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基础教育论文范文资料 与民国初年西布特哈地区基础教育述评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基础教育范文 科目:学士论文 2024-03-24

《民国初年西布特哈地区基础教育述评》:此文是一篇基础教育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西布特哈地区地处黑省边塞,民国初年近代新式教育兴起.本文通过对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法令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的梳理,结合西布特哈地区档案资料对西布特哈地区学校经费的来源、学校的建制、课程的设置、视学制度进行梳理,并对其优点和不足加以分析.

关键词:民国初年;西布特哈;基础教育

本文为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嫩江达斡尔族和清早期黑龙江地区城镇化进程》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JD2015018.

清末以来中国多遭周边列强的欺辱,民国初年教育救国兴起.东北地处边远,近代新式教育起步较晚;西布特哈地居黑省边陲之地,近代教育发展尤其落后.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以嫩江为界,将布特哈八旗分为东西两部开始有“东西两路布特哈”之称.

1 民初黑龙江省地方教育的实施

“黑龙江本满蒙游牧之地,向无民官,无所谓学,安有所谓教育行政.”①黑省地处边塞人烟绝少,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近代教育的发展缓慢.

最初黑龙江省应试的考生由地方总管出具介绍到奉天参加考试.到了同治九年又改派赴吉林进行考试,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直到光绪五年,呼兰始设学正,是为江省有学官之始.晚清以来黑龙江省的学校教育一直处于草创阶段,鲜有成绩.

黑龙江省近代教育的发展始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设教务、庶务两提调,是为江省有学务总汇之始.黑龙江省近代教育的发展如此滞后,给黑省地方学校教育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黑省地处边远,人口稀少、社会经济不甚发达;当地居民多为少数民族,主要以渔猎为生,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对于汉语教育不重视,而近代以来所推行的“汉语教育”又为少数民族难以在短时期接受,这使得黑省近代教育落后于全国.

国民政府曾颁布的《教育部订定边疆教育实施原则》,主要目的是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促进自身的发展,加强和内地的联系以达到和内地发展的动态平衡.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目标和民国初年所流行的“民族同化主义”息息相关.“自然的同化,用教育来号召边民,用时间来争取边民,倒和我国宽大渊博的中华民族精神相互契合,有部分采用的价值.”②民国初年民族同化观念普遍发展,但“同化”必须用适当的方式、适度的时间来自然同化.而唯有发展教育才可以达到团结各民族、巩固边疆的目的.边疆教育作为国家边疆治理的一部分,作为解决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关键举措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边地交通阻塞,民智未开,实不易着手,且其语文和内地有别,为联络感情计,沟通文化计,亦除普及教育,别无途径”.③可见,边疆教育成为当时边疆地区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基础教育的开端

西布特哈地处边塞,社会经济、思想观念落后,其地近代新式学校教育的推行困难重重.民国四年省视学胡玉衡视查布西学务情形的报告书称“全境学校,职教员除高等小学外,其余均系本籍人教授.纯操达斡尔言语,以致设学七年成绩绝少.”④

(一)西布特哈基础教育的推动因素

自1921年改设西布设治局以来,西布特哈地区诸事都其归管理.近代新式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务得到了地方长官的重视.民国四年嫩江县视学周晋的春夏季学务报告书称“嫩江荒榛.甫启人口不过六万.民国二年(1912)小学不过六处.学生只二百余人.且无女学.”而当地新的长官上任后大力推广学校教育,支持适龄儿童入学.“筹给学款经费”,“推广小学,开办教员传习所”经过地方长官的推广到了民国四年已是另一番景象“男女学校已达廿六处.学生已达九百余名可称发达”⑤.

(二)学校教育经费的来源

边疆地区的教育经费多由官方拨给,在地方上一般由“县拨给”.在近代新式教育兴起中,地方政府的重视成为民初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1919年3月颁布的《全国教育计划书》规定“国库补助各省区初等教育费义务教育急应分年计划进行,以期十年以后渐图普及等拟每年由国库指拨常款列入预算,以作补助之用,或筹有大宗的款,仿照各国教育基金办法,即以其子金所入为补助费.”⑥其次是乡绅的捐资兴学.国民政府以奖励的方式来鼓励民间捐资兴学,以期促进学校教育的正常发展.当地学校除每年固定的教育经费外,其他所需费用一切自理,这给当地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乡绅的“捐资兴学”则成为学校经费的重要补充.

关于捐资兴学有学者这样论述 “是清末维新变法以来我国社会革新思潮影响下的一个必然产物,从办学宗旨看,又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以普及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塔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目的改良鄂温克族教育的一个必然结果.”⑦

“学田”也是学校经费来源的一部分.学田不同于普通的私田,学田为学校的田产,主要用做学校日常开支的补充,在税收赋役上皆有一定的优待政策.

3 西布特哈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概况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新式教育已入轨道,西布特哈地区的基础教育也走向新的发展.

下图为民国九年布西境内初等小学校的统计表.通过表格可以整理出当地学校的发展历程,学校的位置、建校的时间、校长和教员的任用,学生人数等.

(一)基础教育教授科目的设置

1903年清政府学部规定初等小学校教授科目为八科,高等小学校所授科目为九科,高等比初等多“图画”一科.这是一个全新的近代课程体系,.

民国初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校教育法令规定:初等小学校修业期限为三年;初等小学校教授教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课缝纫;高等小学校比初等小学校多仅多历史、地理、理科三个科目的课程.民国初年教育部规定的小学教授科目和西布特哈境内学校所授科目基本一致.

(二)课程的实施

对于小学所授诸科,蔡元培认为 “修身是德育教育;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算学、手工、博物学是实利主义;图画、唱歌、游戏为美育教育.”⑧“实利、德育、美育”可将各个科目进行不同的划属.很多课程是相互贯通的“三大主义”实则构成了近代基础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这和陈独秀提出的关于教育的“现实主义、惟 义、职业教育、兽性主义”四大主义殊途同归.总之,民初以来教育界对于基础教育所授科目的设置,始终以“实利主义”为方针.民国四年嫩江县视学周晋的报告书称“且习算以供寻常薄記账目之用;国文熟则短札能作;又有修身以成其德行;体操以壮身体.”⑨

基础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基础教育论坛杂志

基础教育杂志社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

基础教育课程期刊

基础教育参考杂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结论:民国初年西布特哈地区基础教育述评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基础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基础教育包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