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吴冠中论文范文资料 与探寻吴冠中油画艺术的民族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吴冠中范文 科目:论文范文 2024-01-25

《探寻吴冠中油画艺术的民族化》:这篇吴冠中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内容提要:吴冠中毕生精研中西传统艺术,探寻从传统中求证出艺术的当代意义,其作品形态趋于意象品格.他将油画的色感和浓郁与国画的流畅和风韵进行彼此的补充,在油画中体现了中国式的意境之美和笔墨之韵,又在中国画中渗入了充满变化的浓郁斑斓的丰富色彩以及现代绘画中的构成观念,在“东寻西找”的过程中,把中西两种文化纳入自己的视野,以一种东方的审美情致和意境,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意义上的新的中国绘画图式.

关键词:意象;融会;东西方艺术;民族化

中国的艺术传统和美学观念,注重通过诸多媒介手段,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达到对人格的修炼和生命的体悟之目的.中国绘画艺术所标举的美学之道,不同于西方推崇绝对的原创性.吴冠中倾毕生精力精研中西方艺术,探询中西艺术融会,把中西两种文化纳入自己的视野,作为艺术创作的背景资源,自觉地将中国绘画的意境、趣味和油画的色彩、塑造等相融合,在他的笔下汇聚成蕴藉、空灵、耐人寻味的诗的境界.他所做的这些既具有传统内涵,又有当代意义的艺术探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当代艺术的美学取向,“东寻西找”,东西方艺术的进一步融汇.这个美学取向也正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主要思考的课题.探讨吴冠中先生在艺术中对中西文化的理解与诠释,对我们当代的艺术创作有深远的意义.

一、早期油画民族化探询

艺术的产生、发展与嬗变,都是与时代的发展相联系的,我们在吴冠中六七十年代的一些写生和创作的作品里就看出这方面的实践印痕,如《水田》《鲁迅故乡》《苏州网师园》等.吴冠中的油画创作主要是以写生的形式来表达意境,抒发情感.在写生过程中,他始终把握着一种度,一种“山水如在眼前”的真切感.在表现形式上,吴冠中采用了与中国画用笔相仿的技法,以大片“泼彩”来统领全局,再在此中作幼细的线条勾勒,赋予画面以生动的气韵.在吴冠中这里,绘画材质的差异对作品已无关大局,画种的界限也十分模糊了,尽管用色及造型源于西画,那种中国化的美学意念,早已异于西方绘画的构成形态了.吴冠中始终潜心摸索油画民族化的方法,即在油画中融入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气质.他对于形式、色彩、构图、意境、东西方绘画材料的特质等所进行的深入研究,显示出他对东西方艺术各自的美学致思的深刻理解和反省.他在油画创作实践中,一是引线条入油画,为表现线条的流畅,在浓厚的油画底色上用调色刀刮出底色线,在很粗的线状素底上再镶以色彩,如表现树梢,可直接用刀尖刮出缠绵曲折的亮线,在《紫竹院》里,前景两棵白皮杨,以远景暗色树丛映衬,愈显树的窈窕与亮丽,那繁而有序、富有弹性的树枝,即是吴冠中调色刀下出神入化的形象.二是在大量的写生实践中发明“现场搬家写生”,运用“移花接木”与“移山倒海”的组织法.为了使画面意境更突出,他把中国画中云、雾、空白等“虚”的手段移植到油画中.在《长江三峡》中,吴冠中猎捕俯仰的不同形象感受,不仅忠实于夔门和桃子山的壮丽景观,更是搬来了巫峡、神女峰、青石洞等多处景色来构成画家心目中的三峡.这些作品的绘画材质虽然采用的是油彩,但无论构图形式和*法则都是东方式的,呈现的是一幅幅中国山水画式的图象和意境.

审视传统,思考当代,吴冠中从不被千年传承因袭下来的艺术语言的范式所局限,而是借它山之玉来为他的艺术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逝去的时代毕竟已逝去,旧时代的艺术品已成珍贵的文物,今日中国艺术必然要吸取西方营养,走中西结合道路.闺阁藏娇绝无前途,大胆去追求异国之恋,采集西方现代形式语言表达隽永含蓄的东方意境.”他将油画的色感和浓郁与国画的流畅和风韵进行彼此的补充,成功地在油画画面中体现了中国式的意境之美和笔墨之韵,又在中国画中渗入了充满变化的浓郁斑斓的丰富色彩以及现代绘画中的构成观念,在“东寻西找”的过程中,将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化合为一,自由构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意义上的新的中国绘画图式.

二、油画写生的东方审美意境

中国古代画者将对“自然的摹写”称“写生”,即写其“生象”与“生意”,意思是指写现实物象的生机之趣.吴冠中的写生,很多因素也是从古人那里做到来,即抒发情感,探形式之美,索意境之悠.“‘有意味的形式’,这‘意味’是什么呢,是情意,是诗意,是一种难以语言表达的感受.如果没有这‘意味’,那么形式美失去了灵魂,空洞了,虽美,却乏味”.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在吴冠中的情感里,挥抹不去,萦系心头的白墙黑瓦在青山绿水间跃然于画布上,清朗俊美,情调优雅,时而浓郁苍润、奔放用力,时而笔法飘逸、烟云流动,那用笔触厚堆而成的老树浓荫,用画刀切刮的丛木冷月,都以平淡朴直的风格向人们释解他心中的民族情韵.在中西传统绘画中,对待自然的态度,一直是分野强明,西方追求形态的逼似,中国呼唤意象之格,所以要解决好绘画中性情的自然流露,首先要处理好“形似”与“神似”的问题.中国的艺术思想就是关于传神的思想.董其旨在《画旨》中说:“看(指山树等)做到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在观照自然方面,吴冠中与董其昌很相似,名山大川,江南小巷,对吴冠中来说,也是看做到熟之又熟的,所以将观视之物变成笔端之形时,其中的真切之意,凝神之态,通过他对自然的“熟之又熟”而做到以“展现”.对象之神由其形的自然之态做到以流露,观照和把握这样的自然之态必做到专于心,凝于神.这不仅是观察对象的深刻与否,画家自身的胸境、学养、功夫、才情都影响“凝神”的深度.吴冠中正是要以自己的艺术来祛除那种一味求形似的执泥,赋予形以神采.他笔下那清丽的水乡,苍莽的高原,无论清新与厚重,内里都有一种神,一种简约与浑莽的意味,一种简化而整一的品质,更是水乡与高原的神情和诗趣,是画家自己涵融在水乡、高原之中的真情切意.在这里,传神不是对对象形的把握,对自然的再现、描摹,而是写“生象”,写“生意”,变“眼前之景”为“心中之象”,用自己的情感来创造自然,求做到意象之美.

吴冠中一直坚持采用超越物形而又不离物形的观察方法,去实践他的美学之思的.“要在客观物象中分析构成其美的因素,将这些形、色、虚实、节奏等等因素抽出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这就是抽象美的探索.”他在画中总是遗弃物形的某些表象,删繁就简,将物象转化成点、线,任它们率性地在画幅中生长,在运笔运色的行进中生成自由自在的画意.无论是白墙黑瓦、高原古窟,还是江南水巷、黄河之水,吴冠中所做的,就是点线的意象形态,他把自然“生象”升华了,将自然冥合在心物相忘的境界里去了.

吴冠中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探寻吴冠中油画艺术的民族化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吴冠中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吴冠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