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蔡仪论文范文资料 与蔡仪百年美学人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蔡仪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3

《蔡仪百年美学人生》:本论文为您写蔡仪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蔡仪的美学研究

中国现代美学是从二十世纪初引进西方美学思想而发轫的.在蔡仪先生开始美学活动的四十年代之前,已经有数位美学家的若干部美学著作问世,如二十年代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设了美学概论课并撰写《美学通论》教材,吕瀓、黄忏华、陈望道、范寿康等人也有专著出版;尤其是到了三十年代,朱光潜推出《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影响甚大.但总的来说,上述美学家和美学著作阐发的主要是西方美学家(从柏拉图、鲍姆加登、康德、黑格尔到立普斯、布洛、克罗齐等)的思想—要么是自上而下的形而上的所谓“观念论美学”,要么是自下而上的所谓“心理学美学”,而在蔡仪看来,它们都是建立在唯心论哲学基础上的“旧美学”.而且当时的中国美学家大体是对西方美学进行译介和借鉴,缺乏自己的独立创造.蔡仪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新艺术论》 和 《新美学》标志着蔡仪美学研究的开始,而一起步他就扮演了两个重要角色:一是“旧美学”的学术革命者,一是“新美学”的体系化理论的创建者.这两个角色的学术内涵和承担的任务不完全相同,但在蔡仪身上是合二而一的.他的《新美学》第一句话就说“旧美学已完全暴露了它的矛盾”,而自己这本《新美学》“是以新的方法建立的新的体系”.他历数当时中国美学著作特别是朱光潜几本书中所介绍和阐发的各种美学观点,逐项逐条加以剖析,认为他们大都主张美在主观观念而误入歧途.蔡仪自信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思想方法对“旧美学”进行革命性批判和创造性改革,针锋相对地提出“美在客观外物”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说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创建,当然不自蔡仪始.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瞿秋白、鲁迅、沈雁冰、冯雪峰等人已经开始翻译马克思、恩格斯、普列哈诺夫、列宁等有关文艺和美学问题的论著,阐述他们的美学思想,并据此进行文艺批评,论说自己的美学观点.但是中国最初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译介和理论阐发,同样是不系统的,非体系化的,从学术角度说,只是散兵游勇.真正试图对当时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理论整合并创建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完整体系的,是蔡仪.他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努力建立一套富有个性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美学体系,因此,有人称蔡仪为中国现代“第一个依据自己的思考去表述自己的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学者”,不无道理.今天看来,《新艺术论》和《新美学》,可谓站在四十年代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学术最前沿的代表性著作,确是一座学术高峰.

蔡仪的理论活动、理论著作,根本上说是美学活动、美学著作.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教授艺术社会学和艺术理论,写作《新艺术论》和《新美学》;他在五十年代撰写现实主义问题的论文和《文学知识》,六十年代主编《文学概论》,八十年代出版《新美学》改写本以及主编《美学原理提纲》《美学原理》和各种美学刊物自不待言,大都可以归结到“文艺美学”这个大范畴里面去,主要从哲学和美学角度论述艺术的基本原理,而且最后归结到艺术的美是什么的核心命题.

蔡仪的文艺美学思想,用一句话概括:以他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石,阐述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或认识,而其特性,则是形象地反映或认识;文艺的最高成就,则在于真实地反映现实,要达到现象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个别性的真实和普遍性的真实,要用个别性反映普遍性,也即创造艺术典型.这个思想几十年一以贯之,从未动摇过也未改变过.

十年代,蔡仪出版了《新美学》改写本,蔡仪对此书非常重视,改写工作历时近二十年,以至于生前没有见到改写本第三卷的出版.第一编“叙论”,增加了美学史回顾和批评性、论辩性文字.第二编“现实美论”,反复地、深入地阐发他的唯物主义美论.第三编“美感论的哲学基础”,为了说明美感是美的反映、认识这个唯物主义原理,特别增加了“哲学基础”部分的分量.第四编“美感论”,蔡仪关于美感的论述有鲜明的特点,而且较之其他美学派别,花的气力要大些,也深入些.

《新美学》改写本可谓皇皇巨著,是其对一生美学思想的修订、总结、“定稿”.在书中,其一贯的美学思想观点更加精致化了,更加深化了;表述得更充分、更纯熟了;个别的思想也有进展.但从另一角度说,其美学思想、美学体系却没有根本上的实质性的发展,而是原地踏步;而且,又加进去一些意识形态的批判内容.

五六十年代的美学“三国演义”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了一场全国性的美学大辩论,这是在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夹缝中,少有的基本属于学术本身的自由辩论活动.大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蔡仪、朱光潜和后起的李泽厚.他们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美学“三国演义”,他们在激烈的学术交战中,各自申说、阐发、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美学主张,形成各具特色、三足鼎立的美学学派,共同促进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

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他们三派的观点,或许可以这样说: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自然的;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的、社会的;朱光潜主张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按时间顺序来说,朱光潜的美学活动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谓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说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主观和客观发生关系取得统一而形成的物的形象.譬如一朵花的美或不美,既不在花本身,也不在看花的人,而在花和看花人发生关系后在看花人主观上形成的花的形象.这是他五十年代的说法.按他早年的观点:“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美不仅在心,亦不仅在物,它在心和物的关系上”,“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其实质就是说美不在物而在心,是“心灵的创造”.五十年代他只是换了一种说法:美感的对象(即美)不是“物本身”,而是“物的形象”.“物本身”是纯客观的;“物的形象”则是“物本身”在人的主观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即主客观的统一.后来,朱光潜借用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来表述他的主客观统一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变化和进展.但许多人认为他的这个观点很可疑,只是新瓶装旧酒:所谓美是“自然的人化”,“自然”是客观,“人化”是主观,仍然是主客观统一.蔡仪和李泽厚都批评朱光潜是主观唯心主义.

蔡仪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蔡仪百年美学人生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蔡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吕荧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