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核能论文范文资料 与公众心理对核能市场影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核能范文 科目:论文题目 2024-03-18

《公众心理对核能市场影响》: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核能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文章从心理学谬误的角度深刻剖析了中国公众对核能接受度的现状和对中国核能市场的影响.结合实例,建议核能工作者在理解大脑对核能“感性”缘由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有效经验的借鉴和消化,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使公众看到核能的市场和发展,让核能越来越亲民.

[关键词]核能;公众接受度;谬误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057

1 引 言

公众接受度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接受或不接受是一个非常私人的决定.但是,当每个人的私人决定汇聚在一起时,却拥有能让某个概念衍生出庞大的市场的魔力,具备能和某个项目落地抗衡的勇气.因此,公众接受度不再仅仅是一个私人态度,已成为公众表达强烈意愿的途径,起着左右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影响公众接受度的因素很多,如受教育程度、所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大脑在汇总所有信息后,得出接受或不接受的结论.在这过程中,大脑像计算机一样,对信息进行着对比和分析.然而,大脑并不是计算机,大脑是有感知的,这种感知往往会先入为主,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判断.这一细节极易被人忽视,却无时无刻、无法避免地长期影响着民众做出的每一个决定.“谈核色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是核能大国,核能民用技术的发展已跻身国际前列,可和之相对应的核能公众接受度却一直有待提高,甚至成为制约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1]“谈核色变”曾一度成为公众对核能态度的代名词.[2]

2 公众对核能的心理态度

为什么核能如此神秘?这么容易被公众误解?也许是核能界一直都太过理性地研究“采用何种模型提高公众认可度”,却忘记了公众接受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是感性的,大脑是感性的.也许我们应该“感性”的去分析核能公众接受度,体会大脑的“态度”,运用大脑的“感性”有机有效地提高核能公众接受度.

大脑常常会犯感性的错误(被称为谬误谬误概念:人的认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活动,它能产生正确和错误两种不同的结果,前者即为真理,后者就是谬误.真理和谬误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对核能这样稍显生僻,且有过历史阴影的事物,大脑简直就是感情用事的重灾区.大脑最常犯的5项谬误有生存者偏差、锚定效应、证实偏见、可利用性法则和损失厌恶,[3]每一项都能解释公众为什么总是对核能敬而远之.

2.1 生存者偏差生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概念: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比如“沉默的数据”等.

近年来,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核能和太阳能、风能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核能发电比重为3.5%,发电增长24.9%.[4]然而,民众对核能的快速发展感觉非常突兀,认为“核能怎么可能和太阳能、风能相提并论?”其实原因很简单,核能在大众媒体上的*率远远低于太阳能和风能等其他清洁能源,大脑潜意识认为看到的即是全部,没有看到的即为不存在.核能被莫名其妙地雪藏多年,成为一直以来最默默无闻的清洁能源.当核能从潜意识里的“不存在”成为“异军突起”时,公众怎能轻而易举地接受?

2.2 锚定效应锚定效应(Anchoring)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公众对核能的最初认识基本都源于核武器、核爆炸、核事故等历史信息,上问七八十岁的老人,下问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对核能的认识十有都是上面提到的三个核词汇.公众对核能的理解如此根深蒂固,是大脑对核能的 印象在作祟.虽然第一印象极有可能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大脑认为事物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最准确的.核能的军事用途和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早已成为公众对核能的思维定势,当被告知核能的民事用途优势显著并决定大力发展时,公众均表态愕然,一下子无法接受.

2.3 证实偏见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概念: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寻找信息以证真而非证伪自己的假设倾向.

当因 的第一印象被公众打入冷宫后,核能的日子一直都不好过.即使公众试图再次了解核能时,满眼看到的也大多是 信息,因为大脑会主动关注能证实第一印象的更多证据,自觉过滤掉和之相反的新信息.锚定效应和证实偏见联同发作,使大部分公眾至今仍然谈核色变,对核能的误解越发深刻.2017年,核电为社会贡献了“1000亿度清洁电能,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31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44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7万吨、减排氮氧化物31万吨、造林约688个篮球场”;[5]不知有多少公众在了解核能时能看到或看到过这组非 数据?

2.4 可利用性法则可利用性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概念:指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简单根据他们对事件已有的信息,包括记忆的难易程度或记忆中的多寡,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去寻找其他相关的信息,容易被知觉到或回想起的被认为更容易出现.

核能的 印象(锚定效应)以及看到的有关核能的非正面新闻(证实偏见)使公众的大脑早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核能3D图”.明知不完整,可公众在表达看法或做决定时,还是会对这些信息信手拈来,从而在各场合对核能给出片面的解释.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公众对核能认识的“死循环”.对大脑里原有信息的拿来主义就是大脑对核能“感性”犯错的最明显表现.还以2017年的核能数据为例(详见2.3),如果能常阅读到类似的非 数据,公众是否会逐步修正大脑里的核能3D图,为大脑提供一个更客观更全面的核能认识?答案是肯定的.

核能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公众心理对核能市场影响为关于核能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核能是哪里来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