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佛像论文范文资料 与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与其成因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佛像范文 科目:学位论文 2024-01-25

《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与其成因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关于免费佛像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佛像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 从空间概念入手,针对目前汉代佛像实物依附于墓葬载体资料存在的特殊属性,以佛像考古材料为基础,根据相对载体的空间位置,对西南民族地区现存的汉代佛像进行分类;从构图、比例、动态等方面进行空间装饰性解构剖析;总结出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并从本土和外来两方面研究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 汉代佛像;佛教史;雕塑史;建筑史

[中图分类号] J19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7)02—0113—06

Linguistic Features about the Space Decor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Buddha and Genetic StudyIn Southwest Ethnic Minority Areas

NIU Zhiyuan

(1.School of History,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

2. Academy of Art, Jinzhong University,Jinzhong030619,China)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ace concept,the existence of which the Han Dynasty Buddha is attached to the current ailable data for ancient gres, the article makes a classification for the remaining Han Dynasty Buddha figures in the southwest minority regions, which is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for Buddha figures and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the entity;it analyzes the spatial decorativeness of the figures in terms of composition, proportion, dynamic state etc.; it summarizes the decorative features of Han Dynasty Buddha, and investigates its formation mechani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the Han Dynasty Buddha;the Buddhi history;the history of the sculpture;architectural history

一引言

中國早期佛教造像发掘与研究于20世纪初开始被学者关注,至20世纪90年代初为高峰期,1995年后逐渐减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早期佛像考古材料的更新程度有关.

张文军:《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30页.

早期佛教造像被学者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佛教造像是佛教传播的实物印证,通过研究佛教造像,能够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程度及路线,尤其对汉代佛教造像的研究,更为切要.通过对汉代佛教造像的研究梳理,可以进一步推测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及途径,掌握汉代中国与印度等周边地区的宗教思想交流信息,以便厘清中国佛教艺术的确切缘起.文献中关于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记载很少,故研究汉代佛教造像必须依靠考古材料,目前已发掘的汉代遗存佛教造像主要集中在西南民族地区(陪葬品摇钱树、崖墓石刻

罗二虎:《论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佛像》,《考古》2005年第6期,第66—73页.)、内蒙古地区(和林格尔壁画墓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山东沂南地区(古画像石墓

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物管理局,1956年.)、苏北地区(孔望山摩崖石刻

王其泰,李洪甫:《孔望山造像研究》,第一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等.其中,西南民族地区佛教造像数量居多,其他三个地区数量有限且一直存有争议.譬如,阮荣春曾撰文对俞伟超在其文章《东汉佛教图像考》中认为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仙人骑白象、猞猁为佛教图像提出质疑,并进行了系列论证.

阮荣春:《“东汉佛教图像”质疑——与俞伟超先生商榷》,《东南文化》,1986年第2期,第205—212页.沂南古画像石墓图像佛教仪轨不具明显而被持续辨别,关于孔望山摩崖石刻开凿年代的争论更是持续不断等.

何志国:《连云港孔望山石象“纪念铭文”商榷》,《中国汉画学通讯》,2008年第4期,第18—22页.

因此,本文选择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进行汉代佛像研究,一方面这一地区汉代佛像材料相对丰富且集中,另一方面佛像依附载体比较单一且具有地域性,风格较明显,能够进行系统的图像志比对分析,得出一定具体的造型语言规律,进而可与其他地区同代佛像进行类比,找出共通性和差别,为梳理汉代佛像的时代属性和地域特性做好基础研究.

依据目前西南民族地区出土的汉代佛像考古资料,可知此类佛像主要是服务于墓葬及其陪葬品,第一属性应是装饰作用,对于墓室内部空间的装饰,以及对陪葬品局部装饰.材料显示这一时段的佛像还没有出现被单独供奉的现象,无论是摇钱树干树枝佛像,还是崖墓门额佛像,皆是在一定空间内的装饰性图案,揭示其装饰属性,进而谈及其宗教内涵.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佛像只作为装饰用,韩伟:《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84页.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汉代佛像在墓葬空间中所处的位置都相对重要,故其一定有自身的精神价值,装饰性仅是外在物化表现,最终追溯的核心还是图像背后形而上的隐性空间.

佛像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与其成因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为大学硕士与本科佛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佛像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