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舆情论文范文资料 与地方政府网络负面舆情应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舆情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08

《地方政府网络负面舆情应略》:本论文可用于舆情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舆情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 网络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网络负面舆情的快速增长,严重挑战了地方政府的权威形象,破坏了团结和谐的社会风气,扰乱了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网络舆情 误区 对策

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做好应对策略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误区

随着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级政府都开始关注并日益重视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建立了基于网络舆论宣传与管理的具体部门,各项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之中.但是从实践来看,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还存在很多误区.

第一,封捂堵压.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面对突发性的网络舆*件,特别是负面舆*件,完全忘记了互联网作为情绪减压阀的社会功用,认为这些负面的帖文有损当地形象和政府脸面,他们不是在顺应民意、完善工作上做文章,而是仍然采用控制信息流动等传统的方式来“捂”“截”“堵”,甚至不惜采用打击报复手段,千方百计使信息、事态发展处于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第二,不理不睬.与封捂打压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做法是对待网络舆情自*木,不理不睬.一些官员可能自诩“身正不怕影斜”,相信“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对网络民意不屑一顾,我行我素,任由事态发展.在“7·23动车特别重大事故”引发的重大网络舆情中,有关部门一直没有在重要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上开辟权威的信息发布窗口,对于网络广泛流传的一些流言、质疑,也没有及时、准确地作出回应,这种不闻、不问、不说的“三不”态度致使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在事件处理过程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最终也使政府部门的形象受损.

第三,避重就轻.面对网络舆情危机,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消极应对,敷衍塞责,态度上漫不经心,话语上模棱两可,偶有回应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避重就轻.

第四,反应滞后.这主要表现在网络舆*件出现以后,政府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没有到位,從而没有官方正式的信息回应和问题解答,因此丧失了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虽然之后政府部门可能积极补救,“亡羊补牢”,但事件本身已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处理起来难度也相对有所增加.

第五,随意应付.一些地方政府在网上舆情出现之后,为应付而应对,在真相没有调查清楚前,就急于发布结论,转移舆论焦点,非但不利于舆情引导,还会引起群众的更多质疑和不满,进而成为网上舆论攻击对象.比如,黑龙江省铁力市呼兰河大桥发生垮塌致4人死亡的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为平息事态仓促结论:“可能是一辆载重车严重超载,首先把桥梁压塌了.”然而一个多月后,专家组经过反复调查一致认为:导致桥梁垮塌的直接原因是3号墩基底局部被水冲刷脱空,承载力不足,基础沉降和位移,而不是什么车辆严重超载.舆论为之哗然.

二、增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对策

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对政府权威和形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增强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性、针对性.

第一,增强政府正面引导舆论的能力.政府网站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就应切实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建设,完善当前政府网站的建设,使公众不管在平时还是网络舆情发生时,网民都能首选登录政府的门户网站获取信息,从而实现政府网站在网络舆情危机中的信息主导作用.为此,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提升政府网站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提高政府网站的公信力,吸引更多网民关注政府网站的发展和信息的变化;二是政府部门要继续完善官方门户网站,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以门户网站为基点,加快电子政府建设,从而使网民愿意将政府网站作为信息接触的发源地;三是要增强政府官方网站沟通公众与政府部门的桥梁功能,增加和完善网络论坛的互动沟通渠道,在重大网络舆*件中,不断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权威信息,并及时回应网民质疑,从而增加人们对政府网站的信任度和依赖感.

第二,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建立政府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这一机制包括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网络舆情发展方向的预测等环节.可以委托专业社会调查机构开展专题性社会调查研究,掌握现实动态和社会基本面的反响,从而敏锐捕捉和追踪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或群体性的问题.通过分析判断找出这些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引导舆论的对策和建议.

第三,加强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落实.当前各级政府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发言人制度,在保证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政府权威方面均已发挥重要作用,但应对的即时性、消除虚假信息的针对性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要继续加强.

第四,树立诚信透明的政府形象.任何信息只要第一时间占据了人们的头脑,其后的信息无论多么正确和合理,都很难改变前面信息的地位和影响.因此,政府要在网络传播中获取主动地位,主导网络舆情的走向,关键就是如何保障政府的信息能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头脑.也就是说,当网络舆情危机出现后,政府要能第一时间发布权威的信息,同时保障该信息的准确性和易接受性,并通过有效渠道使公众在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上了解该信息.

第五,增强领导干部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当前,网络舆情对社会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大,危机事件高发、频发,所有这些问题直接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化解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置网上舆情危机,已经成为当前地方党政干部面临的避不开、躲不过的现实课题.”为此,首先要增强领导干部了解并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相关技术才能认识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了解民意,并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跳出网络看网络,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网络舆情.最后,要掌握引导网络舆情危机的技巧,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舆论引导优势,借助论坛、微信、微博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加强与网民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及时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第六,完善网络舆情联动机制.所谓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指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通过对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三个环节的全面掌控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与控制.在监测环节,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在于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价值观等方面的监控,对可能引起负面效应的网络舆情进行及时汇总与分析;在预警环节,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是研判,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走向作好准备;在应对环节,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在于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行为控制、化解舆情危机.

(作者单位为赣南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鸣.论地方政府如何提升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现代化能力[J].科技创业月刊,2015(10).

[2]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16(04).

舆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地方政府网络负面舆情应略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舆情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舆情监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