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风花雪月论文范文资料 与氤氲西湖:千年不变的风花雪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风花雪月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8

《氤氲西湖:千年不变的风花雪月》:本论文可用于风花雪月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风花雪月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西湖最初只是一个与海洋相连的浅海湾,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面出口与杭州湾相连.因江潮挟带泥沙长期堆积,日积月累,海湾与大海分离,形成泻湖以及周围大片的沙洲陆地.

江南充沛的雨量和湖周群山的溪涧之水,滋养着这个从海洋逃逸的小湖泊,又经历代人工疏浚建设,最终形成一湾美丽的西湖.

但整个西湖的历史,却几乎是用诗画写就的.

文人寻梦的开始

西湖成为西湖大概自唐朝始,首先是因为“西湖”的定名源于唐朝,这之前它曾有过许多其他名字:金牛湖、明圣湖、钱唐湖、石函湖,等等.更重要的是,此前的西湖与别的自然湖泊并无多大区别,但在此之后,它开始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开始蕴蓄自己的风雅气质,并从此开始书写自己真正的历史.

西湖历史的开始,也是文人寻梦的开始.西湖与文人天生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许许多多的文人在西湖身上描绘着,也在自己心里描绘着,一代代地勾画着西湖的人文气韵,也勾画着自己的西湖情思,这是文人与西湖的对话.千百年来,这片小小的湖泊承接了数万篇赞美它的诗文,湖水中沉淀着化不开的风雅之气.

西湖已经走过了多少个朝代,无论翻到哪一页,总有一只只文人的手,将它温柔地拂拭,于是,它沾着历朝历代诗词文赋的露珠,蕴养着自己独特的风姿,这是一种优雅闲适的中国文人风姿.正是这种文人气息,使它区别于其他自然湖泊而自成一家.

一个自然湖泊经数千年而未淤塞湮没,得益于历代的疏浚,少则几年,多则数十年、上百年,西湖必有一次疏浚工程.而西湖的疏浚活动一直带有文人的色彩,不仅仅是挖泥扩湖,还同时进行文化建设,以文人的眼光修理这个自然湖泊.

这种文人化疏浚始于唐朝白居易和北宋苏东坡,这是两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领导的疏浚西湖便自然有了强烈的文化上的设计与效果,代表作就是著名的苏白二堤.这种充满了文化意味的浚湖后来成了历代杭州人的约定俗成,绵延不断.

白居易筑堤,一个诗意的范本

公元822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这肯定是一位负责的父母官,他看着西湖日渐壅塞,湖水干涸,于是大规模疏浚西湖,并在西湖东北面筑一长堤,名白公堤.因西湖东北角地势低洼,在此筑堤可以蓄湖水防干旱,灌溉农田.

不过,此白堤并非今天的白堤,这是一桩老杭州人都知晓的错案.现如今的白堤旧名白沙堤或沙堤,早在白居易筑堤之前就存在了,有白居易的诗为证:“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他在诗后自注道:“孤山寺路(注:即白沙堤)在湖州中,草绿时望如裙腰,旧志云不知所从始.”很明显,“谁开”自然非白公所开.何人所开,却是不知.

白公所筑之堤早已无迹可寻,而如今将西湖隔成里外湖的白沙堤却是无史可寻.是何人所开?为何称其为白沙堤?这条堤又有些什么样的故事,已无从知晓.两条白堤,一条是有名无实,一条是有实无名,而它们都与白居易有关,于是,后人很高兴地将这两条堤合二为一,指着白沙堤言之凿凿:这就是白公所筑之堤,这就是白堤.

其实这又有何不可?这是民间的认定,杭州人喜欢这么说,喜欢看得见的白堤,喜欢将诗人的功绩代代相传.白居易在杭州任职不到三年,却对西湖一往情深,“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千百年后,我们已无法将诗人的浪漫从那条长堤上剥离.

作为地方长官,白居易领导的挖湖泥以筑堤的工程是为了非常实际的保湖蓄水,但诗人并不知晓,他的疏浚西湖,就像为今后的西湖刻下了一个模子.

白居易筑堤,不仅是对西湖的治理,也为以后的西湖开创了一個诗意的范本——白堤,是千年西湖的序曲.从今以后,但凡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疏浚工程,在杭州人口中代代相传的疏浚活动,无不闪现着诗人的影子.西湖,从这里起步,走上了文人西湖的自我塑造.

堤柳而今尚姓苏

公元1089 年,西湖又一次交到了一位著名诗人的手里.

苏东坡浚湖不单单是挖泥清淤,他还筑长堤、堆小岛、修拱桥、建楼阁.苏东坡有两句诗在杭州家喻户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就像描摹一个东方女子的眉目那样,精心描画着心中的西湖.

那是苏东坡二度来杭出任知州.此时的西湖是葑草芜蔓,湮塞其半,不复往日的旖旎.于是苏轼奏请朝廷治理西湖,他在奏本里写道:“西湖如人之眉目,岂宜废之?”这是诗人的笔法,诗人的逻辑.诗人自有诗人的,他的甚至在公文中也肆意流淌,这句看似离题的文学语言,为西湖摹拟了一个文人心目中的形象.

疏浚西湖的计划获得批准,做起来却难,那么多的湖泥该如何处理?

苏东坡徘徊于湖上,思之良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之计,将湖中葑泥筑成长堤,绵亘数里,堤上遍植花柳,又修建了六座石拱桥.堤成后,既达到了浚湖蓄水的目的,又沟通湖之南北,使行人便利.这一举措亦使西湖受益了近千年.苏东坡遂与苏堤一起永驻西湖——“堤柳而今尚姓苏”.

力排众议杨公堤

苏、白二人的治理不仅仅是记在志书上,还成为杭城百姓人人皆知信手拈来的佳话,这无疑与二人如雷贯耳的诗名有关,更因为二人对西湖不仅是治理也是描绘.

正是白苏二人的引导,使得以后的疏浚都带有了强烈的文化意味,比如明代知府孙孟,在湖中堆土筑就湖心亭,在小瀛洲前重建石塔成三潭印月;清代巡抚阮元则用湖泥堆筑成就阮公墩;甚至依样画葫芦,明代杨孟瑛领导疏浚时,就在湖西仿苏堤修筑了一条杨公堤,亦有六桥.

公元1503年,四川人杨孟瑛到杭州走马上任.当时的西湖已是一片荒芜景象,“市长”杨孟瑛认为,西湖对于杭州关系甚大,他决心疏浚西湖,并“力排众议”,一再上书,奏请朝廷批准.从上书到正式开工,足足用了五年的时间.1508年,杨孟瑛亲自指挥动工疏浚,历时152天,终于使西湖恢复旧观.

风花雪月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氤氲西湖:千年不变的风花雪月为适合不知如何写风花雪月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风花雪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