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心血著华章论文范文资料 与倾注心血著华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心血著华章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4

《倾注心血著华章》:本论文为您写心血著华章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李伯勇老师又一部长篇力作《父兮生我》和读者见面了,这是赣南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印象中,在上犹参加他的小说首发式至少有三次吧,他每次捧出来的作品都让人耳目一新,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这么多年来,像李老师这样执著坚守文坛的,并不多;而能取得这么厚重成绩的,在赣南更是凤毛麟角.我和朋友们聊起当代赣南作家,总是认为,以目前成就而言,李老师已经成为赣南文坛的旗帜、标杆、制高点.我这样说,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他的十几部作品.一个人在文坛的地位,并不是开多少次研讨会、发多少篇评论文章、搞多少次宣传决定的,而是由作品决定.作品是证明一个作家实力的唯一有效论据.

回归到创作这个话题,这么多年,李老师给我留下的是这么几个印象,或者说是这么几个简单的字吧——

第一个是“纯”字.

首先是纯粹的写作.李老师的写作坚守了文学本色,不是为“政治”服务(尽管他的作品不但没远离政治,相反还很好地反映了政治),也不是为了个人的“经济建设”,谋取物质上的好处.从他的文字就可以看出,这些东西是没有理由用来晋升官位或谋取赞助的,因为它不是为哪一个人或利益集团代言;它是纯粹的文学,是为了剖析人性的文学,没有急功近利的意思(当然,一个人做事,功利还是应该讲究的.不过真正的功利,应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眼前实惠,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搞文学的,就应按创作规律行事,现实当中我们却看到很多“文人”根本不像文人.像李老师这样耐得住寂寞,置身于物欲之外,写得这么纯粹,对文学的忠诚度这么高的作家,当今这个社会并不会很多,所以显得特别宝贵.

二是纯朴的文风.文如其人,李老师这个人看起来很朴实,有人说“像个农民”,他的写作风格,也是非常纯朴,保持了农民本色(虽然他早已不是农民,是从县文联主席岗位退下来的干部).他追求的不是华而不实、只求形式不重内容、让我们看了眩晕的文风,而是朴实无华而又意味深长的文风,让我们读了感到亲切.

三是纯熟的手法.李老师文风虽然朴素,但作品很有艺术特色,而且非常注重创新,可以说是匠心独具,各种技术运用娴熟,基本上每部长篇都体现了创新手法.所以,看了李老师这么多大部头,不得不佩服他是个内力纯正、功力深厚的文坛高手.

第二个是“深”字.

一是深刻的内涵.他的写作不是就事论事,停在表面,总是由此及彼,延宕出一些深刻的道理,这使他的作品显得富有哲理.他从来不回避政治,而且常常直面政治,但他是从“人学”的角度深入解读政治,而不是肤浅的图解,字里行间,力透纸背,发人深思,让人产生“社会原来如此”之类的感慨.在我看来,读书最大的收获正是有所思、有所悟.

二是深湛的学识.这一点我觉得很奇怪,论学历,李老师并没读过大学;论环境,他长期居住在上犹这个各方面还算落后的小县城.可是,他在作品里显露出来的学识,根本不像一个小县城的作家能够表现出来的,我看到的分明是“大家风范”.这只能说,李老师通过他的博览群书,穿越了时空,让自己变得博古通今,真是心有多大,思想就有多远.在这方面,他给我的启示就是,阅读和思考,完全可以改变地域条件的不足.赣南“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等等,并不是我们出不了成绩的借口!

三是深挚的感情.如果不是倾注了心血,是写不出这么几百万字的东西的.接触这么多年,我感觉文学基本是李老师生活的全部,他是真正用心血在写作,对文字融入了深挚的不可自拔的感情;他的写作,完全是为了精神追求,而不是为了稿费,或者为了所谓的“提拔”之类.他虽然蜗居县城一隅,却能做到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用文字来“忧国忧民”.在多数人都忙着“把握今天”、让生活实现最大的“物质化”的时代,李伯勇还在坚持理想主义的写作,这正是因为他对文学爱得太深沉.

第三个字是“通”.

一是各种文体兼通.李老师在文学方面是通才,各种文体通吃.我认为,他不仅仅是个出色的小说家,而是个综合性的高手,五项全能.我看过他大量的散文、随笔、评论,觉得这些方面的成就也不低于他的小说,放在赣南乃至更高的层面,照样是一流的.尤其是文学评论,那完全是专家水平,比某些高校的文学教授还显得专业,因为他有自己的创作经历,而且能静下心来把人家的作品读懂,把文学这档子事读通,不像某些“专家教授”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码字只是为了拿红包、评职称.

二是历史和现实联通.表面上看,李老师的小说写的都是已经过去的岁月,不够时尚,不够热门,时代感不强,和我们的生活有距离;其实细究之下,他写过去,正是为了通过记录历史折射今天,甚至昭示明天.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李老师写的内容,其实根本没有脱离现实,而是我们当下非常需要反思、认真面对的——其中有一些,甚至可能恰恰是被今天的人们有意无意忽略了的.这也是他的写作的一个重大意义所在.

第四个字是“远”.

一是在空间上,李老师的作品影响力辽远.当前在赣南,有哪些在外面叫得响的知名作家?数量不会很多,我看李老师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我在厦门有一个朋友,也是个作家,出了20多本书,是当地从外省引进的人才.他和我谈起赣南的文学,就专门提到他并不认识的李伯勇.这位作家买了李老师出版的小说认真阅读,看了之后评价很高,说现在像他这样写得这么专注的作家已经不多了.还有,当年李伯勇的长篇小说《轮回》在外省获奖、《恍惚远行》进入全国长篇小说排行榜,也是实力的体现.

二是时间上,李老师的作品生命力久远.我一直认为,他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因为他的写作不是“短视”的,不是“小我”的.不管对什么事件,他总是习惯放在社会大背景之下来作考察,体现的是文学的责任担当.我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文学不仅要满足普通读者的当下需求,还应成为历史的承载(尽管它不是唯一),这样才能长久,才能深远.而李老师的写作,正在试图努力实现这个使命.他不断地写自己热爱的乡土,以这个有限的地域空间反映某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保存了一个时期、一方水土、一代人的记忆.而这,就是他的最可贵之处,也是他的作品生命力所在.

我对李伯勇老师的创作谈不上专门的研究,仅是从长期的交往中得出这些粗疏的看法,在此也让我借他新著面世的喜事,抛出一孔之见.

(本文为作者在李伯勇《父兮生我》首发式上的发言)

心血著华章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倾注心血著华章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心血著华章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著华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