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韩述明论文范文资料 与韩述明:一中点滴我的一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韩述明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2

《韩述明:一中点滴我的一生》: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韩述明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每天早晨,韩述明便第一个来到学校,然后站在操场迎候陆续进校的师生.早自习开始后,他就到各教室、各办公室走一遍,既是检查教学纪律,同时也是对师生勤奋工作学习的赞许和慰问,之后才走进校长办公室.

见到韩校长,是在他的家里.

韩校长坐着,双脚抬平放在另一张椅子上.他说,因为一中的一些事情,跑了几次,一天忙着开几个会,结果落下了病患,行动不便.

其儿女叮嘱,老人脚行动不便,谈话时间不宜太长.

从学生到校长

韩述明的一生和贵阳一中可谓是结下了不解之缘.1942年,韩述明分别进入了贵州两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就读高中,前3个学期在贵阳中学度过,后3个学期就读于省立贵阳高中,而这两所学校都是今天贵阳一中的前身.1950年,在经历了4年的大学生活和短暂的工作之后,韩述明又回到了母校任职.恰逢此时,贵阳中学、省立贵阳高中、中山中学和贵阳师院附中合并成立贵阳中学.1952年,贵阳中学改名为贵阳第一中学.

在一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说是伴随了韩老的一生.

因为在贵阳中学和省立贵阳高中就读过,学生时期的韩述明就对这两所学校的校风深有体会,而之后两校合一,这便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领导队伍.由于几所学校的校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所以一中不仅有刻苦钻研的学风,又有自由活泼的空气.每天早上起床号一响,学生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洗漱完毕跑步到大操场参加早操,接着早读15到20分钟才开始上课.早起、早操、早读是一中的传统,整个学校从太阳初升开始,就显得朝气蓬勃.

1950年,韩述明机缘巧合地回到了曾就读的贵阳一中教书,开始时担任政治课教师兼教导员,当时各班还没有设班主任,每3至4个班设一位教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那时位于两江口的一中桥还没有修建,教师和学生进出学校都要搭乘两江口的渡船,每船可容纳40人.学校在南明河两岸的木桩上拉了一根很粗的钢绳,钢绳穿过钉在船上特制的钢圈,由专雇的工人手拉钢绳使船移动往来于两岸.因为担心学生乘船安全,包括韩述明在内的所有教导员每天都要轮流到渡口维护秩序.自1906年开始,直到朝阳桥修通以前,渡船不但是一中师生的交通工具,还成为了人们回忆中最独特的一中一景.

1956年初,韩述明接到省教育厅通知:接替贵阳一中副校长职务.这对于他来说,是个艰巨的任务.开学后,校长刘军恒又调到省委文教部工作,主持全面工作的便只有韩述明一个人,职务虽是副校长,工作却是正副校长一肩挑.

省教育厅领导也知晓贵阳一中的状况,于是找韩述明谈话,鼓励他大胆工作,同时颁发了一份盖有省人民政府大印和时任省长周林签署的任命书.面对这张大大的任命书,韩述明先是吃惊,随即一种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心里油然而生,决心卸掉思想包袱,全力做好一中的教学工作.

如此,韩述明便走上了校长之路,主要负责组织、检查、推进学校计划的完成,并在执行计划过程中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探索教学规律,交流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提高包括校长在内的全体工作人员的水平.

为教学,用心用情

也许从一中走出来的学子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在一中读书,自觉很重要.这也是在韩述明等历届校领导的不断培养和磨砺之下锤炼出来的.韩述明任校长期间非常注重对师生作自觉学习与工作方面的讲话:学习上,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在此基础上做到以学为乐,从而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学上,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套用孔夫子的话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后来韩述明又将一中的这种传统学风概括为8个字:自觉、勤奋、踏实、活泼.如今,从每一个一中学生身上,都能找到这8个字的影子.

每天早晨,韩述明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然后站在操场迎候陆续进校的师生.早自习开始后,他就到各教室、各办公室走一遍,既是检查教学纪律,同时也是对师生勤奋工作学习的赞许和慰问.之后才走进校长办公室,用1小时左右的时间研究、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和各科教学任务大纲,然后按照课表去上课或者听课.

除了常规工作之外,韩述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各教研组办公室度过,有时候与教师们交流教学心得,有时候参加教研活动,但是多数时间,他都是默默地翻阅学生的作业本和周记.“那时的学生敢讲真话.”韩述明说,“通过学生的周记,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对学校工作、教师教学的反映和要求.而周记中提到的问题,除需及时处理的事务性问题外,都会放到每周一的办公会上进行研究、分析.”

翻阅学生的作业本,最为直接的成果,就是能发现一些学习出色的学生.有时韩述明会在作业本上写上鼓励的话,有时还会让任课老师将这个学生介绍给他.遇到写得好的作文,他会鼓励学生投稿,甚至亲自向报刊推荐.一次,有篇学生作文《雪》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好,老师评语也精彩,令韩述明拍案叫绝.他立即想到在全校学生作文中选出十来篇这样的“三好”作文,用墙报的形式公开展出.于是,语文组的老师在白纸上打上格子,仿照作文本的样式,将优秀作文抄写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上,韩述明亲自为这次展出写了前言.漂亮的书法加上优美的文字,这样的展览深得师生人心,久而久之,对学生的优秀作文、考卷以展览的形式予以奖励,成为了一中最令人称道的传统.本刊寻访到的不少一中校友,对于展览都记忆犹新,最为佩服的,是抄写作文的老师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为一中,呕心沥血

在韩述明的记忆中,有这样一段时光十分令人难忘.1959年全市高考,由于“反右斗争”对校园的冲击和影响,一向稳居榜首的一中竟然从“第一”的宝座上掉了下来,这引起了当时校内外的极大反响.于是从1960年起,韩述明除了正常的工作外,还以极大的精力狠抓毕业班工作.他和老师们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中午在学校食堂和学生一样按定量吃罐罐饭,午饭后督促学生午休,直到学生下晚自习、寝室熄灯后才离开校园.

韩述明每每回忆及此,无不为老师们的辛勤努力而感动:“那时候的年轻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结婚时连一天婚假也没有请;有的女教师将还不能走路的小孩用绳子拴在桌子边就赶到教室辅导;有的老师带病上课,在教室里昏倒等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被戴上‘臭老九’帽子的老师们,只要能走进自己的课堂,他们就不会忘记教师的神圣职责,他们仍然默默地耕耘着这块被‘’破坏了甚至是荒芜了的教育园地.这才是真正的教师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了韩述明30年校长生涯的还有一中的基建历史.1953年至1956年之间,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这个时期,贵阳一中新建了两栋教学楼,共计36间教室;改建了一座可容纳千人的礼堂,平整和扩大了操场.1957年之后,随着“反右”等一连串政治运动的影响,教育事业步入停滞不前的境地.自韩述明1956年任副校长起,一中虽在教学上一如既往,学校的基建却几近停滞,教学硬件设施的紧张,使教学工作步履维艰.

1979年,韩述明被任命为一中校长,也正是在这一年,贵阳一中的基本建设在中断了23年后重新启动,老校区两栋教学楼中间的图书实验楼便是粉碎“”后由教育厅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基建项目.随后又改建了两栋教学楼,并陆续修建了7个单元的教师宿舍,还兴建了贵州省中学内唯一的体育馆.20世纪90年代以后,贵阳一中的建设在省市各界领导的关怀与重视下,发展更加迅速.

1985年,韩述明年满59岁,他决心退下来,让年轻人挑起学校的重担.他向市里写了报告,恳请辞去书记与校长职务,上级同意了他的请求.这一年的9月7日,在贵阳市庆祝第一个教师节的大会上,贵阳市委、市政府授予韩述明“荣誉校长”称号,并因韩家三代连续从事教育工作,获赠“教育世家”的光荣匾.

1987年,市政府正式下文,任命韩述明为一中名誉校长,并明确了职责和待遇.这也就意味着,韩述明还得继续为一中尽“绵薄之力”.

随着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贵阳一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迁至金阳.这里面涉及方方面面的细致工作,给老师做工作,给家长做工作,给学生做工作等

韩述明又开始为了一中新的未来奔忙,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贵阳一中,而他的一生,同样成为了贵阳一中时代变迁的缩影.韩述明与一中的难解渊源,从学生到30年校长生涯,再到终身荣誉校长,可以说,为了一中的点滴进步,他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亲历过一中的历史,开创了一中的辉煌,为了一中更加美好的未来,年逾八旬的韩述明还在谋划着,奔忙着.

(后记:因韩老身体原因,我们未能与韩老长谈,只能在短暂的交流中感受到30年在这位白发老人身上留下的时光印迹.本文部分资料引自老校长为我们提供的回忆性文章《回顾解放初期的贵阳一中》、《三十年校长生涯忆片》.)

韩述明论文参考资料:

韩语论文网站

韩语论文题目大全

韩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韩语毕业论文

韩语论文

韩语论文网

结论:韩述明:一中点滴我的一生为关于韩述明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韩述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