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生物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引导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实验教学案例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生物学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6

《引导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实验教学案例分析》:这是一篇与生物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动物的运动要依靠其自身的一定结构.目前,动物行为也是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一是动物因适应环境,如逃避敌害、争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完成繁殖等所进行的一系列运动,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

二是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机会.

三是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案例1: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17章第2节—《动物的行为》,呈现的重要概念非常清晰,一是动物的行为及其类型;二是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本节书上建议活动是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这个探究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这类常见的小动物,所以蚂蚁作为探究活动的研究对象非常适合.

为了让探究实验更加充分和科学,我首先抛出了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重要问题:第一,决定到什么地方去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第二,取食什么类型的食物来作为蚂蚁觅食的对象.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并付诸行动.

取食什么类型的食物来作为蚂蚁觅食的对象这个重要问题,我们分为了两大组,A组主要是探究气味对蚂蚁觅食的影响,B组主要探究颜色对蚂蚁觅食的影响.两大组又分为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可以设计不一样的探究方案,并选择校园中不同的环境为实验地点,如小花园、教学楼走廊、操场上等.具体探究方案及记录表如表1、表2所示.

食物的分布

1.如果找到蚂蚁洞穴:食物围绕洞口放一个圆形(如右图).

2.如果未发现蚂蚁洞穴:食物分布距离均等(如下图).

案例1的分析与反思: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个问题就让大家争论不休,有的学生认为要到校园里去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有的学生则是想先去抓蚂蚁,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我本来已经从淘宝买了云南的大蚂蚁回来,准备当学生把探究方案设计出来就分给他们进行探究,没想到探究实验的活动地点就引起了大家的争论.突然有个学生说:“蚂蚁要是离开了自己生活的环境,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吗?还能找到食物吗?”这个问题一下把大家都问住了,没有人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本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并注意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本次的“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与以往的探究实验有不同的地方,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所以我在网上买来的云南蚂蚁离开了它们习惯的生活环境,来到实验室,呈现出来的行为也许和它们原来的行为是有偏差的,没有对照,我也无法确定.我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先进行自然界的蚂蚁觅食探究,再把蚂蚁抓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探究,前后进行对照,这样得到的结论是不是更加科学准确呢?所以我制止了争吵,引导学生先进行自然界蚂蚁觅食的探究,再进行实验室蚂蚁觅食的探究,然后进行前后对照.

设计探究方案的时候,我们还确定了气味和颜色两大影响蚂蚁觅食的重要变量,探究小组根据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了自由组合,并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尽可能地减少误差来选择食物的种类、大小等.最后大家还设计了实验记录单,并做了课中、课后反思,分析探究中的方案的漏洞,以及改进的方案,力求探究活动在保持一个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对照比较,最后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案例2: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17章第1节—《人体的运动》,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概念是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本节教材建议的实验内容是观察长骨的结构,因为骨是构成人体、动物体运动系统的重要载体,骨既具有坚固性又具有弹性.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重要概念,所以本次实验我设计了2个课时,第一课时首先来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通过探究实验重点理解骨的成分及物理特性,进一步阐述人的一生中骨成分的动态变化,为下一课时观察长骨的结构做好准备.

根据本章信息库中的阅读材料“组成人体骨的成分”,学生初步了解到骨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成分,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鉴定出骨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呢?我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化学老师那里进行请教并获取如何鉴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方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他们从化学老师那里知道了两个原理.

1.用煅烧法鉴定骨中有机物的原理:有机物一般容易燃烧.

2.用盐酸浸泡法鉴定骨中无机物的原理:无机物一般不易燃烧,但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时能被溶解出来.

方法找到了,现在要确定实验材料,学生带来了鲫鱼的鱼骨、鸡翅骨、猪长骨、羊的长骨等.通过小组讨论,他们选择了2种相对比较小的骨进行分组实验(鱼骨和鸡翅骨),如表3、表4所示.

探究实验的结果发现,鱼骨在被盐酸浸泡后能够弯曲打结,鸡翅骨也能很轻松弯曲,不像先前非常的坚硬,硬度和弹性都发生了变化.同时煅烧2种骨的时候都能够持续燃烧一段时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骨中既含有无机物钙又含有有机物,所以骨既坚固又有弹性.

案例2的分析与反思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是我在原有教材上建议的活动中增加的一个探究实验,因为一是这个探究实验能够突破“骨的特性”这个重要概念,为学生理解骨的结构做好准备;二是关于这个探究实验的原理,学生在生活中就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再通过小组讨论和请教化学老师,可以设计出有效的对照实验方案.

通过充分的探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的;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方面,这是由它的成分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验课临近尾声,我还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一张“人的不同时期骨成分含量表”(如表5),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来解释生活实际,事半功倍.

在实验教学中引导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的实例分析

当代生物教学的课堂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更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过去的灌输式教法在自然科学学科中的分量越来越少,本学科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理解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可以看出,以上两个探究实验案例都是经过师生的精心准备和实践来完成的,使得本章的重要概念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第一个“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实验案例,为我们体现了生物学的“科学世界”与学生身边的“生活世界”的统一,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蚂蚁的觅食探究中,学会用科学、辩证的眼光去分析探究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像确定蚂蚁觅食的地点、食物等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老师也及时鼓励孩子进行生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大胆实践,最后得出了相对科学的结论,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第二个“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实验案例,虽然教材上没有建议活动,但是在后面的信息库中有文字资料提供,教者敏感地发现这个是“骨的特性”重要概念的突破点,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课时来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骨的坚固和弹性.在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对一些未学的化学知识也想方设法请教化学老师,这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一种精神和体验.

生物学论文参考资料:

细胞生物学论文

生物学教学杂志

医学生物学论文

生物学教学期刊

分子生物学论文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结论:引导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实验教学案例分析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生物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国生物学最好的大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