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耦合论文范文资料 与武汉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耦合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16

《武汉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耦合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基于极值法以及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指数的方法,揭示武汉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分析评价武汉市的城镇化进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双重驱动下,武汉市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第二,2002-2013年武汉市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由0.025增长到0.210,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三,从整体上来看,武汉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从2002年的极度失调衰退阶段逐步上升到2013年的中度失调衰退阶段.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武汉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高,但从其内部要素协调发展程度来看,存在“虚高”现象,所以要坚持走“人”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6)01-0044-52收稿日期:2015-11-20

城镇化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同时也是人口、产业、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结果,城镇化过程必须和产业结构演进、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聚集相协调.由此可见,城镇化不仅包含人口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的过程,同样也包括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然而武汉市在空间发展快速城市化、生产要素城市化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相应的人口城市化.武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多采用低密度、分散化“面状扩张”方式,造成城市规模和占用土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并造成武汉市城区的建成面积扩张50%,而城镇人口仅仅增加26%的局面,其土地城镇化速度较人口城镇化速度快近一倍,致使各种“城市病”日益凸显,真实的城镇化率虚高,形成所谓的“半城镇化”“伪城镇化”格局.

关于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相关研究虽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相对于国外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研究方法,我国在城镇化体系中二者间的协调性分析方面仍存在一定欠缺和局限.以往有关二者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较大的区域,主要是以全国或省级区域为研究角度,而面向中部地区的城镇化研究则较为稀缺.同时,当前国内研究仅单方面从宏观角度考虑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或是生态环境的关系,而忽略了城镇化体系内各要素间的综合协调.研究角度相对单一,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从地方城市的城镇化体系出发开展研究,既可以突破以往的研究区域,丰富我国城镇化研究的内容,同时从微观角度进行城镇化水平研究,研究结果将更加合理全面,也更具有说服力.因此,通过对武汉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协调性进行研究,可以为地方政府探寻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提供依据,并可以为结合武汉市经济发展态势,实现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1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概念界定

结合我国城镇化指标体系内容,本文所指的人口城镇化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民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攀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土地城镇化主要是指城市用地的扩展,包括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投入水平的提高及土地产出的增加.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进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一方面,土地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的基础,土地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载体,更多的城镇土地才能承载更多的城镇人口;另一方面,人口城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土地城镇化,只有人口城镇化规模和质量都有所提高,才能产生更多的土地需求,也才能促进土地的流转和合理利用,城镇的发展才更有活力.

二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若人口城镇化速率快于土地城镇化速率,则会出现城市拥堵、大量失业人口聚集、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消极状态,减缓城镇化发展的步伐;而若土地城镇化速率快于人口城镇化速率,则一方面在城镇里存在大量由耕地变成的闲置土地,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又存在大量因城镇化而失地的农民,农民和土地被人为地剥离开来,农民和农村被人为地和城镇化对立起来.因此,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步伐之间的不一致,既不符合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初衷,也违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

2 指标体系构建和研究方法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决定了二者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基于系统论的观点,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方法,探讨武汉市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发展状况及其协调程度,以进一步为武汉市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其他区域的实证研究提供借鉴.

2.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按照综合性、可获得性、精简性、可比性和可数字化5个原则,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学者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自身特点,本文最终筛选出17个可以集中反映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人口城镇化指标9个,土地城镇化指标8个,如表1所示.

2.2 指标权重确定

熵值法,作为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现广泛被应用在统计学等各个领域.其主要是通过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然后根据各个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及对系统整体影响来客观决定指标的权重,一般来说,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越大,该指标具有的权重也越大.由于熵值法作为一种客观赋值法,由它得出的指标权重值比主观赋权法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精确度,故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由于单位、量级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可公度性,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时,为尽可能地反映实际情况,需对各正向指标(指标数值越大,经济意义越好)和逆向指标(指标数值越小,经济意义越好)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指标数据的标准化.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原始数据间量纲不同、指标性质各异、取值范围差别较大,数据间缺乏可比性.因此,为消除量纲差别,本研究采用极值法对原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大数据间的差异性,以便于评价.其计算公式见式(1).

耦合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武汉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耦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什么是耦合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