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地方特色论文范文资料 与地方特色课程创建过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地方特色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6

《地方特色课程创建过程》:该文是关于地方特色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借助创建江苏省课程基地的契机,江苏省丰县中学在充分研究地方文化特色和省课程基地创建要求的基础上,自2013年起创建了体现地方特色的“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

【关键词】地方特色课程;教育资源;课程基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65-02

一、创建背景

徐州丰县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之一.黄河曾流经这片沃土,在多次决口冲击下丰县形成了特有的自然地貌和景观.卓越的人物、厚重的历史、丰饶的物产、多样的生态,积淀了丰厚坚实的地方生态文化,构成了优秀的课程教育资源.

“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旨在依托人文和自然资源,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新平台,创设一个学习新情景,促使学生在一个特色鲜明、情景丰富、学做结合、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里,通过更多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对丰县古黄河流域丰厚的生态及人文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关爱这片富饶的土地.课程的开设做到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有机融合,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课程建设

课程基地建设并非建一个场馆那么简单,而是要“影响到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课程基地建设不仅要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还要将创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环境摆在重要位置.

在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上,丰县中学着力构建“六个一”工程,即一条文化长廊、一个展室、一组研习室(包括地域文化展室、果品加工实验室、生态环境检测室、标本制作室、生态展室、科学教育数字化探究实验室、“舌尖上的丰县”食品文化研习室)、一套校本教材、一组基地、一项体验活动.通过“六个一”工程的建设,以黄河故道生态文化展室为核心,以校本课程为阵地,以研习室为自主学习平台,以校外活动基地为保障,以体验活动为窗口,让课程实现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有机交融.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抓好教师观念更新和教师专业发展,把课程基地建设作为教师发展的阵地.为此,学校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立足校本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学科组为基本单位、以名师为核心、以研教结合为出发点,开展好相应课程内容的校本教研,尽快建立一支能适应课程基地需要的优秀教师群体.针对课程内容,充分挖掘黄河故道地域文化的特点,制定《丰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丰县中学校本教材编写要求》,按照教师专业特长分科确定教材编写小组,广泛收集资料,组织编写校本教材.组织出版《大沙河印象》《建筑和民居》《艺术赏玩》《生态环境和检测》《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农产品安全和成分检测》《雕塑和绘画》《果品制作》《检测仪器及操作》等十余种教材供学生选用.

学校在高一、高二积极开设选修课程,根据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教务处统一确定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报课程,学生在规定的课时计划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实验、学习和动手操作.所开设的十余门课程得到学生积极参和,学生动手能力之强、学习兴趣之高出乎我们的预料.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课程基地建设,我校建立专题网站,供学生上网浏览;配合课程基地建设,校内成立了志愿者协会、清流环保社团、文学社、文艺社,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开展活动.在“感知家乡,热爱家乡,奉献家乡”课程目标引领下,学校每年四月初组织全体高一学生进行“青春远足”活动.作为基地的一项活动课程内容,这项活动从行程安排、协调,到活动中开展的诗歌朗诵、摄影大赛、征文比赛等,都以学生为主体.

三、几点启示

1.恰当选题是丰富课程内容的起点.

为了更好地研究校情和地方特色文化,学校聘请了江苏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的教授作为课程开发指导专家,对主题进行选定.正是有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才使得我校的课程基地建设有了今天所呈现的诸多特点: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明显、学生兴趣高.正如省课程基地专家验收组的评价那样:“你们选题真好,可以建设的内容极其丰富,又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2.内容丰富、特色明显是建设好课程的保障.

著名教师胡柏玲在《浅论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研发的践行价值和实施方略》中强调:“地方课程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上应着眼于培养学生了解热爱并服务家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掌握必备的生产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我们认为,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内容,尤其地方课程要落地生“根”.“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正是依托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新平台创设一个学习新情境,促使学生在一个特色鲜明、情景丰富、学做结合、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里,让课程回归自然和乡土、生活和实践,呈现出开放性和丰富性的特征.

3.和教材内容相结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渠道.

本课程从建设之初就定位于“弘扬地方文化、拓展课本知识、开阔学生视野”,从建设内容来看,文理兼顾,学做结合.学生在国家课程学到的知识能在操作中加以应用、体验,从理论到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如“果品加工实验室”,学生通过实验不仅能熟悉各种“果酒、果醋”的制作方法,还能探究比较果酒、果醋的品质、含量,探究影响果酒、果醋的发酵条件等.学生在实验室中的活动不仅强化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验证,思维得以提升;“食品文化研习室”则让学生感受“食”文化的同时,增强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基本生存能力,而且,对本地区特色食材基本特性的了解和成品的包装宣传又培养了学生的营销意识等不拘泥于课本又跳出课本,探索学习内容的新天地.

地方特色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地方特色课程创建过程为关于地方特色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最火小吃排行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