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洛伦佐论文范文资料 与洛伦佐·瓦拉的论快乐与其人文主义*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洛伦佐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11

《洛伦佐·瓦拉的论快乐与其人文主义*观》: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洛伦佐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洛伦佐·瓦拉(Lorenzo Valla, 1407-145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最杰出的人文主义学者之一.他在*学著作《论快乐》(De Voluptate)中通过*学、修辞学和语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快乐”、“道义”、“善”、“恶”等关键词进行追根溯源的剖析,提出了“以人为尊,寓善于乐”的*思想,首次从理论高度自觉且明确地批判了中世纪时期的禁欲主义思潮.通过研究《论快乐》,可以理解十五世纪以追求快乐为导向的人文主义*思想如何有力地推动欧洲社会跨入近代社会.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挖掘其物质与精神共举、天性舒展与理性节制并济的*思想精髓,并探讨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洛伦佐·瓦拉;《论快乐》;人文主义;*观

一、洛伦佐·瓦拉及其《论快乐》

洛伦佐·瓦拉是十五世纪意大利的重要学者,因其对古希腊文和古拉丁文的高深造诣及其豪放不羁、直言无讳的性情而著称.他一生以笔为戈,人生之路起伏坎坷.1429-1437年,才华初显的瓦拉先后辗转于帕维亚、费拉拉、米兰等地.直至1437年,瓦拉才得以定居那不勒斯,效力于阿拉贡王朝的阿方索国王(Alfonso V d’Aragona,1394-1458).这一时期,瓦拉发表了一系列政治、宗教和*学作品.其中,1440年发表的《<君士坦丁赠礼>辨伪》(De falso credita et ementita Constantini donatione declamatio)细数了被罗马教廷奉为经典的《赠礼》文献中的诸多伪造痕迹,揭穿了基督教有史以来最大的谎言.由于其对天主教廷权威的种种质疑和批驳,瓦拉于1444年被送上了那不勒斯宗教法庭,直至阿方索五世干预,瓦拉才免于被判罪.1457年,瓦拉在罗马英年早逝.1825年,他的遗体迁葬于罗马最为显赫的教堂之一——拉特兰圣若望教堂.不难看出,尽管瓦拉生前曾数度引起天主教廷震怒,却在离世之后得到了教廷的敬重.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其“求真”、“求善”的思想最终被世人理解,其价值亦得到应有的肯定和尊崇.

《论快乐》是瓦拉最为重要的*学作品,先后存在四个公开发行的版本.[1]在这部三卷本对话体的作品中,三位主要对话者分别作为斯多葛派、伊壁鸠鲁派和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代言人发表演说,就“何谓真正的人生至善”展开辩论.[2]

第一卷由斯多葛派代言人——律师加图·萨库斯开场.他首先责难自然,将其比作歹毒的继母,令世间恶行泛滥.随后,加图控诉人类的天性本恶,世间的芸芸众生皆是恶人,只有少数的智者才能勉强企及真正的善——“道义”.若要达到该目标,就必须与自然和人之天性对抗,通过禁欲修行,抗拒邪恶诱惑.针对加图的悲观言论,伊壁鸠鲁派代言人维吉乌斯开始为自然和人类的天性进行辩护.他赞颂自然为慈母,赋予人类丰富的感官和多种快乐.伊壁鸠鲁派认为:快乐是所有美德的统领,获得快乐是人生的最根本目标.

在第二卷里,维吉乌斯逐一分析斯多葛派推崇的所谓“道义之举”,将其统统解读为以追求快乐或利益为动机的行为,夯实了“以人为尊,寓善于乐”的结论.

在第三卷中,神学家安东尼乌斯·达洛针对先前两位发言者的观点作出评判,表明两者观点均有失偏颇,但相较而言,伊壁鸠鲁派的观点更为可取.随后,他提出了基督教的“至善”概念,将其定义为“完美且永恒的天国真福”,结束了整场讨论.

二、十五世纪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快乐”内涵

从整部作品的结构来看,作者本人的观点应落脚于第三卷基督教神父安东尼乌斯·达洛的总结发言.然而,倘若将这部作品简单地理解为一曲称颂基督教*观的赞歌,则不免流于肤浅.在此,有必要对中世纪意大利的历史背景作简要交代.

中世纪时期,意大利在政治上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基督教罗马教皇行使着作为宗教领袖和政治、军事、文化领导的多重职能.在思想文化领域,教廷按照自身需求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加以改造,将其确立为正统的权威神学体系,并通过宗教裁判所对任何质疑这一体系的学者实施制裁.作为早期人文主义学者之一,瓦拉的确通过学习古代语言、研读和重译古代经典文献,挖掘出了与基督教神学体系不同的,不以“上帝”为中心,而以“人”为中心的古代思想文化精髓,但他本人毕竟是天主教徒.即使他曾数度质疑和驳斥罗马教廷的权威,却从未想过将矛头指向基督教信仰本身.因此,为了能够使自身观点不被得到顺利的传播,也为了对自身进行最起码的保护,瓦拉选择将自己的人文主义*观置于基督教*体系的大框架之内,亦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该作品的重点并不在于探讨基督教信仰是否可靠,而在于人们信仰上帝的动力何在:究竟是像斯多葛派所说为了追求“道义”,还是像伊壁鸠鲁派所主张的,为了追求“快乐”?显然,在该作品中,所谓的“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并不与古希腊的两大哲学派别完全重合.在瓦拉那里,斯多葛派代表了所有持禁欲主义观点的流派,而伊壁鸠鲁派则代表了包括普通民众、人文主义学者、甚至是基督教神学家在内的所有“尊重人之天性,主张人性自然舒展”的群体.因此,瓦拉批驳的,不仅仅是狭义的古希腊“斯多葛派”的思想,而他赞颂的“快乐”,也绝非“纵欲享乐”.基于此,我们可对以瓦拉所说的“快乐”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首先,追求“快乐”是自然(上帝)赐予人类的天赋和权力.瓦拉借维吉乌斯之口赞颂自然,称其为人类“慷慨的慈母”,并在此基础上大胆肯定人类的天性,表明人类与生俱来的种种均是自然的恩赐.人类需要做的,不是以任何理由否定人世生活的价值,压抑自身,而是正视自身的尊严,善用自然的赐予,遵从天性,追求快乐.倘若每一个生命个体能够认识自身的尊严,认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就能理解幸福快乐的可贵

其次,瓦拉提出获得“快乐”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行的唯一动因,也是对人类行为的最佳褒奖.由此,瓦拉夯实了快乐对促进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洛伦佐论文参考资料:

河洛文化论文

关于河洛文化的论文

结论:洛伦佐·瓦拉的论快乐与其人文主义*观为关于洛伦佐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洛伦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