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传播学视域论文范文资料 与翻译传播学视域下礼记英译海外传播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播学视域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0

《翻译传播学视域下礼记英译海外传播》:本文是一篇关于传播学视域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礼记》承载着中国精神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早期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礼记》英译的研究在国内外可谓凤毛麟角,或集中在理雅各英译本的文本分析,或将《礼记》作为五经的一部分一笔带过,或是文本介绍,其英译海外传播研究至今未见系统梳理.因此本研究欲通过解答以下问题对《礼记》英译传播做一历时整理:《礼记》英译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下《礼记》英译如何传播?

一、《礼记》英译传播概况

《礼记》的传播始于翻译.《礼记》的翻译源起16世纪,而英译本的传播始于19世纪,其代表是1885年理雅各《礼记》英译本的出版.《礼记》的全译本并不多,节译略盛,如阿瑟·戴维·韦利进行过节译;翟理士节译的《礼记·檀弓》发表在《中国文学史》(1901)上;1938年,林语堂先生将《礼记》节译收录在《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中;中国学者安增才依照徐超的现代解构阐释予以英译,先后于1999年、2000年出版了《礼记英汉对照》和《儒学经典译丛:礼记》.概言之,《礼记》英译的海外传播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译介;20世纪的节译传播;21世纪初的再版和节选传播,走过了初探期、黄金期和冷落期.

二、翻译传播学视域下《礼记》英译的海外传播

翻译与传播的紧密关系由来已久,奈达提出了翻译交际理论观,威尔斯的翻译信息传递特点,吕俊的“翻译学是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的翻译传播观,廖七一的翻译信息论,谢柯、廖雪汝提出的“翻译传播学”.从翻译学视角关注国学经典传播成为必然.

翻译传播学将传播主体、信息、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传播学概念和范畴引入到翻译学领域,形成了翻译研究的新参照系.具体来说,翻译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即翻译传播主体、翻译传播内容、翻译传播媒介、翻译传播受众、翻译传播效果、翻译传播目的及翻译传播环境.本文将借助此七类划分,对《礼记》英译的海外传播做综合性梳理.

(一)传播目的和主体

传播目的即为什么传播,传播主体即谁传播.综观《礼记》翻译史,《礼记》英译海外传播的第一个阶段,传教士是主力传播者.19世纪下半期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出现,儒释道三家的主要典籍都被译成了英语,《礼记》位列其中.新教传教士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传教服务.因此,此阶段《禮记》的传播主体为传教士、外交官、汉学家.

20世纪,海外汉学家和国内双语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经典文学,借助出版企业,发挥双语背景,进行节选传播.然而这一时期《礼记》的英译仍无法超越理雅各的地位,在全球化传播环境下,国学研究走出国门,此阶段的节选传播具有介译功能,主要是海内外汉学家出于文化交流研究目的进行的传播行为.

21世纪,媒体渠道(包括网络、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出版社、自媒体等)成为传播生力军,合作成为主流.翻译的主体在这一阶段主要依靠具有双语能力的中国学者和海外汉学家的通力合作,经历了赞助人、意识形态导向者——政府,出版、文化、翻译企业实体,翻译组织、团队,文化学者合力传播路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播迎来了“多元多维传播路径”.“多元”指传播主体多元,包括媒体、出版印刷实体,商品贸易实体.“多维”指既有文字类传媒,又有大众传播,借助电脑和移动互联网综合传播.《礼记》作为英汉双语国学经典系列之一,于2016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再版了理雅各《礼记》英译的节选本在亚马逊进行销售;借助电脑和移动互联网路径,谷歌推出了收录了《礼记》英译全译本的《东方圣典丛书》的电子图书,《礼记》英译传播响应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政策号召,开始了以出版实体、电脑和移动互联网为传播主体的传播时代.

(二)传播内容

翟里斯集中讨论丧葬礼仪的《檀弓》;林语堂选择了儒(《儒行》)、礼(《经解》)、政(《哀公问》、《礼运》)、育(《学记》)、乐(《乐记》);安增才依据徐超的阐释解构重组本进行英译,分门别类成81章;节选本涵盖《礼记》所涉内容的各个时期,从文本内容出发,避开制度和政令篇,选取吉、凶、宾、军、嘉、葬、礼、行、德、育、衣、冠、阴阳等内容,精而全地向海外人士介绍《礼记》.不同译者的节选选择受到传播环境、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特点.

(三)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包括能够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礼记》英译的传播途径为社会团体、报刊、海内外出版社和网络平台.

《礼记》海外传播初期是以翻译的形式向海外介绍,主要依赖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翻译得以实现.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版社成为《礼记》英译海外传播的主体和途径.针对出版社这一传播途径,谢天振教授指出,“出版机构对作品的传播起着很大作用,建议由国外出版机构出版发行中国翻译文学作品”,如收录《礼记》全译本的《东方圣典丛书》(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由伦敦克勒瑞敦出版社(Clarendon Press)出版;《中国文学史》由纽约D·阿普尔顿出版公司(D. Appleton & Company)出版.同时,国内出版社在《礼记》双语出版上不遗余力,如中州古籍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因此目前《礼记》的英译出版是海内外出版社共同发力的结果.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礼记》英译的传播多了一条网络途径.谷歌的免费电子阅览平台已经将理雅各的《礼记》全译本进行网络分享,正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结果.同时,《礼记》的双语阅读本已经凭借网路销售平台进行销售.《礼记》英译必然跟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步入互联网传播时代.

对于《礼记》英译海外传播的未来,可以采取谢天振教授的建议:国家设立基金资助中国文学翻译出版,其一是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国外汉学家、翻译家积极投身中国文学译介,其二是在国内建立中译外常设基地.

传播学视域论文参考资料:

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论文选题

教育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

结论:翻译传播学视域下礼记英译海外传播为关于传播学视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传播学视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