质,更清楚潮流起伏的内在动力和特征.重新梳理和审视这一时期国民性教育思想,我们力图避开“大家” 为主的研究方式,企图辟一个以“普通知识阶层”为主的研究场域,姑且把他们关于国民性及其改造的思想、实践尝试称之为“大众探索”,希望为考察民国国民性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内在发展规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对当今时代语境下的国民性教育研究和实践带来一些启示.

一、民国时期国民性教育思潮的大众探索路径

民国甫立,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机会大大增加,西学东渐之风为之蔚然,有世界先进诸国的榜样参照,似乎人们所期盼的“新国家”指日可待,人人成为与世界同进步的“新国民”也是自然而然之事.然而,良好的愿望终究被依旧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所打碎,取而代之的,却是迫切需要救亡图存的共识.民国,与帝国相比,国家为吾国家,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人民是国家主人,因此,救亡图存,国民是实施的主体.欲有新国家,必先有新国民,这是救亡图存的关键.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大前提、大环境下,社会大众,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不得不将注意力迫切地指向了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与改造这一命题,这也促使包括教育界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开始越来越多地深刻思考中国之国民性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教育对于先进国民性养成的重要性.“任何国家,其国民固有特性,非皆优良,必赖教育培养之,陶铸之,使其国民道德日趋高尚,浸成普遍习惯”[2](p.4).由此,国民性教育问题在民国建立伊始即成为洪波涌动的社会大众思潮.

1913年6月,余箴在《教育杂志》第5卷第3号上发表《国民性与教育》一文,从“何谓国民性”“实用国民与因袭性”“实用国民与利己心”“教育者之责任”等四个部分阐明其国民性改造与教育的观点.其后,庄泽宣、CY、王杰士、陈健民、许侠武、固本、邱大年、余家菊等人也纷纷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庄泽宣.教育造国民性说[J].留美学生季刊,1920第7卷(1);庄泽宣.国民性与教育[J].新教育评论,1926第2卷(2);CY.吾国国民性及今后教育上训练之方针[J].云南教育杂志,1922(5);王杰士.公民教育与国民性格之培植[J].金山县教育月刊,1926第3卷(6);陈健民.国民性与小学教育[J].湖南教育,1928(4);许侠武.教育与国民性[J].安徽教育,1933(3);固本.国民性与教育[J].汗血周刊,1935第4卷(14);邱大年讲,张益珊记.教育与中国国民性之改造[J].文化与教育,1936(77);余家菊.教育当着眼改造国民性[J].经世战时特刊,1938(7);等.,他们提出:“国民性者,即国民全体之性质等吾人各有志向、言语、行为,其所以能有此事者,则因有精神之故等人之精神等必有赖乎培养.培养之途有二,一曰物质之培养等二曰精神之培养等其属于后天者,则为其人所受之教育.”[3](pp1-4)“在我国国民性上面,来建设新文化和新思想等就先要避免思想的保守化、固定化等断行教育方针的变革等须先唤起国民的舆论.”[4](p.80)这些著作基本上都是从国民性改造的宏观角度,探讨中国国民性与教育的关系.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自民国始建前后至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一直高度关注对于外国国民性问题的介绍和探讨.但在这些介绍和探讨之中,专门提及外国教育对其国民性影响的著述却并不多见对于西方国民性的介绍和探讨,从地域上说,分布极广,不仅包括中国的近邻日本与发达的西方大国列强,如英、美、法、德、意、俄等,甚至还包括比利时、菲律宾、印度等幅员窄小或相对落后的国家;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于探讨这些国家的国民性与其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有的著述甚至深入到从钢盔等物件细节上,挖掘其国民性特质的地步.然而,专门就外国国民性教育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介绍的寥寥可数,其中以朱桂友的《国民性与英美法德四国教育》(1926年)和罗廷光翻译的《英法德美意俄的国民性与教育》(1934年)为代表.参见:朱桂友.国民性与英美法德四国教育[J]醒狮(教育特刊),1926(67);罗廷光译.英法德美意俄的国民性与教育[J]教育杂志,1934第24卷(4);彭学沛.比利时的国民性研究[N]晨报副刊:社会,1926(35);安斯.菲列宾共和国与其国民性[J].申报月刊.1944复刊第2卷(12);雷通群.佛教的哲学与印度的国民性[J].厦大周刊,1929(200/201);浙厂.钢盔史略[J]三六九画报,1941第8卷(4);等..由此可见,教育对于国民性的重要性,在民国知识分子“向西看”的选择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大众论文参考资料:

科学大众杂志社

大众文艺杂志

大众文艺期刊

大众投资指南杂志

大众文艺投稿

大众文艺杂志社

结论:民国时期国民性教育大众和现实指归为适合大众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大众volkswagen报价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